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tion
引言——1921年,人类群星之一的爱因斯坦获得物理学诺贝尔奖。很多人可能会误认为,这份奖项来自于他最著名的广义/狭义相对论;然而,爱因斯坦的获奖理由,是因为他早在1905年发表的“光量子假说”论文中解释了光电效应。尽管光电效应对物理学——尤其是量子力学——的发展举足轻重,但是其大名鼎鼎的相对论,似乎被诺奖有意“忽视”了。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今年的John Locke有多激烈,相信每一位经历过官网崩溃的朋友都能感受到。这不,D同学就经历过两次崩溃。为啥是两次呢?因为她在一个半月内搞定了神学和历史学两篇,而且双入围。
D同学神学+历史学双入围
和Capstone Research的4000词大论文+20分钟答辩相比,区区1500词的小论文就像是从茅盾奖降格到故事会。简单来说,假若你经历过任何形式的更大的论文,便至少会在心理上“小看”John Locke。但除了心理优势外,其实做好以下几点,入围不算难事。
第一,说服别人前先要说服自己。
John Locke的一大难点在于准备时间及其有限。从放题伊始,学生正好赶在AP、AL大考、或是期末考试期间,能真正留给大家做literature review的时间并不多。因此,在赶due的压力下,很多人往往在简单的东拼西凑后,草草了事。不夸张地说,重读后连自己都难以说服,又何以服众?
第二,日常的阅读积累会大大提高论述效率。
举例来说,在神学的选题中,我给D同学提供了一条佐证思路,即计算机中的智能来自于数以万计的0和1引发的涌现,这与生物大脑中的神经元涌现是相似的;在历史学的选题中,我建议她谈及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中获得大量橡胶,从而促使内燃机普及并推动工业革命。
以上这些内容,都是我在过去的阅读中所积累的,即使我已经忘了从哪读到的了。但至少如此一来,我们就不必从新做调查,只消寻找合适的文献去验证以上描述即矣。
第三,时刻保持理性与谦卑。
Capstone的学习中,有一条重要的论述范式,叫做在结尾务必要写Limitation,即局限性。任何论述都不可能完美,无论是你的分析方法、文献接触量、还是个人认知。因此,保持谦逊的学术态度,坦诚批评自己的论述过程,反倒会使论文更具说服力。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研究过程的规范性往往比出神入化的思维更加重要。
假如你对法律有些了解,你一定听过一个词叫做“程序正义”。在最最经典的辛普森杀妻案中,程序正义扮演了决定性的作用——例如,它要求证据的采纳和排除必须遵循法律规定。案件中,辩护方质疑了许多证据的合法性和可靠性,尤其是血迹样本和DNA证据的处理过程,并最终为辛普森脱罪。
反观研究论述,“程序正义”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你的观点可以新奇、抽象,也可以刻板、无聊,但是你的论述过程一定要反复求稳。试问自己几个问题,文献引用真的有好好读过吗?来源的权威性真的被留意过吗?你的归纳真的是原文作者的客观意图吗?你所引用的证据真的能逻辑性地支持你的观点吗?
其实,对于John Locke这类中学生论文竞赛,主办方并不寄希望于一个十六七岁的学生能给出何等惊天地泣鬼神的结论;他们更关注的是,你有没有成为一名踏踏实实做学术的学者的潜质。虽说John Locke并没有给出文章的评审依据,但作为前Capstone教师,我非常建议大家参考Capstone的打分原则,具体如下图。
满分标准(译文)如下:
1. 深入分析和填补研究空白:专注于一个明确、具体的研究主题,通过方法和结论来探讨这个主题。
2. 将研究主题与相关学术作品联系起来,并清晰地解释这个主题如何填补现有研究中的不足。
3. 合理解释研究方法如何支持研究目标,确保方法详细且可以重复。
4. 通过逻辑推理、充分的证据、解释结论的局限性以及对实践领域的影响,证明新的理解或结论是合理的。
5. 通过良好的组织结构、设计元素、准确的语法和风格,清晰地表达观点,尽量避免错误。
6. 准确引用和标注来源,在参考文献和正文中使用正确的学科风格,尽量避免错误。
总的来说,几乎所有的评价标准,都关注于“论述过程”而非“观点呈现”。当你吃明白这个表格,大概下次参与比赛时,就会做到心中有数——哪些我可以放开谈,哪些我必须一步一步走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