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阅读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毫无疑问是提分难度最大,训练周期最长的科目。对于想要冲刺总分1500+的考生来讲,阅读目标至少要定在350分,也就是把阅读错题数稳定在5个左右才比较稳妥。
同学们在备考SAT阅读时常常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要不要考虑花时间提升阅读能力?因为一提到能力提升,很多同学都觉得是个漫长的过程,收效遥遥无期。
今天S老师就来告诉大家:
能力提升不一定都是遥遥无期的。只要目标明确,方法得当。
1、以SAT阅读中普遍最难的历史文为例
以SAT阅读中普遍最难的历史文为例,如果这类文章不怎么读得懂,该怎么提升?如何才能方法得当,目标明确?
首先,要知道历史话题的侧重点。这样就可以获得可侧重的范围,避免漫无目的低效乱读,对于话题(背景信息)的熟悉,可以让同学们理解文章时有明确的方向。
上图统计了所有历史类文章的话题并做了分类。当然,分类方式有很多,按时间轴分,按历史事件重要性分,而英倍老师的分类是按话题中常有难点来进行区分的,例如,把奴隶制话题和黑人平权话题区分开,是因为两类文章在论证逻辑上会有不同的难点。
可能有同学会很快关注到最长(最右)的“其它”类。但换个角度,话题明确的部分(前7个柱)占了总数的2/3之多,所以还是有非常大几率遇到可提前准备的话题。
然后,要明确在精读文章时,该具体关注和学习的内容。这就是上文有提到的常见难点,这些难点通常包括:
1. 生词/熟词僻义
2. 长难句/旧语法
3. 论证逻辑
这些难点的重复性明显,至少明显到可以按这些难点做出以上分类。将这些难点都提前准备好,无论是在学习解题技巧阶段还是在考场上,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基于以上内容,最后要特别关注自己理解不清的地方(通常都是之前三个难点造成的),学习的过程都是从不懂到懂,而更重要的前提是发现自己不懂。但因为这些难点的隐蔽性较强,建议能有老师经常提醒/反问难点更好。
2、为什么说难点的隐蔽性较强?
拿熟词僻义来说,它是看起来认识的词,但意思是另一个(也就是一词多义),所以很多同学在阅读过程中扫一眼没细想就过了,导致漏掉了一个需要积累的熟词僻义,甚至这句话的理解都有些跑偏,虽然一个单词不一定能主宰一句话的意思,但如果跑偏句子的多了,是不是有可能完全脱离正轨?
所以在学习的初期,如果有老师会提醒你会忽略的知识点,学习收益会更高。
说到最后,或许有同学会想了解一个简单问题:那到底要认真读多少篇文章,历史文的理解能力才能改善呢?根据英倍的数据统计,在认真读了10篇历史文后(约10000字),绝大多数同学的理解能力就有了改善。假设每篇文章从预习到复习花3小时(3小时是统计的上限),那总共需要你认真30小时。当然,这种速度的前提是要认真呐!~
同理,小说类文章,科学类文章也可会有类似的总结和归纳,也能帮助同学较快较准的搞定难点。
所以,觉得自己对SAT阅读文章理解的不够好的同学,不用绝望和躺平,找准目标“速战速决”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