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本周,2024-2025申请季八大藤校标化成绩要求全部出炉,作为新一届申请者,应该如何应对,刘老师今天给大家分享下自己的观点。
在今年的标化政策调整中,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早在2021-2022申请季就宣布了未来几年的标化政策要求,尤其是哈佛大学,要执行到2026年,当时可能学校也不会想到大家对标化成绩的态度分歧有这么大,但作为顶级名校,公布出去的政策,很少再往回收的,所以就算不甘,也会继续执行,但真正对标化成绩是“想要”还是“不想要”,就只能从未来的录取数据上再回看了。
哥大似乎比较决绝,在去年3月份,就毅然决然地宣布“永久可选”,当时的理由是申请审查是基于全面和具体情况的,他们认为学生是具有多方面能力的个体,不能被任何单一因素所决定。于是强调了学生课程的严谨性,学术成就和展示对知识的好奇心是审查的重点。
但是学术高度仅仅通过校内成绩来判断,是否就合理呢?对于课外活动的审查也必然会增加权重,这对那些贫困的高学术水平的学生来说,没有足够多活动资源,在申请中是否有利,哥大似乎并不关心。
在达特茅斯、布朗、耶鲁恢复标化要求时,均提到了这一点,同时还强调了,校内的成绩结合标化成绩,更有利于判断学生在大学是否成功。这一点就恢复了标化成绩原本的地位。
此外,还有康奈尔大学,似乎也没有想好要不要恢复,即没有数据支撑,也没有事实依据,一位分管学术的副校长说“继续评估标化可选的实验”,于是又“延期”一年。更逗的就是宾大了,最没存在感了,藤校中最后一个发表声明不说,还和布朗同一天宣布政策,完全被布朗抢了风头。
后续TOP50美国大学肯定会陆续官宣新申请季的标化政策,肯定也是这种“分裂”的趋势,稍后刘老师给大家陆续统计出来,请持续关注。
标化政策的调整,申请者应该如何应对?
1、目标TOP20的同学:应考尽考,越高越好。前20之争,基本就是牛娃之争。别的申请者都提交了标化,你没有提交,招生官在审查材料时,肯定会考虑“别人考标化的时间,你做了什么”,你的申请材料就需要充分体现出来,否则差距就很容易拉开。不提交标化,实际上会陷入一个“背景”内卷的漩涡,会更有挑战。因此建议有实力的同学,想申请TOP级学校,就尽量考一个理想的标化成绩。当然,如果分数不理想,就要策略性选择不提交了,这也是标化可选最大的“漏洞”了。
2、目标20-40的同学:应考尽考,分好就交。申请这个档次的学生,也建议尽量要考出标化成绩,并且积极提交。但是,也存在一直考不出分的情况,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是不是要提交了。比如申请CMU,1500以下,提交分数的意义并不是很大;申请BC,1480的成绩也是很不错的。
3、目标40-60的学生:托福尽量冲高,有余力再战标化。目标这个档次的学生,就不要逞强了。在确保GPA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托福成绩就是你申请学校档次的下限,尽可能冲上100+,增加录取前50的概率才是最佳选择。很多培训机构会建议学生托福90分以后,就可以同步备考SAT了,记住,如果你的实力是30-50的水平,优先考虑把托福冲到100+才是最重要的,SAT可以到托福100+之后,有余力的情况下,再去备考,最终能否出分看你申请前剩余备考时间有多少,但托福成绩一定要冲到安全线之上。
以上就是针对三类学生的基本建议,每个申请者的备考和规划情况不一样,申请者需要结合自身情况来定,以上建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