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大学都在官网上公布了2027届招生的部分数据。其中包括,普林斯顿大学官网已经公布的:总共有39,644人提交申请,其中男性占比49.3%,女性占比50.7%,国际生占比23.7%。总录取人数为1,782人,其中男性占比48.8%,女性占比51.2%。国际生占比12.7%。
并且,学校明确将天赋/能力、个人特质等非学术性的材料列入了重点考察项目。 无独有偶,哈佛大学今年共收到7921人早申申请,录取692人,录取率为8.74%。
从录取偏好上来说,哈佛更看重学生的个人形象,除了要求学生有极高的学术水平,学生的个人奖项、领导力、社会责任感等都是哈佛选拔录取者的重要维度,不分主次。
此外,耶鲁大学今年早申共收到7856人申请,今天共录取709人,录取率为9.02%。耶鲁大学更注重学生综合性、多方位思维发展,鼓励跨领域的知识交流,如果你的个人形象是拥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周边的人和事进行持续的人文关怀,可能会很符合耶鲁的口味。
接下来是宾夕法尼亚大学,今年申请人数超过59,000人,早申阶段的申请人数超过8,000人,创下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历史上最大的首年申请人数。
宾夕法尼亚大学则推崇积极的实用主义,“well done is better than well said”,这句朴实却有力的创始人格言始终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宾大人,也是他们在审核申请人资质的重要标准之一。同时,宾大在官方报告中还将“面试”列为“Important”,因此申请宾大的同学们建议大家好好把握面试机会。
还有老牌藤校康奈尔大学,在2027届早申阶段和常规申请阶段一共收到67,846份入学申请,录取了5,358名新生,总录取率约7.9%,相比去年有所增加。
康奈尔非常重视你选择的课程是否具有挑战性,也会将你的表现与同一所学校的其他申请人的横向比较,这样的客观全面考量会让只在乎GPA选择低难度课程或仅仅追求AP考试门数的学生无法遁形。
人气爆棚的布朗大学今年收到了6,244个早申申请,只有898人被录取,录取率为14.4%,也是该校的历史第二低。布朗大学在常春藤中最具个性、最会创新、也最开放,学校以“小而精”的教育模式和超级自由的选课规则著称。这样的“气质”就意味着,你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去迎合他的口味,因为他的口味捉摸不透,就看你是不是他要的那一个人。
想获得藤校青睐,如何准备?
在波士顿教育看来,进入藤校,成绩只是其中一项要求。文书、推荐信、面试、课外活动和个人软实力也很重要。学生需要掌握科研知识和学术技能,同时还要有广度和深度的知识储备与运用能力。
竞赛成绩、研学项目和夏校等活动也是评估的重点。拥有独特经历或鲜明个性在申请中占优势。藤校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希望看到申请者在一两个领域有专长,同时具备广泛兴趣和技能。
因此,设计个性化项目时,一定要注意将学术兴趣与专业相结合。
在进行个性化设计时,波士顿教育建议学生扪心自问:你是否对学术、课外活动以及个人兴趣方面的任何事物都具有足够的好奇心?你从兴趣当中学到了什么?付出了什么?取得了哪些成果?成功还是失败?
举个例子,录取宾大的A同学,就读于私立美高,从9年级开始,每年都参加我们的竞赛组合项目。最开始接触孩子的时候,孩子只是普娃,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什么兴趣。
后来我们观察发现孩子喜欢“买卖东西”,于是我们帮助孩子向两大全球知名的创业型商赛提交高质量参赛方案,并获得奖项。如今孩子如愿被宾大录取。 比如波士顿教育W同学,她的成绩很好,且兴趣广泛,但有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活动做的太多太杂。
作为申请季的学生,她非常明确自己对传媒学感兴趣,并意向申请该专业,但她在传媒领域所做的活动却非常少,很难梳理出一条传媒学的主线。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第一时间帮她申请了与传媒相关的夏校,并通过沟通交流,发现她平时活跃于b站、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对自媒体方向很感兴趣,喜欢思考类似为什么一个账号的同一内容能够在b站爆火,但放到其他平台就没有同样的效果等问题。于是我们帮她对接了一位传媒学教授。
她跟着教授做跨平台的对比研究,并在申请前顺利完成了长达5页的论文报告,同时获得了教授的推荐信。
最终这些材料帮助她斩获了范德堡、南加大等一系列名校的Offer!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面来讲,所有的学生家长其实在准备在规划学生的申请的时候都要去思考一个问题:你到底希望呈现出来的一个个人的特色是什么?你到底希望你传达出来你自己的个人故事是什么?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顶尖美国大学想要的学生身份是多元化的,申请者需要具备高分、高竞争力以及与众不同的特质。顶尖藤校申请过程恰似“华山论剑”,高标化和高分数虽是“利刃”,但好的人物定位、活动&主文书深度思考、面试表现也很重要,是“内功”的体现,申请表上每一个细节都是重要招式,唯有内外兼修、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才有可能获得美国顶尖大学的认可。
如果目标是拿到梦校的offer,现在就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实力提升,将学生有限的时间用在最适合凸显学生潜质的活动和比赛上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