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今年英国院校“放水”了,不管是本科还是硕士,都有一种好像竞争很激烈,但又好像招不满的现象。更有一些让人无法想象的操作,比如南安的一些热门硕士专业延期再延期,伯明翰大学从拒信里面再捞人等等。
但很多人说这些院校里最水的其实不是南安,也不是伯明翰,甚至不是UCL,而是曼大。UCL虽然经常被说“水”,那也是因为专业设置丰富,而且比较“接地气儿”,很受留学生欢迎。这两年申请难度越来越大,很少有人说“水”了。
曼大之前很多专业说要带语言申请,但硬气了没多久就蔫了。不仅撤回了之前带语言申请的政策,还主动延长了押金的期限,已经是很明显的“放水”了。而且之前因为语言问题被拒的学生,也可以重新跟曼大校方argue,争取offer。
英本申请也有类似的现象,这两天的Clearing补录,曼大放出了大量的空位,而且部分专业学术上降con录取,还有降了两档的。只是对语言没有丝毫让步,哪怕语言雅思小分只差了0.5,也是会被秒拒的,算是保住了一些名校的“尊严”。
很多学生无法理解曼大为什么会放出这么多补录位置,也无法理解一些人大幅降低要求被曼大录取,只是觉得现在曼大“堕落了”,变成“水校”了。然而这样的例子都是需要单个分析的,不是所有的低分都能被曼大录取。
一些学术成绩比学校要求低的学生,比如A-level成绩里有个D,是需要跟学校尽力争取的。有时候经过好几个小时的电话加邮件反复拉扯,才能争取到offer。与KCL沟通也是几个小时起步,每一张offer其实都来之不易。
不过今年英国院校的大环境确实就是“缺人”,从院校的“小动作”上就能看出来,放水不放水的,还不是跟缺不缺人有关。签证政策的变化,劝退了一大波留学生,澳洲院校QS排名的整体提升,又流失了部分留学生。
今年英本补录也是类似的情况,很多只能补录英国QS50-100院校,或者QS100以后院校的学生,更倾向于去澳洲,还能申到QS前50的澳洲院校。他们觉得什么都是虚的,只有排名才是最实在的,为了院校排名可以降低对专业的期望。
所以现在英国院校看似在“放水”,看似越来越不受欢迎,其实都是外部的原因,并不表示英国院校的实力大打折扣了。QS前50的英国院校还是非常稳的,南安和伯明翰也进步了,只是澳洲院校更香了,更“划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