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要留意“虚拟绑架”骗局!新型诈骗套路破解方法公开!

独自一人赴美求学,安全是首要关注的问题,牵动着每一个留学家庭的心。在2023年的最后几天,一位17岁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国遭遇了「绑架」,这牵动了许多人的心。但直到受害者被警方找到,事件的真实面目才得以揭开——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电子诈骗。就案件类型而言,此次事件可以被归为「虚拟绑架」。此次案件的发生为留学生及家长敲响了警钟,电信诈骗形式一直在翻新。

频发的“虚拟绑架”

留学生要留意“虚拟绑架”骗局!新型诈骗套路破解方法公开!

经过搜查,这名失踪的中国留学生最终在犹他州山腰的一个帐篷内被发现。因为犯罪分子告诉他自己远在中国的父母「出事」了,他也必须立刻藏起来,否则可能会面临严重后果。在他被找到之前,父母已向诈骗分子转账57万多元人民币。

这样的“留学生虚拟绑架”案已经不是第一起了!

去年5月,中国驻美大使馆发布一则通知:提醒在美中国公民提高警惕防范“虚拟绑架”类电信诈骗。

留学生要留意“虚拟绑架”骗局!新型诈骗套路破解方法公开!

诈骗分子冒充国内公安机关,谎称留学生涉嫌严重犯罪,要求当事人协助调查并断绝一切联系,前往酒店藏匿,并教唆拍摄“被捆绑”、“殴打”照片和视频。随后,在当事人失联期间,与其父母联系称孩子被“绑架”,成功骗取“赎金”。

其实,这是一种较新型的电信诈骗,犯罪分子让其在国内的父母陷入一种认识错误,误以为子女在境外遭遇绑架和人身威胁。实际在境外的子女并非遭遇绑架,而是犯罪分子通过其他手段造成留学生和家人沟通不畅,用这种‘两头骗’的方式,利用联系不上子女的时间差勒索赎金。

这一犯罪在刑法上属于一种诈骗犯罪,犯罪分子对境外留学生并没有采取暴力和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只是采取了虚构事实的手段让其在境内的父母相信孩子被绑架。而如果真对其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等暴力手段,则属于绑架罪。

针对中国留学生群体的「赛博诈骗」(cyber fraud),这两年不断升级,已经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

2023年1-9月,仅在英国曼彻斯特发生的中国留学生电信诈骗案,涉案金额就高达近一亿人民币…

据调查,受害留学生「平均年龄22岁,大多是00后,家境机构、生活环境单纯,独居」,非常容易掉进犯罪分子精密制作的剧本里。甚至,国外已经开始出现用人工智能锁定目标、伪造视频,来实现一场受害者都不知道的绑架案。很多留学生家长开始担忧:这些跨越重洋的电子诈骗又是如何展开的?如何识别、防范?

留学生要留意“虚拟绑架”骗局!新型诈骗套路破解方法公开!

■为了防止学生被诈骗,不少大学官网会专门发出提醒(图来自耶鲁大学)

专家建议

留学生及父母注意个人隐私保护

之前,骗子常用冒充使领馆、公检法的方法进行诈骗,多诈骗留学生的财物,现在将被害人转移到了其父母。” 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季昊介绍,之前常见的骗局是,对方以该留学生在境外开设的账户涉嫌“洗钱”,或其父母在境内遭遇司法机关的调查等理由,骗取对方账户信息,或利用系统操作的方法,骗到留学生的账户及密码,将其钱款骗走。而留学生往往涉世不深,与国内有信息差,容易陷入对方的陷阱。

季昊分析,上述案件骗子很有可能对该留学生及父母的情况有所了解,用技术手段让孩子和父母切断了联系。他表示,当下针对留学生群体有防骗培训,父母也会教他们“一旦让你转钱就别信”“不要把银行卡信息透露给对方”,留学生已具有一定程度的防范意识。但在“虚拟诈骗”中,骗子用“洗脑”的手段让留学生“躲起来”“关机”等,则容易让对方轻信。他建议留学生提高防范意识,遇到问题及时求助境外使领馆,或及时联系当地警方,不要轻易切断和父母的联系,“留学生和父母也要注意个人隐私的保护,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不要轻而易举地将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涉及财产处置更应提高警惕。”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教授朱光星表示。此类跨境电信诈骗案件应该由谁管辖?朱光星表示,国际上通用的刑事管辖原则包括属地管辖、属人管辖、保护管辖及普遍管辖等。即便犯罪行为地没有发生在中国、犯罪行为人不是中国籍公民,也并不意味着我国司法机关无权管辖。事实上,基于保护管辖的原则,这类“虚拟诈骗”类的犯罪行为侵犯了我国公民的财产利益,我国司法机关完全可以对这类案件适用中国刑法,追究相关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朱光星表示,在国外的留学生要提高警惕,当下骗子在技术操作层面可以虚拟使领馆或者国内公检法等机关的号码。我国一些驻外使领馆曾对留学生群体发布过友情提示,接到看似使领馆等部门的电话号码、要求留学生提供个人相关信息或者向指定账号转账等,不要轻易相信,这些来电号码极有可能是诈骗分子通过网络改号软件编造或篡改的。而且即便真有事情需要通知,使领馆和司法机关等会通过正规渠道和当事人取得联系。

辨别诈骗六大办法

诈骗手法千万条,但归根结底,我们只需谨记:未知链接不要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随意透露,而在转账汇款时更要多次核实。

并且掌握以下六点,让你远离诈骗!

1. 如果你接电活发现是录音来电时,可能就是诈骗电话,要立马挂断;

2. 凡是以总领馆、公检法、国际刑警等名义来电或发送电子邮件,声称当事人涉嫌违法犯罪,要求向“安全账户”缴纳保证金,或通过微信、支付宝等平台转账的,都是诈骗活动;

3. 以快递、银行、电信公司等工作人员名义,要求索要或核对个人或他人身份信息、银行账户信息、快递信息,通知领取快递包裹或称银行账户被冻结等,涉及名下电话卡从事非法活动的,都是诈骗活动;

4. 在社交平台上看到的各类交友、投资等信息都不可轻信;

5. 任何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短信链接等,请勿点击,直接删除;

6. 通过社交软件等非正规渠道看到的“优惠换汇”广告都不可轻信。

在美国遭遇诈骗后,除了报警外,您还可以参考以下方式报案并寻求协助

  • 对于大多数诈骗,可与Federal Trade Commission联系或使用其Online Complaint Assistant来报案
  • 对于冒充美国国家税务局征税的诈骗,可向Treasury Inspector General for Tax Administration或拨打1-800-366-4484电话报案
  • 对于身份信息等被窃的情况,可向IdentityTheft.gov报案
  • 对于使用互联网手段进行诈骗,可向FBI Internet Crime Complaint Center报案
  • 对于跨境电子商务诈骗,应向econsumer.gov报案,对于其他商业诈骗活动,可向Department of Commerce's International Trade Administration报案
  • 对于违反移民法等方面的诈骗,可向U.S. Immigration and Customs Enforcement报案
  • 对于投资诈骗,可向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或所在州securities regulator部门报案
  • 对于信用和贷款、汇款等方面欺诈,可向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Bureau报案
  • 关于使用电话进行诈骗,可向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报案。

    具体可访问Stopfraud.gov网站,查询关于银行、信用卡、房屋和其他金融诈骗应向哪个部门反映情况。

写在最后

赴美留学对每一个刚刚年满18岁的留学生来说,不光是对语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巨大挑战,还考验着大家的独立生活能力。

留学生活一个人在异乡身心受到的冲击超过很多人的想象,尤其是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的时候,每天精神紧绷一点小事分分钟让人崩溃,很容易被骗子利用然后受骗,家长和孩子们也要一直保持情感联络呀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学校在看Video面试时究竟考察什么?我们该如何高效准备?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