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顿大学生叫你别上藤校

进入三月,留学圈终于迎来了翘首以盼的美本RD放榜。根据官方公告,哈佛大学本科申请季将于3月底放榜,MIT、普林斯顿、斯坦福的RD放榜日期分别为3月中旬、3月下旬和4月初。和放榜时间一样牵动人心的,还有一则藤校男生录制的视频。一名普林斯顿大三男生血泪控诉:别上藤校,会变得不幸!无疑这个视频对大众对于美国名校的认知冲击非常大,这对于我们又有什么启示呢?

视频发声:不要上藤校?!

首先是标题就相当博眼球,普林斯顿大三男生血泪控诉:别上藤校,会变得不幸!视频中显示“视频来源: @QuonHowery02”,视频上标注着“Quon Howery,曾获哈佛、布朗等5所藤校Offer,目前在普林斯顿读大三”。根据以上信息来看,原视频大概率是学生发来自己的社交传媒上的。学生是韩裔,普林斯顿计算机科学系大三学生。

Quon表示自己发布这个视频是为了在择校前给大家的一个警告:你需要慎重考虑你要上哪所大学。随着3月美国大学陆续放榜,学生需要在4月(5月1日是常规批美国大学要求学生回复是否入学以及缴纳定金的截止日)确定入读的学校。视频的点赞量过完,转发量3万多,看来也是挺热议的一个视频。

视频虽然不长,3分11秒,但是输出的内容不少,为了便于理解,可以将视频内容的核心4个部分提炼如下:

1. 普林斯顿大学糟糕透了;

2. 布朗有点怪怪的,宾大也不是很好的地方,杜克挺好;

3. 学校排名真的不重要,精神健康重要得多;

4. 做全面的调查,而且确保一定要访校。

为何藤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此严重?

首当其冲的便是藤校的压力文化。常青藤学校是美国最顶尖的私立学校,这也在告诉学生:身为藤校的学生,就应该比其他学生做得更好。因此,藤校学生普遍把学业成绩放在首位,认为学习是最重要的事,排序甚至高于个人的身体健康。

美国大学全日制本科学生能在6年内毕业的比例只有62%,也就是说,不努力就只有退学这一条路,从申请到就读近10年的时间,全部都打了水漂。在这种充满压力的氛围下,同学们之间的竞争也会变得残酷。排名和绩点导致学生之间的竞争关系大于合作关系,根本没有什么团结同学、善良友爱可言,有的只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把身边的同学当作自己需要战胜的对手。

普林斯顿大学生叫你别上藤校

图片来源:CNN采访

正如那位普林斯顿的大三男生所说,“当你是一个人和一群人的时候,别人对待你的态度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在一群人之中,每个人都更加擅长掩饰自己真实的意图,而当关系变为一对一的时候,或许对方就不会在乎撕破脸。

此外,藤校还是优等生的聚集地,很多人都有完美主义倾向,他们从小站在金字塔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不能接受自己在学业上有一丝一毫不好的表现。因此,这些孩子可能从小受到的挫折比较少,抗压能力也不一定强,更容易爆发出心理问题。对于留学生和亚裔学生来说,除了学业压力,孩子还会面临着来自国籍和种族的问题,特别是一些相对内向的孩子,很容易在出国后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不必过度担忧,群体感知具有差异

针对普林斯顿大学大三学生的控诉视频,可以看出该学生在校园体验方面有着负面的感受。Quon Howery表达了他在普林斯顿大学的不愉快经历,并称学校的气氛让他感到窒息和有毒。这样的个人感受虽然不能代表所有在校学生的经历,但它确实引发了对于精英教育环境以及其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讨论。

社区氛围与学术压力是焦虑的来源

学生在学校的社交体验是他们整体满意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学生感到难以融入或建立友谊,可能会对他们的整体体验产生负面影响。顶尖学府往往伴随着巨大的学术压力,这可能对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构成挑战。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选择大学时,应该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学校的文化、氛围、课程设置、地理位置等,找到最适合个人发展的环境。

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每位学生的背景、性格和期望都不同,因此对于同一所学校的体验可能截然不同。一个学生觉得不适的地方,对另一位学生来说可能是最合适的环境。高等教育机构应提供充分的辅导和支持服务,帮助学生应对学业压力和个人问题,确保学生的健康与幸福。

积极对话和改进

任何教育机构都应该鼓励开放的对话,倾听学生的声音,并根据反馈进行必要的改进。

总体而言,针对普林斯顿大学的控诉视频,应当认识到每个学生的体验都是独特的,不能一概而论。同时,学校管理层应该关注学生的反馈,不断改进教育环境和社交氛围,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满意的大学体验。普林斯顿大学作为世界知名的顶尖学府,它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如优秀的外语课程安排和教师资源。但对于个别学生而言,如何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以及校方如何在关注学术卓越的同时,给予学生足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支持,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最后想说的是,普林斯顿大三男生有个观点还是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的:对于排名、网上、亲戚朋友的分享都是值得参考的,但这些都是他者的视角,而且本身也极有可能带有其自身的偏见和局限,所以学生自己去访校、自己仔细观察和感受才能把“选择学校”这件事和学生的“自我意愿”结合起来,真正变成“选择我想入读的学校”,而不是“我应该入读的学校”。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英国TOP10大学接受雅思单科重考吗?

下一篇

3.23大陆雅思大作文8分范文及解析:学生缺乏理财知识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