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文社科竞赛天花板的John Locke写作比赛于近日公布了其最新一届的题目。近几年,借助着留学机构和培训机构的宣传造势,John Locke写作比赛在国内的热度持续攀高,每年的参赛人数不断创新高。
在大批量亚裔学生涌入“战场”后,该比赛是否还能维持其最初的高姿态和含金量?老师看到一则John Locke写作评委招募贴,今天便从这个角度给学生和家长们提供一些信息,让大家能够更客观理性看待这个比赛。
01由学术专家坐镇的专业比赛
根据John Locke官网的介绍,John Locke竞赛由来自牛津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等世界高等学府的资深学者组成的评审团进行评审,评审团由前剑桥大学哲学家杰米怀特(Jamie Whyte)博士领导。
尽管没有具体的列明评审团成员信息,但通过这样的描述不难推断出该写作竞赛的评委应该都是在各自的领域颇有建树和学术经历,能够从专业和批评性的角度审核参赛文章的。
然而事实是如此吗?
02热度暴涨带来的人员短缺
哥伦比亚大学官网近期公布了这样一则招募信息:John Locke Institute正在寻找大四学生和研究生成为我们写作比赛的打分员,此项工作将提供一定的报酬。
再继续往下看,哥伦比亚大学此次要招募的是经济学组的打分员,从7月1日起,将在约2周时间内完成打分工作。需要评审的文章大约至多2000字,评审员仅需要给出一个数字打分即可。每完成一篇文章的打分将获得2美元的报酬,需要完成总计500篇文章的打分(如果想评更多的文章也可以)。
03理性参赛
根据已有的情报看,究竟是这些年轻的打分员直接决定了参赛者的结果,还是打分员仅提供一个初步的评分参考,后续由更高级别的评委审核内容暂未可知。
但可以确定的是,由于参赛人数的暴增,John Locke原有的评审团已无足够的时间精力来延续最初的评审流程,不得不借助外力来提高效率。
师曾在讲座中多次提到,中国现在用竞赛做申请是消耗式申请,什么东西感觉对申请有用了就蜂拥而上,最后直接把这个竞赛卷到失去原有的含金量(前有时代的眼泪CTB、后有AMC等竞赛的泄题)。建议同学们在申请的时候还是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案,切勿跟风,最终沦为分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