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工科作为学术方向的美高学生,往往都会把获得 ISEF (全称:Regeneron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air)的奖项作为重要的学术目标。大部分人都只知道ISEF 奖项很有价值,但却很少人了解这个比赛复杂的选拔流程和参赛策略。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一下 ISEF 参赛过程中鲜为人知的细节。
说明:大陆高中在读学生也可以参与ISEF总决赛,但是总决赛的参赛名额在中国有独立的选拔体系和规则,因此此文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大陆高中生。
01、ISEF广义上是几百个比赛的联合体
通常我们说的 ISEF狭义上是指,在美国举办的全球选手共同参加的仅一场连续2-3天的国际总决赛。学生必须通过前期的(一轮或多轮)预选赛(Affilisted Fairs)才能获得进入这一国际总决赛的资格。但是,预选赛并不是由 ISEF 主办方Society for Science组织的,而是由其在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合作伙伴举办。
官方对于预选赛和总决赛之间的关系的描述:(更多信息可以访问https://findafair.societyforscience.org/)
Affiliated fairs are members of theSociety for Sciencenetwork. These competitions exist in nearly every state in the United States as well as over 70 other countries, regions and territories.Fairs are conducted at local, regional, state and national levels and can be affiliated with the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air(ISEF)and/or the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Junior Innovators Challenge. To compete at ISEF, a 9th-12th grade student must first win the honor through participation at a Society-affiliated fair.
这些预选赛本身也是独立的比赛,具有独立的颁奖资格和评审流程,所以预选赛们和最终的 ISEF 总决赛的规则和偏好都可能不同。
以参赛作品的学科分类为例,总决赛一共设有20+个学科(经常有微调),部分预选赛(比如密歇根)和总决赛的学科设置完全相同,部分预选赛只设置很少的学科(最极端的是康州,只设置物理科学和生命科学两个大学科),大多数预选赛都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大约10–15个学科。
再比如说,尽管总决赛不要求学生提交论文,但是有一些预选赛有这样的要求(比如麻省)。当然,有部分总决赛的要求是在全部预选赛通用的(比如研究计划和摘要),但是这些往往不是预选赛的全部要求。
这就意味着,在实际操作中,学生首先要了解自己在哪一个赛区,然后了解清楚所在赛区的要求,而不是直接以总决赛要求来备赛。
02、ISEF评选重点不全在项目的质量
如题,这一点可能并不是 ISEF 主办者的初衷,但这确实是 ISEF 赛制的必然结果。因为预选赛是每个合作伙伴各自组织的,所以很难要求所有评委都是专家。除了是在科研资源非常集中的地方(比如在顶尖大学举办的预选赛),否则预选赛的评委中会有很多受过良好科学教育但并不从事一线科研的评委,比如高中科学老师、科技企业的产品经理、甚至学生家长(预选赛会筛查确保没有利益冲突)。
因为这一部分评委本身并不一定了解具体领域的研究前沿,所以其实难以对项目的创新性做出准确、客观的评价。于是,预选赛的评审重点就会偏向于项目的立意、方法的科学性、学生的展示能力,而这些确实是所有受过相关领域高等教育的人都可以比较好的衡量的。
这一点带来了两点影响。首先,在预选赛中,基本不存在一个项目好到了“it can present itself”的程度,所以学生必须能把项目阐述清楚,而且是能向非专家(或者说“大同行”)阐述清楚。其次,通过预选赛晋级的项目,有可能只是被阐述得很好,但项目质量不够好,这样的项目在总决赛就没有竞争力了。不过第二种情况下的项目至少已经进入了总决赛,这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就了。
03、不同地区选拔难度、风格差异大
首先,ISEF总决赛分配给每个预选赛的晋级名额是基于双方约定的,并不是完全取决于参赛作品数量等客观因素。比如,在2022年,康州有7个名额,麻省有24个名额,而纽约有82个名额,佛罗里达更是有87个名额。很难想象佛罗里达的高质量项目有麻省的三倍之多,因此不同地区的晋级难度差异是比较明显的。
其次,因为预选赛的赛程设置、当地的承办单位等原因,预选赛可能会有一些学科偏向。常见的情况是偏向生物医学和工程两个学科,这两各学科可能占据绝大多数晋级名额。不过,这两大学科的参赛作品其实也最多,只是这确实使得别的学科(尤其是数学和社会科学)可能几乎历年都没有晋级成功的案例。
写在最后
或许有人会问,是不是在高中选校的时候参考ISEF各个预选赛的选拔难度来选?
在实际操作中,尽管不同地区的预选赛差别很大,就算是非常确定要做科研的学生,我也不建议根据ISEF情况来选学校。如果你心仪的高中正好在一个晋级难度很大,或者非常不利于你的学术兴趣的赛区,我也鼓励你去选择这所学校。
毕竟参加ISEF只是升学中的一个可选加分项,而高中的学习生活却占据了大多数时间。我们可以通过别的方法来体现你的科研能力,比如申请科研类的暑期项目或者参加 Regeneron Science Talent Search (STS)这一同样重量级,但是全美统一选拔的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