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梯成长论
不同的目标期望,对初高中学习的不同理解,孩子的学习能力,决定了你择校的的目标。学校提供的是升学的下限,而上限取决于个体和家庭。
前几天发出了三张数据汇总表,分别是 2024 年中考,前2、前5、前10所重高(不含余萧富三所)的初中录取率排名。三张表怎么看,怎么用作小升初择校参考,是要解读一下的。有人问,为啥单独发了“二军”的,不是常规来说前三所么?
其实“二军”的模式和杭高还是有明显差别的,比如“二军”更适合对学科竞赛有目标的,杭高更适合各科均衡,对竞赛无所求的。对于有“前三所”实力的中考生来说,的确要根据自己的目标和喜好来瞄准目标,进哪所都是好学校,只是培养模式不同。所以“二军”录取率单独拿出来,这个可以代表一个初中头部生源的实力。
前几天,已经看到有中介直接拿了我的图换了二维码。但是,如果拿着这个表去找房子,还是要提醒几个地方:
1. 有几个是“特殊公办学校”。比如湖畔学校(白马湖的隐形班,应该明后年就没有了)、观城武林、育才大城北、钱学森、观澜等。
就是有些特殊性哪一年开始会没有,这个是很大的变量,所以不是换个房子过去就完事了。
2. “二军”录取率,很显然还是集中在强生源学校,民办(民转公)学校和几所强公办。那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更应该关注前5、前10重高录取率数据,这代表了学校中上生源密集度和学校整体的均衡度。
这里以部分学校为例,解读下到底怎么看数据和数据能说明的问题。
1. 育才本部,一向是家长口中的“鸡血”初中,暑假加课、作业、打卡等等细节要求很高,需要家长极强的配合度和执行力。这个从数据上能反映,二军录取率排19,前5 重高(到学紫)排 11,前10重高排第 7。
头部没有明显优势,但对中等到中上学生的托举,在这种教学管理模式下,好处显而易见。
2. 西湖区几所传统强校,在优质生源稳定输入的背景下,无论二军、前5 还是前10,都是稳定输出,没有大起大落。比如公益、保申、十三中、文华。
类似这个情况的,还有滨江的白马湖,上城的杭中、采实、采荷,建兰,拱墅的育才锦绣,钱塘的养正、文海。这里不用区分公办民办,重点是强生源,教学管理稳定,家长群体理念趋同,反映出的就是出口稳定。
3. 还有部分学校二年录取率远比前5前10重高突出。比如钱学森学校,从第5到23到25,绿城育华从13 到25到24,滨兰实验从10到17到27,这说明头部生源很不错,但是中等到中上学生断档明显。这也反应出学校的教学管理对这部分学生的提升作用一般。
4. 也有反过来的情况。比如大关实验,从25到7到17,保申从16到13到8,一路攀升。说明生源整体均衡,大关实验现在卖小的生源的确比较稳定,也说明学校教学水平、管理水平也很稳定。
那基于数据,还有一些家长经常问起的问题,这里也可以说下我的看法。比如崇德,现在行知二小的生源还没有中考,去年比较突出是有育才外国语的生源。所以生源入口目前还不稳定,但是再过两三年,随着行知二小、求是二小等生源开始中考,就会稳定了。
还有像一直被寄予厚望的华师附、文晖实验等,在拱墅区公办重点打造实验班的背景下,中部学生如何提升仍然是一个“难题”。还有像公益直属管理的公办弘益中学,前10重高录取率排在52。怎么说呢?这个对于最近余杭区家长一直关注的育才集团托管未科六小、八小,应该会有参考。
不是说名校托管的学校就一定会有大变化,核心问题应该是整体的生源和学习氛围会不会有大的改变。三张重高录取率表格,数据的背后,要看懂意义和趋势。因为想要买房调整升学路径的家长也不少,最近也会顺便整理下这些初中对应的学区房。可以进群来随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