本期,机构的采访嘉宾分别参加了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下文简称UCLA)和阿姆斯特丹大学(Universiteit van Amsterdam,下文简称UvA)的夏校。世界地图之上,一个位于美国西部的天使之城,一个则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梦幻之城与慵懒随性的欧洲都市,究竟带来了什么样不同的就读体验?
四个世纪以前,有两位当初已经在国际上享誉盛名的教授开启了阿姆斯特丹大学的历史。从Athenaeum Illustre 到更名为阿姆斯特丹大学,这所欧洲名列前茅的顶尖大学,将成熟的教学体系和松弛的氛围也延续到了夏校之中。
每年6月开始,UvA开启夏季项目,课程内容包括艺术文化、传媒、经济、语言、可持续性等各种领域。本期嘉宾之一就是一位对可持续思维十分感兴趣的学生,在UvA两周的时间里和教授一起探索了A Sustainable Thinking。
我们把目光移到世界的另一端。
在阿姆斯特丹大学创立的两百多年后,美国的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威廉·D·斯蒂芬斯在1919年签署法案,成立了加利福尼亚大学南部分校。几年后,学校又更名为UCLA,直至今日,是一所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大学。
UCLA夏校类型丰富多样,涵盖多学科不同层级,总计超过1,000门课程,时间3周-12周不等。本篇推文的另一位采访嘉宾则参加了ULCA Anderson的夏校。
J同学
#11年级
#好奇欧洲文化
#Sustainable Thinking
#UvA
C同学
#申请季
#喜欢排球
#Business of Entertainment, Media, &Sports Discovery Program
#UCLA
Chapter 1
关于学习
Q:当时为什么决定去UvA/UCLA的夏校?
J同学:首先是自己对环境学和生物比较感兴趣,想更多了解环保、sustainability方面的知识。同时,我对欧洲的大学也比较好奇,所以就去了阿姆斯特丹大学的夏校。
C同学:因为我对sports和business都很感兴趣,所以选择夏校的时候也考虑了这两方面。当时除了UCLA的夏校,我其实还考虑了Wake Forest,但是它是先申请再选课程的,当时我想申请的course已经满了,所以我就没去了。
Q:学校的申请流程复杂吗?有什么你觉得比较有挑战的环节吗?
J同学:申请不复杂的。UvA要求我们写一篇文书,回答几个基本问题就好了。我后来上课的时候还和教授聊天,问他为什么要写文书。教授说主要原因是想了解学生会不会英语,语言表达能力是否合格。
比较有挑战的是我觉得学校的系统不太稳定。我当时准点提交了申请材料后,迟迟没有收到回复,后来追问的时候才发现学校根本没有收到我的材料,我又重新补发了一次。
学校的管理可能也比较混乱haha,他可能会把你的名字、学生号搞错,或者像我一样,收不到申请信息之类的,system有待加强。
C同学:UCLA的申请比较常规,只要提交一些基础材料就可以了。至于我自己在整体的申请当中,我会有点不知道怎么写文书。或者说,即使知道要写什么,也不知道要怎么开始写。开始这个动作很难。
Q:和教授的互动、聊天多吗?
J同学:特别多,早上吃饭的时候教授都会来和你闲聊。因为中国人不怎么去荷兰上夏校,所以他们其实也对我们(中国人)挺好奇的。
C同学:蛮多的。我们 guest speaker 来都是 interview 的形式,老师会请学生去帮忙interview,让学生多多去提问。我觉得老师还挺帮助我们,尤其对国际生,他会希望国际生多去参与到讨论里。
Q:课程内容和course介绍一致吗?会细致讨论些什么问题?
J同学:我们这门课的项目介绍说会探讨可持续的最佳实施策略、可持续到底意味着什么,之类的,上完课后觉得我之前的想法有了很大的改观。
我上夏校之前,觉得 the sustainability等于环保、以为 sustainability 全都是环保、recycle的内容。上课的时候教授说, sustainability其实是 a bility to sustain you, to sustain environments , to sustain a society。
教授首先讲了和经济相关的知识,也就是怎么sustain a business;后来还讲了怎么让自己sustain,这关系到如何避免精神内耗。这其实是心理学的知识。不过我学到的一件事是,你需要先sustain自己,才能去维持更大层次的稳定和平衡。
这门课不仅仅是关于环境,同样包括自我、经济等等。
J的笔记节选
C同学:我们会有break out,会基于小组去讨论和sports相关的business内容。比如说你在一个比赛现场,你要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和公司合作,达到卖出更多票的目的。一些和市场策略相关的内容是我们常常会讨论的。
一开始,我对这门课的预期是会有更多的lecture、专业的知识。所以最初我并不能理解和guest speaker互动的意义在哪——他们的成功和我有什么关系呢?但是后来我发现 ,在他们分享自己如何从一名高中生转换到他们各自目前的career path、以及他们如何去运作工作时,我能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Q:每天的时间都是怎么安排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上课方式?
J同学:课是从上午10点开始,基本上上两个半小时的课,休息一个半小时,再上两个小时左右的课,下午4点就可以离开学校。
大部分的时间是教授在讲课,中间会有两天field trip,也会有guest speaker授课。guest speaker一般是荷兰本地的企业大佬,或者其他学校老师,讲授更深层的sustainability和business相关内容。
field trip的时候,我们去了一个岛上,研究岛的自我循环能力,回来之后围绕岛的信息做一个presentation。
Sustainable Thinking 课表节选
C同学:我每天9点半上课,下午2点半就放学了。UCLA夏校不算lecture的形式,比起硬性的知识,更多的是guest speaker来分享他们在行业里的经历和经验。在不同人的分享里去教会我们这一群高中生如何把学到的知识、拥有的机会转化为之后的职业方向。
我们也有field trip,比如说去Netflix、华纳兄弟的studio tour之类的,了解台前幕后的一切。去Netflix 的时候,工作人员会来跟我们讲他们是怎么去 produce a movie,一部电影的完成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电影的finance 团队该如何 produce the budget、marketing team 一开始怎么去为一部电影提供选材?等等。总的来说,我们能跳脱出观众的视角,站在更专业的立场上去了解这个行业的运作。
Business of Entertainment, Media, &Sports
项目的教学大纲
Q:作业多吗?
J同学:作业基本上就是看一些网站、视频,唯一一个写的作业是计算自己每天的碳排放量。除了去夏校前布置的pre assignments,教授都没检查过作业。
C同学:作业不太有。我们的final project是选择一部电影,做一个marketing strategy,内容包括电影的宣传卖点是什么?周边可以怎么做?社交媒体上该如何宣传?怎么扩大其影响力和知名度?这类的东西。
Chapter 2
夏校体验
Q:这次参加夏校有什么和以往不一样的体验吗?
J同学:我觉得阿姆斯特丹的夏校体验是比较独特的。我的同学们很多来自东欧不同的国家,中国人也比较少,在这样的氛围里,我可以更全面地去了解世界的思维,而非局限在英、美、中三个国家里。
欧洲是一个生活节奏缓慢、对sustainability研究较多的地区,我在这里能听到各种不同思维的碰撞。我们上课讲的内容也会直接联系欧洲的实际情况,(国家情况)和我们的不同,比较新奇。
包括学术方面,像我刚刚说的,在这之前,我根本不会把sustainability和自然、经济、人类学都联系起来。还是挺受益匪浅的。
C同学:我们老师会一直强调,connection很重要,所以我一开始会好奇该如何去维持connection/relationship,然后我得到的建议是厚脸皮去跟人家聊天hahahaha。
Q:你觉得这个夏校适合什么样的学生参加?
J同学:我的夏校项目适合对经济、环境学感兴趣的人参加。但如果说和UvA的氛围,其实是比较松弛,不卷,也没那么看重成绩的,我觉得这样的人也会适合阿姆。毕竟,我们有很多的时间可以自己去探索欧洲的城市,可以和教授探讨各种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我觉得这里的老师比起授课,更喜欢听学生说。
C同学:我觉得UCLA这个夏校适合兴趣面很广的人,我们的program其实安排了很多活动,不仅仅有和课程相关的,也有娱乐项目,能够帮助我们社交,但可能有些学生并不喜欢。
Q:参加夏校后,你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J同学:体验了欧洲的文化、荷兰最好的大学、有机会和很多欧洲国家的人进行交流,这是很独特的。我也会发现,因为文化、信息等各种因素的差异,我们之间会存在比较明显的信息不对等,但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弥补了我的知识盲区。
C同学:加深了我对美国business市场的了解。在国内的时候,可能大家都比较关注的比赛是NBA,但其实很多美国人也看NFL(National Football League,国家橄榄球联合会National Football Conference与美国橄榄球联合会American Football Conference合并后的名称)。了解这些在国内我不那么关注的当地常识能更好帮助我明白,如果之后我学了相关的专业,我将面对什么。
Q:在选择夏校时,你觉得需要重视什么因素?
J同学:我觉得有两方面,一个是个人兴趣,一个是探索城市的心态。不把自己限制在英国或者美国,去看看其他地方的大学,我觉得挺好玩的。在聊天的时候,荷兰的学生也会说想要去体验非洲的夏校,在他们的思维里,“体验”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C同学:我觉得课程介绍是很重要的,看自己的兴趣点是否和它一致。总不能为了上夏校而上夏校吧,那没必要。当然,我还会想评估一下我到底喜不喜欢这个学校。事实证明我不喜欢UCLA,学校实在是太大了!!!
Q:参加夏校前有什么期待或担心吗?
J同学:更多的是好奇吧。当然担心也有,我会担心他们对中国人的态度,担心教授的上课方式。不过这些纯属多虑。
C同学:我12年来都在一个学校读书,根本不需要担心适应新环境,所以去UCLA之前我会有点担心自己交不到朋友。不过多虑了。
Q:参加完夏校后,你觉得对自己最有帮助的是什么?
J同学:我觉得主要是提升了我的国际思维、全球认知。其实我觉得夏校的本质是要懂得和世界各地的人交流,去理解对方的思维、尊重对方的思维。一些比较有名的夏校,目前的种族其实是比较单一的,没有欧洲这么的分散。
C同学:上完夏校,又参加完文书工作坊后,我现在文书写得稍微顺一点了,主文书写完后发现还有好多人都还没动笔呢哈哈哈。
Q:学校的住宿环境怎么样?
J同学:我们住的地方离学校有点距离,每天需要坐地铁上学。
C同学:还不错,该有的设施都有,宿舍一层楼大概有50个人。UCLA的食堂,去之前听说特别好吃,但是我觉得对我来说就还行。
Q:有什么申请的tips可以供学弟学妹们参考吗?
J同学:想去就去!
下期夏校分享,我们打算探访BROWN和Smith学院的夏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