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报名工作已经结束,根据统计2024年报名总人次超过93万,较2023年88万人次、2022年86.5万人次实现两连涨!可以看出,强基计划不仅是顶尖高校选拔拔尖人才的重要方式,也受到越来越多学生和家长的认可。但同时也表明强基竞争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考生想要突出重围,还需要更加细致的规划与准备。
23校报名数上涨
与2023年相比,今年强基报名总数上涨4.9万人次,增幅5.6%左右。在大学层面,共有23所高校报名数上涨,其中哈工大上涨12472人次,涨幅超过43%,大连理工上涨11512人次,涨幅超过107%,北大增长3718人次,清华上涨5427人次。
总的来看,上交大新增工科专业、吉大“小破格”政策、兰大改为初试模式、海大上调入围倍数等因素对于考生报考积极性都有一定促进作用。当然,政策变化对报名数的影响也不全是正向的,还要结合院校层次、考生报考策略等因素分析,比如北航和兰大今年同样改为“初试模式”,但在报名数方面,兰大较去年上涨48.4%,北航则下降24%。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报考两校的考生群体和报考策略有所不同:兰大受地缘因素影响,往年入围分数线和录取分数线相对不高,在改为初试模式后,自然会吸引一批高考成绩一般,但具有一定竞赛或强基基础的学生报考。
反观北航,之前在入围环节不仅以高考成绩作为依据,还会将数学、物理、化学(或理综)等科目成绩加权计算,因此对于高考成绩优异考生特别友好,但在2024年改为初试模式后,不仅高考成绩加权的优势消失,而且校考难度也会有一定提升,使得一大批考生不得不慎重报考。
与北航类似的,还有浙大、南大、复旦、中科大、同济、厦大等初试模式高校,今年报名数同样有不同程度下滑。那么各位同学在面对竞争日益激烈,选拔难度不断提升的强基计划时,应该如何突出重围呢?
策略上:宜“冲”不宜“保”
虽然我们常说强基计划是优秀考生多一次冲刺名校的机会,但和其它批次不同,强基只能报考一所大学,并且校考难度普遍大于高考,多数情况需要考生进行专项学习和训练;不仅如此,当下强基政策复杂多变,各校政策呈现极强个性化,需要同学们和家长对于政策有较深刻的了解和掌握。无论是规划报考,还是备考冲刺,都需要同学和家长们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强基计划的报考策略也有别于普通批次“冲、保、稳”三档,而是更加适合有天赋、有特长的同学“冲报”,将自己的“长板优势”发挥到极致;如果只求稳健,还不如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备战高考中,以谋求更好的成绩。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虽然强基适合“冲报”,但绝不是盲目冲高,相较于稳妥的策略,冲报更需要考生准确掌握目标校政策要点,结合自身成绩和特长精准定位来提高成功率。
安排上:充分利用好时间差
多数省份高考大概在6月9-10号结束,到公布高考成绩和强基入围名单之前有半个月左右,这就是冲刺备考强基计划的绝佳机会。如下表所示,除初试模式高校外,其余各校校考时间基本都安排在6月28日至7月初,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考生都有15-20天左右的时间来为校考做准备。
要知道强基校考多涉及学科竞赛、高中选修和大学先修知识,是很多同学此前从没有接触过的内容,如果能利用好这段时间进行知识体系的补足和专项提升,那么在校考中必然会获得更加显著的优势。
而报考初试模式高校的同学也要注意,虽然初试安排时间较早,留给大家备考时间不多,但复试之前一般还会有几天时间,同学们务必要抓紧空档时间冲刺备考,在激烈竞争中,哪怕是多抓住一分,就有可能实现逆转!
两类考生千万提防掉队
前面提到同学们要抓住高考后到校考前这段时间进行备考,而众多考生中有两类人需要格外注意!
破格考生
破格入围考生(二类考生)虽然享有多种优惠政策,但千万不要因为拥有破格资格而掉以轻心,因为在录取阶段,破格考生的综合成绩也要达到第一类考生录取分数线才行。尤其是清华、北大等顶尖高校,虽然对破格考生进行单独考查,但不代表考查难度会比一类考生更低,往年就有个别破格考生因为准备不充分,在最后阶段翻车的情况。因此即使破格入围了,也要正视校考,充分准备。
小破格考生
“小破格”是2024年新出现的政策,是部分高校给数、理、化等部分学科特别优秀考生的优待政策(详细介绍可点击文章标题查看:“小破格”≠金银牌待遇!深度解读2024强基四大核心变化)。
虽然能“破格入围”,但小破格的政策也仅限入围环节,这类考生在校考和录取环节没有普通二类考生那样的特殊待遇,更为重要的是,这部分同学高考成绩本就比普通一类考生略低,高考部分不占优势,在综合成绩中就更容易“翻车”。
所以,无论是二类考生还是小破格考生,都要格外重视校考环节,争取更高的校考成绩,进而锁定录取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