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士到硕士,从硕士再到博士,大家的学历虽然在步步提高,但是期间过渡的学校却是千差万别,其中,考博上岸的大致有以下三类:
01、提升型
211/双非—985
双非—211
02、持平型
211—211
985—985
03、降次型
985—211
985/211—双非
能够去到一个与硕士学校差不多,甚至是有所突破的院校,自然是可喜可贺。
但这期我们要讨论的是:如果读博院校还不如自己的硕士学校,要不要去读?
01、为什么不能“更上一层楼”
没有谁不愿意去到一个更好的平台,尤其“博士”作为学历金字塔的塔尖,在它的背后直接敞开的是“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就业大门。
越好的平台、越高的门槛往往和高收入、高地位等“福利”直接挂钩。但是现实总是僧多粥少,顶尖的院校既看你的科研潜力,也会考虑你的教育背景。
这就导致了一些在“科研实力”和“过往教育背景”两方面不能同时做到“出类拔萃”的人,大概率会被“降次”录取。
但是,通常我们定义的“好”的学校,是指学校的综合评价(985/211),而非具体到“全面”且“客观”的包括了各个专业的实际情况。
02、相对的“差”&绝对的“差”
在做选择之前,我们要明确的是,博士高校是不是真的比硕士学校“差”?
01、相对的“差”?
本硕“清华北大”,博士“复旦”,这是差吗?再比如:就读“建筑学”专业,本硕在武大,博士在“西建大”,这是差吗?(“西建大”虽是双非,却是建筑学“老八校”)
显然,我们不能通过简单的“高校排名、高校档次”来界定“差”。顶级“985”,同样有“弱鸡专业”,双非院校也会有业界香饽饽的“王牌专业”。
“学校一般,专业很强”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02、绝对的“差”?
当然,也会有绝对的“差”,比如你在国内顶尖的院校、顶尖的专业完成本硕,再不出国的情况下,博士但凡选择了除了本校以外的院校,都是“降次”。
或者本硕“985”,专业排在全国中上游,博士去到了一个双非院校,专业实力排名也在硕士学校之后,这才算是绝对的“差”。
03、“差”多少
关于“相对的差”,我们误区其实是在“学校”排名和“专业”实力之间未做区分,只要重新评估一下,可能就会发现——这是一个还不错的选择。
通常这些“好处”是比起你“挤破头”去顶级高校所没有的:
A双非院校读博的性价比也可以很高
先拿个博士学位,至少以后出去找工作待遇总不能比本科生差,而且一旦有好的机会留校任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所以对于“只想拿个博士学位”的人来说,去双非学校读博是一个性价比极高的选择。
B一流专业和优秀导师并未被985/211一家独占
很多双非院校的强势专业也入选了一流学科,其学科竞争力和毕业生去向都非常好。有一些学校还有校企合作办学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博士生虽然身在非顶级的学校,却可以通过一些合作项目享受“顶级”的师资和培养环境。
C比起考博,更多人关注的是“能否毕业”
如果你的科研能力不是很突出,没有很好的想法支撑自己做出好项目、写出好文章,去相对容易毕业的学校也是很好的选择,毕业容易的同时,压力也不像在一流学校读博那么大。
D“降次”就读,你可能就成了“香饽饽”
如果你的本科和研究生院校都不错,选择一个发展不错并且高度契合自身情况的院校(甚至双非),一方面自己会信心大增,另一方面也会受到老师和学校的格外重视从而有机会享受学校的各种机会和优质资源。
而“绝对的差”,我们不仅要知道“差在哪里”,还要知道“差多少”。有了一个“量化”的指标,才能作为我们进行选择的依据,也能最大化的避免自己将来“后悔”。
量化自评表(分别进行打分)
当然,这是小博给出的一个参考,各位还可以把一些新的“指标”(自己最为“看重”的方面)添加进去。
03、Chooseor Not——每种选择的背后
当经过“评估”后,发现博士录取的高校确实不如硕士高校,那我们是不是就认为这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了呢?一切问题都要分开来看:
01、选择去读
客观原因
工作晋升中的要求,需要一个博士学位,而并不限制非要“985/211”毕业
自己的科研能力相比上岸的同学还稍显欠缺,进步难度较大
读博只是为了一个学位,家里已经找好出路,毕业以后能够直接工作
高考复读,考研二战、三战,这次真的不能再耽搁时间了(35岁前评职称的硬伤)
联系博导无果,目标院校的导师已有了心仪人选
目标院校对考生的要求年年拔高(今年要求一篇论文,明年要两篇……)
虽然学校是双非或者排名低顺位,但专业比较强,软科能进前十
比如,一些双非院校都开设了国家重点学科:
纺织工程:天津工业大学、青岛大学
安全工程:西安科技大学
采矿工程:山东科技大学
石油开采,油气储藏:西南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
中西医结合:河北医科大学
地质工程:成都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
光学精密机械:长春理工大学
水利水电工程:西安理工大学
兵器制造、导弹制控理论:中北大学
印刷工程:北京印刷学院
注意:“真正的野鸡大学”是没有博士点的,有博士点就说明这个学校的专业具有广泛的社会认可度,就会有市场需求,不用太担心“毕业即失业”。
通常,我们面对的是上面的客观事实,因而不得已选择“认命”。那如果选择“去读”后,面对的会是怎样一番景色呢?
积极的一面
拿到博士录取通知书的一刻,还是感受到了满满的荣誉感
周围的人,能够如愿读博的人肯定不多吧,一定会受到褒奖和刮目相看
入学后,很快融入到新的科研团队中
博士第一年需要上课,发现和以往不一样的课堂氛围,学到的东西更多
科研工作随之开展,马上又投入到新的规划中去,忘掉了“将就”来到这个学校的不甘
学校整体实力可能不如硕士就读的学校,但是科研的氛围好像更浓了
比起硕士学校,这里少了顶级科研大佬的光环,却多了一位能抽出时间言传身教的好博导
对学生的要求不是那么的苛刻,每个人可以结合自己的基础进行科研规划,自主性更高了
消极的一面
学校平台的差异,可能会少了很多接触社会优质资源的机会
院校组织的学术讲座、对外交流活动很少,学术视野受到一定程度的局限
自制力差的人,因为学校的“低要求”而放松自己,终日无所事事
学校的经费有限,申请课题不易,对科研的扶持力度不够,难出成果
就业渠道受限,达不到用人单位的门槛要求
学校整体实力可能不如硕士就读的学校,但是科研的氛围好像更浓了
比起硕士学校,这里少了顶级科研大佬的光环,却多了一位能抽出时间言传身教的好博导
对学生的要求不是那么的苛刻,每个人可以结合自己的基础进行科研规划,自主性更高了
02、选择不去
客观原因
因为考试发挥失常,本可以去更好的学校
不能接受“将就”的自己,始终相信能有更好的机会
刚好赶上硕士毕业季,准备复习的时间不充分
离自己的预期差太远
“选择读博”不是自己的唯一出路,执念不强
想进顶尖高校当老师,目前的学校显然在今后门槛不达标
符合上述条件的同学,多数会选择不去就读。那么“不去就读”的话会带来哪些可能呢?
积极的一面
及时止损,吸取经验教训,去准备其他的学校,并最终上岸
重新冷静下来反省自己究竟适不适合读博,最后选择去工作,提前自立自足
不用担心因学校资源的支撑不足而影响自己的科研进度,甚至不能按时毕业
不再为了一个“博士头衔”而忘记自己的人生方向,选择去自主创业
消极的一面
周围读上博的同学享受着鲜花和掌声,自己需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和旁人的质疑
本以为会有更好的院校选择,却依旧没能成功,同时也丧失了这个学校的机会
临时决定去找工作,发现工作待遇、工作环境与预期差太多,也只能“将就”
原本可以进入的团队,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成为业内新星,自己却错失机会
03、一些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盲目的比较“硕士学校”和“博士学校”
人总是会在最近的两种选择之间犹豫,却看不到更广的视角。可能你的本科学校也一般,只是考研得到了一些段位提升,为什么就不能接受博士择校的起伏呢?
学校的头衔是固定的,但是个人的潜力却是可以不断培养的,为何要拘泥于此浪费时间,而不去积极融入团队,提升自己?
误区二:博士就读学校的“就业决定论”
就业分千万个方向,进高校当老师不是唯一的出路。(入职985高校不一定比去二三本院校划算,需要考虑收入、工作压力等综合情况)
同样的平台,也会有不一样质量的人才输出,关键是如何利用好身边的有限资源。其实高考后,社会已经将各位做了“分类”(“金本银硕”),即使博士就读顶尖院校,一般的规律是“最后入职的高校不会比本科学校好”。
误区三:学校档次≠专业实力
对做科研的人来说,小博了解的是,他们更看重院校的专业实力,因为资源总是会落到“实处”,即使学校的资源有上限,但天平总是倾向于实力强劲的专业,反而那些没有“话语权”的专业,在一个顶院校中,会四处受排挤。
误区四:不敢“二战”,认为“时不我待”
考研二战的家常便饭,但为什么考博就不敢了?
其实只要能联系好博导,考博二战的成功几率是远远大于考研的,等待一年,尤其对于硕士应届毕业生来说,不会耽误今后“入高校、评职称”的节奏。
误区五:做出选择后,总是在质疑
这是任何一个选择中的大忌,既然做选择,肯定就要面临取舍,舍去的东西,再想也没用,应该抓住当下的最重要的事情。
选择去读,就无条件的去提高自己,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争取上游;选择不去,就认真准备其他学校的面试、或者去工作、或者去GAP。
不管现实情况有多复杂,各位同学最终都要做出选择。
小博认为,在做选择之前,需要全面的分析原因,为的是认识到自己属于什么样的类型。
如果“去读”或者是“不去”,会面对哪些可能的结果?
这些结果对自己现阶段以及未来,分别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这些影响会不会对自己带来很大的困扰?会不会给自己的家庭带来困扰?
再认真考虑“第二、三部分”教给大家的“量化评估”以及“选择后的结果”,就能比较容易的得出自己想要的答案了。
希望各位“不要将就,不留遗憾,不失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