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这件事只会越来越难,我觉得甚至哪一天超过国内高考的竞争激烈程度都是有可能的。”
刚刚在22Fall申请季拿到了美国USC、NYU、UNC、英国UCL的offer的Irey同学回忆起今年的申请,还是有些心有余悸。
尽管他的校内成绩、语言标化和竞赛履历都已经非常的出色,但在早申失利、频繁收取拒信和wl的那段时间,他真的在担心自己“无学可上”,因为身边的同学们人人都手握着无可挑剔的申请履历。
“内卷”已经成为了留学圈的主旋律,很多年前那种“孩子学习不好才送出国”的思想早就成为了历史,现状是,哪怕已经非常优秀的孩子,都无法避免挣扎在申请的洪流中。
每年放榜季,我们都会采访很多孩子。他们中有的成功的拿到了心仪的offer,圆满下车;也难免有些孩子依然留有遗憾,如果时间能够倒回,他们认为自己还有很多可以做的更好。从这些孩子们的感受中,我们提取了这几个关键词——
01累、“真的好累,但有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
11年级的Jason,由于妈妈比较焦虑,休息日基本上没闲下来过,调研、科研、义工、辩论赛等搞了一大圈,关键是最后好像还是没明白自己的“passion”在哪里。
校内课业本就繁琐,GPA的重要性人人都在强调,自然是不能掉以轻心;
同时,语言和标化要准备,还要抢考位,要承受疫情下频繁取消考场、更改日期的焦虑;
课外活动也不能落下,更不能单一,学科类竞赛、科研、实践项目、个性化活动,每个类别最好都有涉猎……
每个人都像是被上了发条的机械小人,连轴运转在各自的升学路上。你问他们为什么这么拼,通常他们都会说:“没办法,申请嘛,就是‘卷’。”
可是,有多少人是在“无效内卷”呢?
今年申请的小K,高中四年数学竞赛有之,但成绩平平;热门夏校也有,但最初在选择时,只看学校名气,不看是否匹配,最后尽管拿到了certificate,但对于申请却没有作用。
这些杂乱的活动占据了他大量的时间,最后却难以串成一条个人主线,自己疲于奔波,也根本没有得到什么提升,更不用提乐在其中的体验了。
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究其根本都是为了“卷”而“卷”,对于申请的要求根本没有吃透,也没有任何规划。这种看不见回报的投入,只会让学生感觉“身体被掏空”。
02怕、“看到身边人都那么强,很怕自己没学上。”
这也是出镜率很高的一句话。身处留学圈的大环境,每个人都忍不住和身边的人比较,尤其是在RD阶段,看到身边人都已经ED下车,简直就达到了焦虑巅峰。
而在我的视角,今年最明显的一点就是选择英美双申来给自己更多选择的学生更多了。
英国只能申请5所学校,如果没有被心仪的学校录取,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相比起来,美国大学不限制数量,还有EA、ED、RD等不同的批次,可以有更多的选校申请方案。
双申是我今年申请季做的最正确的一个决定,它让我的心态可以一直保持在一个比较平稳的状态,有了保底校,不用每天担心会不会无学可上,更能无后顾之忧的去冲刺梦想。
—— Vera,22Fall ED录取Emory (#21)
除了英国和美国,我还申请了加拿大和香港,我希望给自己更多的可能性,也能拥有更大的安全感。当你不觉得自己是孤注一掷的时候,反而比较容易把心态放平和,条条大路通罗马,与其担心最后的结果,不如享受当下的奋斗过程。
—— Julia,22Fall RD录取Duke (#9)
03值、“从各个角度来看,我都成为了更好的人。”
在我们看到的低年级学生中,为了迎合录取标准去做活动和竞赛的越来越多,而坚持自己所爱,长期执着于一两个方向事情的学生却越来越少。
但从今年的录取结果就可以看到,我们有好多看似“佛系”的学生,反而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offer,他们就是稳扎稳打的搞好gpa,把时间花在自己喜欢的东西上,拒绝跟风“内卷”去做很多看似金光闪闪却和主线没什么关系的活动和比赛,真正在享受学习的过程和其中的乐趣,他们最后都拿到了心仪的录取。
在回顾整个申请季的时候,这些学生都不约而同的提出,自己各方面都有提升,比如找到了应对焦虑情绪的方法,比如拖延症的改善,比如更坚定了自己探索专业的决心,比如明晰了自己的爱好对社会的意义等等。
他们认为,申请季的收获远不止手握的几封offer,反而是这些东西是人生中非常宝贵的,这些让自己的辛苦和付出变得值得。
很多同学和家长都抱着“申请季就一次,再苦再累也要撑下去,博一个好offer”的心态,这当然没错,但我们更希望大家可以用最高效的方式,去追求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