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在冶金大院小有名气。
老张90年代初毕业于一所985高校。当时国内大学已经不完全包分配,但到学校要人的国家部委、政府机构、央企国企、大型民企还是很多,老张有幸被蓉城市一家央企录用了。
老张来自于蜀北旺苍县农村,距离省城很远。90年代还不通高速,外出极为不方便。一大早从县城乘坐长途汽车到利州市,再换乘火车,经宝成铁路到西北的长安或者西南的蓉城。老张读书的学校就位于历史名城长安。利州不是始发站,没有熟人关系,很少有机会能买到火车坐票。好在那时老张还年轻,利州离长安也不远,在车上东晃晃、西靠靠,10来个小时就过去了。
老张还记得7月初毕业后,和几位四川老乡,带上派遣证和不多的行李(一个手提行李箱和一个军挎),坐了10多小时的绿皮火车硬坐,到达蓉城市的火车北站。再坐30分钟左右的公交车,就到冶金大院了。
90年代,央企的待遇就很不错。除了工资水平略高,还有奖金。大学毕业学生,工作几年,只要登记结婚,都有机会在单位分配到一居室,或者两居室的住房。小张到公司报到以后,住在大院门口的单身宿舍。
单身宿舍,面积不到15平米,安排3人住一间。靠墙摆放着三张单人床,每人配有一张小书桌。行李箱只能放到床底,小书桌的两个抽屉收拾一些日常用品。
屋子的正中间拉了一根长绳,上面晾晒有洗好的衣服和洗脸用的毛巾。洗脸盆,在墙角胡乱摆放着。老张不太讲究,日常洗脸和偶尔洗脚都用它了。一间小屋的三分之一,一个行李箱和两个小抽屉,足以安放老张的全部家当。
老张被单位安排到公司的设计室,师傅谢工是60年代毕业的中专生,学历虽然不高,但实际工作经验丰富,有资格做老张的入门老师。谢工人很好,对老张毫无保留,是真心把他当自己的学生来带。
从小地方或者农村来城市打拼的大学生,经济条件要差一些,工作都很努力。他们没有外力可以依靠,下班以后也是孤零零一个人。只有靠自己打拼,才能在单位、在这座城市,找到自己的位置。
下班以后,老张简单吃点晚饭,饱腹为主,从没有考虑过营养搭配。然后回到办公室学习,或者继续画图,完成一些设计任务。和现在常见的996没有太大差异。
老张有良好的专业学术基础、积极的工作态度,谢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所以老张进步很快。一年多以后,就可以独立完成一些卷册的设计工作。不到三年,就开始担任一些小项目的专业主要设计人。
公司的设计项目,散布在全国各地。设计人员也需要去现场工作,配合施工单位完成具体的施工。去现场是老张最喜欢的工作之一。
现场多在城乡结合部,或者农村,老张喜欢那里的环境,亲切、自然。现场生活条件不比城市,但有补贴,相当于挣两份工资。如果能在现场工作超过半年,补贴收入可以超过一年的工资。
老张发现这个小秘密以后,就常主动要求出差到现场。谢工年纪大了,也乐于让徒弟去跑,自己落个清闲。
日子就这样忙忙碌碌、平平淡淡过去了。到了90年代末,谢工已经接近退休的年龄,不再怎么管事。老张多年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不但获得了工程师职称,还被提拔为副科长,成为设计室的主要技术骨干。
好事不嫌多,在事业丰收的同时,老张和恋爱三年多的女友终于登记结婚。婚房是单位分配的一套两居室老房子中的一半。很奇特的现象,当时房源紧张,很多单位会把一套两居室的房子分配给两对结婚的年轻人居住,一房两户,俗称“团结户”。
老张的妻子是谢工的女儿,比老张小两岁,毕业于蓉城的一所师范大学,在冶金大院附近的一所中学当化学老师。直到小张成为老张,才明白自己当年是被老丈人给截胡了。
80、90年代,大学生是个香饽饽。每年的7、8月,一些老同志有事无事总会喜欢跑到自己单位人事部去串门,这个时间恰好是新大学生到单位报到的日子。一些领导或者有门路的老同志,更是直接翻阅新同志的人事档案,从中物色自己看得上的女婿或者儿媳。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谢工慧眼识珠,从寥寥几页档案纸中发现了老张的潜质,并将其收入囊中,成为自己的乘龙快婿。亲自带,扶上马送一程,谢工对老张有知遇之恩。
老张的人生,赶上了好时候。2001年,加入世贸以后,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基础设施建设,更是全面开花。有90年代的工作基础和千丝万缕的人际关系,30多岁的老张,顺利成为了公司的中层干部。
老张一直很清醒,他不否认自己很努力,但也从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超人的本事,更多是时代给的机遇。同样的经历放到现在,未必会有同样的人生结果。
努力工作、处理好同事和领导等人际关系,是老张多年坚持的原则。因为来自农村,老张能理解很多同事生活中的不容易。工作上、生活中,举手之劳、能帮则帮。
良好的人际关系、丰富的工作经验、突出的工作能力,不到45岁,老张就晋升为公司的副总经理,主管公司设计生产,步入人生的高峰。张家也奠定了在大院中的地位,说不上大富大贵,但也是名副其实的中产家庭。
老张和夫人育有一女,从小聪明伶利,学习成绩很好。老张和夫人有见识、有眼光,早早就开始为女儿的教育做准备。幼儿园大班开始,就坚持系统学习英语。根据女儿的爱好和特长,初一就考了钢琴10级;长期坚持打篮球,是中学校队的成员。
老张非常感谢自己的父母,在经济条件很困难的情况下,坚持让自己读高中、出去上大学。如果不读书,不走出大山,老张认为自己今天一定是在不同城市间奔波的民工之一。
老张很清楚,他有今天的生活,必须得感谢谢工和小谢,能看上他这样一位来自农村、一无所有的孩子。感谢谢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在专业工作、为人处事方面对他的引导和指点。
80、90年代,人、社会,相对单纯、真诚一些。今天,虽然老张自己来自农村,但万万不会同意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不出意外,老张的女儿也不会将眼光放到类似当年自己父亲一样大学生的身上。
人生不会被重复,但可以借鉴。老张对走出去的认知,比一般人要直观、深刻、全面。在前往长安城读大学之前,他去过的最大、最远的城市就是旺苍县城。他永远不会忘记,到长安城第一天对他视觉和心灵的冲击。更不会忘记,大学四年对他脱胎换骨的改造。
他深知,一个人,只有走出地理和心理的大山,才能认识真正的世界,才会有更多的选择。当然,老张的女儿也有更多选择的条件,这一点并不是每个城里人都具备的。
老张和夫人,早早就开始规划女儿的教育,出国读书是张家必然的选择。为此,在00年代后期,老张家就额外购买了一套房,作为将来女儿的教育资金。看到不断上涨的房价,老张夫妇放心不少。
2019年,女儿开始读高中,出国留学的事情,也就放到了正式日程中。按照计划,小张准备高中毕业后前往加拿大读本科。如果可能,她本人也愿意,老张希望女儿能在当地就业、定居。2020年,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差点打破了小张同学的留学计划。高中学习变得不正规,时不时被打乱,一会儿停课、一会儿网课。国际间的旅行也多了很多程序和限制。
老张所在公司的业务也有一定的影响,个人收入虽然没有明显下降,但预期不再明朗,下降也许就在明天。就算这样,老张一分钟也没有犹豫过送女儿出国读书的打算。
他坚信一个道理:见识建立认知,认知决定选择,选择决定未来。人的一生,就像人类历史一样,错了就错了;错过了就错过了;没有机会反悔,没有可能重来。所以,他一定要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情。
老张家早早准备的那套房起到了作用。在2021年底,老张开始将位于蓉城东湖公园附近的房挂牌出售。非常幸运,2022年初,房子以3.3万/平米的价格成交。
到今年初,该小区同类房的成交价只有2.7万/平米,里外差价近90万。这个差价,足够老张的女儿在加拿大Alberta大学至少3年的学费和生活费。也许是运气,也许是眼光。如果不卖,再过两年,也许还会降价几十万。
老张不太算这种“小钱”,他更看重女儿的未来。能给女儿选择的条件和机会,是他必须要做到的。卖掉一套房送女儿出国读书,在他看来是父亲的责任,不能用钱来衡量。
留一套楼房,10年以后,还能值几个钱?现在卖掉,用来武装女儿的思想和头脑,学习专业知识,见识外面的世界,培养选择人生、自食其力的能力,远比留一套房有价值。老张这种想法,不能说没有道理。老张的女儿成熟、懂事。现在阿尔伯塔大学就读大二下学期,成绩优异。读书期间,还坚持每周打工12小时。加上节假日、夏季学期的收入,一年能有5万人民币左右。
这种打工收入,不足以对留学费用有根本的影响,但对小张同学的成长,有百利而无害,远比读书成绩更为重要。老张也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理解女儿的这种打工做法,更少家长会明确支持。
老张极少在亲戚、朋友圈子里分享女儿留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女儿的人生,和别人没有关系。与其让人说三道四,不如鼓励女儿独自前行。独立、健康、快乐、自食其力,是老张对女儿和自己共同的期望和要求。
老张对自己、对女儿的现状较为满意。但他也深知,这种状态是暂时的,未来有太多不确定性。女儿已经长大,是留是回,自己不需要、也不应该再去干涉。自己的路需要自己走。
女儿不在身边,独立居住的谢工夫妇也80多岁高龄。每个周末,老张夫妻一定会回谢工家住一晚,陪陪老人,其实何尝不是两位老人陪陪老张夫妇?天伦之乐不是谁家都会有的。
老张和夫人,每年都会争取来加拿大看看女儿,顺便更多了解这个完全不同的社会,毕竟这里可能是女儿一辈子定居的地方。他也知道,自己和女儿渐行渐远,能为女儿做的也会越来越少。
这样的人生是真实的。给了女儿择木的条件、能力和机会,这是老张作为父亲最为骄傲和自豪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