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剑申请是“从优秀的申请人中挑出更聪明的学生”,有学生挺进了牛剑招生的最后环节,答对了所有面试官的问题,却还是被拒。牛剑录取,到底是什么标准?
申请PPE,要参加几场面试?
牛津大学遵循英国传统的学院制,学校并没有统一的招生准则,面试环节多是基于学院自己的习惯进行,因此各学院之间有一定的差异。
对于PPE这门学科,极个别学院只进行一场面试,在一场面试中覆盖三个科目,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见;最常见的模式是进行两场面试,一场经济学,另一场是哲学与政治学;当然还有一些学院会进行三场面试,每个学科一场。
PPE三个学科,哪个最重要?
对于PPE这门专业,每个科目都是同等重要的。学生在准备PPE的面试时,最好不要专门侧重于某一科,而应该是同等重视三门学科。
首先,每个科目的面试官都有录取决策权,都会对你的面试表现做出评估。如果你参加了三场面试,在经济学、哲学都表现得很好,但政治学科中表现欠佳,那在面试后的总结会议中,政治学导师可能会认为你不适合这门学科,直接影响录取结果。
牛津大学关于PPE专业的说明
将考查学生对三门学科的兴趣
这与牛津的其他组合课程不一样,如果参加数学与哲学专业的面试,但哲学表现不佳,面试官可能还会为你提供纯数学专业的机会,但PPE不会。
面试技巧
面试过程中,要学会展现自己的灵活性,并且要会在政治、经济与哲学这三门科目间建立联系。
PPE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性是关键,面试官们要找的是对三门学科都很感兴趣并能找出三者间联系的学生,向面试官展示这一点非常重要。
面试的问题都答对了,为什么最后被拒?
在复盘申请季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来自学生的反馈——我明明答对了所有面试官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最后没有被录取?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一个事实——面试官所提出的问题通常来说是没有正确答案的。所以觉得自己回答对了所有问题,这意味着你可能并没有理解到面试官所提出问题的本质。这在经济学这门学科上可能不是很明显,但在政治学和哲学中非常常见。
面试官们会根据给定的主题提出一些复杂而新颖的问题,但他们并不是一定要学生寻找出问题的答案,他们期待看到学生对这个问题产生困惑,从而能帮助学生理解问题背后的本质,从沟通的过程中发掘学生的能力和可教性。
而面试过程中,可教性、批判性思维和如何利用给出的材料与面试官互动才是关键,比展示你到底有多少知识储备更为重要。
什么样的人能在面试中脱颖而出?
可教性、批判性思维及互动能力可能说起来太过抽象,对于许多中国学生来说,这些能力完全是全新的概念,因为在从小到大的教学中这些能力并未被强调甚至从未被提及过。
那到底什么样的面试表现是可以诠释出这些能力的?从面试官的回顾中,我们也能找到一些答案。
我记得我曾面试过一个没有任何哲学知识背景的学生,但面试结束后,我们给了她很高的分数。她展现出了非常谦逊的求知态度,当我们问她问题时,她并没有急于得出结论或者想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相反,她先是诚实的承认这是一个她并不了解的主题,并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好奇心,每当我们给出她反馈时,她都会立即吸收并尝试改变她的理论,她也会虚心地接受她所说的内容有局限性这个事实。
这其实也是一种可教性的呈现——对知识保持谦卑和探索欲,也许学生不是最优秀、最有能力的申请人,但在面试中他们表现出了自己对学习的渴望和聆听的态度。
归根结底,牛剑面试不只是一场考试,更像是一场学术讨论或者对谈,面试官们会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来判断这个人是否是“可教之才”、是否适合牛剑的教育方式。
学生们需要建立的不仅仅是丰富的知识储备,还有“悟性”和思维能力,这些都需要长期的积累与训练。这也是机构一直坚持的——根据每一个同学的具体情况为他们量身打造最适合的方案,充分培养名校看重的能力和素质,从而增加他们进入名校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