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与成长:来自ISEF科学家的最佳建议

今年,ISEF2024全球总决赛也同样成为了STEM领域顶尖专家们每一年都非常青睐的焦点赛事,他们作为优秀的科学家,与学生们共同见证了全球最优秀的高中生们在科创项目上的激烈角逐。

今年ISEF专家阵容同样强大,包括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杰出教授,加州理工学院的院长,以及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的卓越科学家等。

他们不仅是学术界的佼佼者,也是ISEF科学技术专家组成员(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nel)的核心成员。

在总决赛期间,他们慷慨地分享了各自在科创领域的独家经验和宝贵的人生智慧,为入围ISEF总决赛的选手们提供了难得的指导和启示。

本期,老师为同学们整理并呈现这些全球顶尖ISEF科学家给学生的“最佳建议”,助力同学们在科创的道路上不断提升与成长。

PART 1、跨学科探索:深耕细作,专注研究

来自ISEF科学家

Dianne Newman最佳建议:

你应当在某个特定领域深耕细作,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Dianne Newman拥有卓越的学术背景,1993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97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荣获博士学位。她的科研生涯同样令人瞩目,曾在哈佛医学院担任博士后研究员(1998-2000年),并在加州理工学院任教长达七年(2000-2007年)。

2007年至2010年,她担任麻省理工学院威尔逊地球生物学教授,进一步展现了她在跨学科科研领域的深厚造诣。此后她重返加州理工学院,目前在生物与生物工程系担任重要职务,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发展。

“中学生参与跨学科的科创活动,需要你专研在某个领域深挖,这并不意味着你们不能探索或了解其他领域,但根据我的经验,要在多个领域都达到深入水平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我建议你们选择那些真正触动心灵、有意义的事情作为科创项目的主题,然后全力以赴,努力做到最好。

在科创过程中,不妨尝试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进行融合,看看它们能否为你的项目带来创新的推动力。跨学科的研究往往能够激发新的灵感和创意,帮助你发现前所未有的解决方案。然而,要实现跨学科的有效融合,与其他领域的专家合作是至关重要的。他们可以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其他领域的知识,并将其应用于你的科创项目中。

记住,不必力求面面俱到,而是要专注于自己擅长或感兴趣的领域,并与其他人的专长相辅相成。

每个人的能力和兴趣都有所不同,正是这样的多样性使得团队合作变得如此重要。在科创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推动项目的进展,将是你获得成功的关键之一。所以,选择热爱的领域,尽情发挥你的才华,并与其他志同道合的同学和老师一起,一定可以创造出令人瞩目的科创成果。

机构的导师们也常会教导我们的学生:做科创必须拥有极强的耐心和坚持,一定需要摈弃浮躁的心态。比如,我们有些学生可能希望自己的项目作品能具备很多种独特且创新的功能和应用,这种追求完美的初心值得肯定。

冉星计划学员,图片来源于机构

然而,科创本身难度较大,正确的思考方式应是考虑你的项目能否在特定研究领域内有所造诣。

记住,科创项目的功能并非越多越好,“深耕细作”才是做科创的核心。追求项目功能的全面性可能会在独创性和研究深度上有所妥协。因此,与其样样通而样样不精,不如在项目的某一个创新点上做到极致,这才是成就成功科创项目的关键。

PART 2、跟随好奇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ISEF科学家Thomas F. Rosenbaum,图片来源于Caltech官网

来自ISEF科学家Thomas F. Rosenbaum的最佳建议:

当你在追求科学知识的道路上,不要忘记跟随自己的好奇心。

Thomas F. Rosenbaum作为加州理工学院的第九任校长兼物理学教授,在科研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他是材料量子力学性质方面的专家,拥有丰富的科研经历,曾在贝尔实验室、IBM沃森研究中心和芝加哥大学进行深入研究,并在芝加哥大学担任研究副总裁和阿贡国家实验室负责人,展现了卓越的科研领导力。之后,他担任教务长,进一步推动了学术与科研的发展。

2014年,他调至加州理工学院,继续其杰出的科研与教育生涯。Rosenbaum先生以优异成绩获得哈佛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并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他的学术造诣深厚。此外,他还是科学与公众协会董事会成员、阿斯彭物理中心普通成员以及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洛杉矶项目委员会成员,为科研与社会的结合做出了积极贡献。

参与ISEF比赛和进行不同科研活动的同学们,应当不仅仅为了掌握特定的科学技能而学习,更重要的是跟随自己的好奇心,勇敢探索未知领域,培养解决一般科学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迅速变化的世界里,能够拥有自信和多样化、丰富的科研经验,将使他们能够将所学技能灵活应用到任何新出现的科学问题或挑战上,从而在科研道路上走得更远。

机构在科创培养中,特别注重培养孩子们对科创的认识和兴趣,尤其是那些初次接触科创的学生。我们积极鼓励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勇敢地尝试解决问题。

为此我们为不同学生量身定制了高匹配性的个性化科创项目,旨在培养他们设计性思维的框架雏形,并建立系统的科创思维框架。

优质的科创项目能够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深切感受到科创带来的价值与成就感。同时,我们鼓励孩子们以创新性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勇于质疑,敢于迎接挑战。

因为在迅速变化的世界里,拥有自信和多样化的科研经验,将使孩子们能够将所学技能灵活应用到任何新出现的科学问题或挑战上,从而在科研道路上走得更远。

PART 3、享受科研的每一刻,从中学习成长

ISEF科学家W.E. Moerner, Harry S. Mosher教授,因其在开发实时观察分子过程的显微镜技术方面的作用而被授予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

来自ISEF科学家

W.E. Moerner最佳建议:

享受科研的每一刻,从中学习成长,珍惜每一个辉煌的“巧合”。

WE (William Esco) Moerner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拥有康奈尔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82年)和硕士学位(1978年),以及华盛顿大学物理学学士(1975年)、电气工程学士(1975年)和数学学士(1975年)的多重学位。他在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学和单分子光学特性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尤其因“超分辨荧光显微镜的发展”荣获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为科学界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Moerner教授担任斯坦福大学化学与医学工程系教授,继续在科学研究和教育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他的科研创新不仅体现在他丰富的学术背景上,更展现在他不断推动技术边界,积极探索细胞生物学2D和3D超分辨率成像的卓越贡献中。

在科创的道路上,我们应该学会享受科研过程,保持学习与成长的心态。正如ISEF科学家W.E. Moerner所言:“我一开始并没有想过我会获得诺贝尔奖,我想敦促你们也不要有那种想法。你就做好在你面前的事情,享受它,从中学习,然后再去做下一个。这样你可以学到更多。”

不过分追求特定的目标,比如诺贝尔大奖等等。做科创首先应该是能够专注于当前的科研任务,从中汲取知识,不断提升自我。

人生充满巧合,保持开放和灵活的心态,珍惜并感受每一步的科创过程。你会发现,在这个过程中,你会自然而然地获得更多的成就和满足,科创之路也会因此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结语

像ISEF这样国际科创竞赛的参赛经历,同学们的收获远远超越了获奖的价值本身。

对于入围的优秀选手而言,在最高的科创竞赛舞台上交流,与世界最顶尖科学家同台对话等,深入了解优秀科学家们的内心世界和卓越智慧,这样的体验对个人一生的成长无疑具有无可估计的价值。

无论最终是否能够亲临总决赛的现场,一段宝贵的科研竞赛参赛经历,同样都会成为人生所值得珍藏的学习记忆。

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中汲取前辈们的智慧与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科创能力,并勇敢地在科创道路上追求自己的梦想。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请加微信:mollywei007】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科研与成长:来自ISEF科学家的最佳建议
收藏 0
上一篇

布朗大学的申请截止日期是什么时候?

下一篇

BPA商赛客观主观科目怎么选?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Molly老师
留学行业8年服务经验,擅长初高中留学背景提升及英美留学规划。VX:mollywei007

关注热点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