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本科的教育实力一直是世界公认的,但谈到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难度,则说法不一。尤其是对于让无数中学生尽折腰的数学,国内更是有普遍观点:美国中学的数学难度,比起国内还是小儿科了。
事实如此吗?近日,北美某华人家长论坛上有人唱了反调。
来源:北美华人e网
发帖的家长称,美国从高中就开始学微积分,AP微积分的难度基本赶上国内理工科大学高数,对“美国中小学数学简单”这一认知提出质疑。这下,“国内中学vs美国中学数学水平”的讨论又在底下炸开了锅。
来源:北美华人e网
有网友反对帖主的说法,武断表示美国中学只是“学点皮毛”,肯定不如国内难。更理智的网友分析了美高和国内数学教育的差异,认为美高教材主打广度、知识系统化强,国内讲究深度,二者并不是简单的难易之分。
数学作为理工专业的基础学科、所有中学生的必考内容,一直备受国内家长关注。无论在校想和同级生拉开差距、拿下优秀GPA,还是谋求更好的升学发展、专业选择,数学水平都是不容忽视的重点。
那么,能培养出全球最多的Top本科学生,却又背负“中国学生考SAT数学随便满分”之名的美高教育,到底是怎么个事儿?今天,老师就和大家好好聊聊美高数学vs国高数学那些事!中美高中,数学教育有何差异?
首先看看,中国的高中生数学都在学些什么?国内的高中数学概括来说,是函数、几何等几大板块,每个板块在考试时各一道大题和一些小题,板块之间相对独立,与大学知识结合不多。
中国高中数学统一教材
中国高中数学课本侧重于知识的“深”和“复杂变化”,学生往往是针对一个知识点进行深入学习,学深了学透了再进行下一个。而且大多数高中生学数学的状态就是刷不完的题,为了通过高考、提高分数而学。
2019高考理科数学试卷(全国卷)
但到了大学,很多学生就跟不上了。每到考高数时,中国学生处于不理解、硬背公式的状态,继而有人去作弊,常常挂科一大片。那么,美国高中生怎么学数学呢?和国内不太一样,美高没有教育部指定的统一教材,每所学校所使用的教材由自己决定。
但数学课程设置一般都会按照基础代数(Algebra 1、2)-几何(Geometry)-进阶代数-前微积分(pre-calculus)-微积分(calculus)这个顺序来教。但pre-calculus 可以是9年级上,也可以是12年级上。
美国数学教材代数(Algebra 1、2)、几何(Geometry)、前微积分(Pre Calculus)
AP 微积分 AB 、AP 微积分 BC教材
高中生都学微积分了,为什么我们还会有”美国数学简单“的印象?第一是因为重点考察版块不同。比如解析几何和立体几何方面,中国高中的解析几何会研究比较复杂的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问题。而在美国数学课内的解析几何中,对这些内容只作简单介绍。
中国高考压轴题总是解析几何和导数的难题
还有就是美国课堂上,教材里面写了100%的内容,但是老师只会讲到大概80%,很多东西只是提一下,之后考试只会考60%。大部分试卷上题目的内容都不会超出课后习题的难度。
而国内正好相反,考试的难度要远远大于教材,甚至课堂实际教学内容。这也导致很多学生不得不课后继续加码,用课堂外的学习追求高分。
美国教材对于微积分部分的教学比中国教材超前很多
美国的学生分层:数学天才vs不爱数学的普通学生
留学圈有句传闻:据说在美高,数学只要学会三角函数就可以毕业了?
其实美国教育体系的一大设计目的,就是给学生分类。只有更好地进行分流,才能在下一阶段精准地分配适合每个人的教学资源。在这一设计下,学生的数学水平也会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
用一句话概括美国的数学教育就是:给予不热爱数学的学生最基础的数学教育,而给予热爱数学的天才最高水平的数学教育。在美高,普通的高中学生只要跟着考试难度学,数学水平达到最基本的要求就可以毕业,不会过多苛求竞争。
而热爱数学、有志于在理工行业发展的学生,一般都会选学AP课等大学难度的课程,其中的微积分BC相当于理工科大学一年级的全年微积分课,难度较高,要求严格,需要学生自己有深度的理解。美国的数学天才们往往10年级就上完BC了,然后会开始修大学的线性代数(Linear Algebra )、多重微积分(Multivariable Calculus)。
这些热爱数学、或对专业发展有要求的学生,在高中就可以提前接触到前沿的数学研究,有益于个人成长,也为申请本科名校提供了很大帮助。许多学生会因为数学成绩优异而被哈佛、普林斯顿、MIT、斯坦福等Top美本录取。
中国学生考SAT,数学随便拿满分?
说实话,SAT试卷数学部分确实比高考数学简单,因为SAT的目标考生就是美国普通水平的考生。这些普通考生多半没有竞争名校、深入学术研究的需求,而是准备进入其他赛道发展,那么顺利获得高中文凭才是重点。
虽然SAT的数学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很容易,但针对学有余力、希望冲击名校的“精英”们设置的AP考试则要困难很多。尤其BC的知识点范围更广,哪怕对于中国高考高分段的考生来说,也要专门去学才有可能过。
“数学买菜”论所以,大部分人说美国数学简单,都只看到了对普通学生的要求。对许多不读理工专业、不卷名校的学生而言,大有其他的发展路径可走,要求所有人死磕深度的数学内容反而是一种资源浪费。
而美高的第一梯队学生,无论是知识储备、学习能力还是刻苦能力都绝对不逊色于中国学生。哪怕是中国的尖子生,在Top美高里也很难从这群人里脱颖而出。
中美基础教育,谁更扎实?
美国人的“数学观”
在美国人眼中,数学是很重要,数学好会非常受人尊敬,但美国老师并不依照数学水平的高低去判断孩子,更不会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他们把数学视为一门与其他学科无异的课程,并不觉得“得数学者得天下”,也不觉得数学会帮助、亦或阻挡他们人生前进的道路。
而美国的数学人才也不是因为应对升学才努力学习,数学好并不是因为父母逼他学,而是因为自己非常喜欢。关于美国和中国的基础教育,罗博深曾得出结论,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要更加扎实,对于课本的掌握程度要远比美国人高,并且相较于美国学生数学水平分布的比较平均。
但事实而言,中美的数学教育在顶尖领域还有差距。虽然在初等数学上,中国学生的平均水平强于美国,但高等数学教育则显得力不从心。多少中国孩子在卷完题海、进了大学后,再也不想碰数学,只在期末考试前临时抱个佛脚、只求六十分飘过?
而核心领域的所需要的研究、技术人才,也多出在掌握高等教育精髓的美本名校中。归根结底,国内将数学作为了普及教育的一部分,而美高则是在满足普通人的学业需求基础上,为精英教育体系铺路。
美高的教育特点:成长性
按照我国数学教学的模式,学生埋头题海,练习到看个开头就知道题型是什么、下一步怎么解,才算“出师”。但是美高在数学教学上,更看重学生对解题原理的理解。
美国的教学方式是教学生逻辑思考的能力,老师一边讲解推理的过程,一边启发学生思考。在全美知名的ROSS数学营中,学生会为了“1为什么不等于0 ”之类的问题而证明4个小时,甚至细究论证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甚至标点。
为什么最难的数学训练营,要证明最简单的东西?因为所有教授和学生对学术持有敬畏态度,对待数学有最纯粹的理念。
来数学营的学生不是为了提高分数,而是出于对数学的热情,纯粹地享受学习的过程,追求真理奋斗的过程。美国的数学教育理念,在于让孩子探索热爱、激发学术潜能,是成长性教育。
让真正喜爱数学的孩子得到最大优势的培养,而普通孩子又不会因为被数学为难而失去信心、甚至影响后续学业发展,对各类学生因材施教,才能让各行各业都人才充足。
归根结底,教育不应该是去考虑如何教最好的内容,而是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天才之所以是天才,并不是因为他们被教育所严格要求,而是因为教育给予了他们学习、探索的机会,让他们有了自我发挥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