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的热潮逐渐退去,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局面基本尘埃落定,目前就只剩那些还在教育的“万里长征”当中艰难前行的“预备役”家长踌躇彷徨,就是那些孩子还在幼小初阶段的家长们,在择校的分岔口上,多少人始终拿不定主意,甚至反复横跳折腾孩子的身心。
公立学校还是国际学校,的确是中高产家庭教育的老大难问题。但芝麻老师的朋友圈里总不乏“清流”,他们不仅不纠结,还有不知从何而来的默契——扎堆把孩子送进了公立学校!
这批80后的藤校海归,一线城市长大、美本美硕,耶鲁毕业,妥妥的“人生赢家”,在常人认为他们吃尽国际化教育的红利,拥有人脉、财富等资源,应该没有任何疑问也会给孩子选择国际教育路线时,他们却毅然决然地把孩子送到公立学校,你会不会觉得奇怪?
饭桌前细聊才发现,这样的择校决策实在是太有智慧了!
1Muse公立学校稳定性太强
这种稳定性体现在师资和学习费用上。相比于湾区某国际学校突然换校长,运营总监被爆出打压老师的黑料等乱七八糟的事情,公立学校的绝大多数老师都是科班出身,从毕业入职一直干到退休,教师们的铁饭碗也是我们家长心中的“定心丸”。
图注:深圳某国际学校换帅
在学费版块,公立学校的收费都是教育局核准的,相比于贝X思一下涨30%的学费,公立学校的学费简直是便宜到可以忽略不计。
⬆️图注:上实收费标准
⬆️图注:深圳一国际学校收费
2公立学校严抓的学习习惯,是孩子终生发展的基石
上海某双语学校家长来找我们吐槽,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压根不检查不批改,不交也没关系,把一个好好的孩子习惯整的一塌糊涂!
相比之下,公立学校最注重规范,孩子的作业、预习、复习、晨读等一项不落,这些都是学习的基础工程,夯实了,学习效率自然就提升了,成绩也绝对不会差。
3公立学校早已摆脱传统“哑巴英语”的刻板印象
在国际/双语学校的沉浸式环境学习,孩子的英语就会好?错了,很多国际娃表面上拥有可以和老外沟通的本领,但落实到书面表述、语法规则等等一窍不通。国际课程、资料素材易得,练一练刷一刷,不管是公立还是国际,孩子都一样可以拿高分。
4Muse公立学校的圈层资源纯粹
我的一对耶鲁夫妻朋友,在老静安买了学区房,为孩子规划了未来去上一梯队九年一贯制的静教院附小和附中。静教院的家庭我们服务过很多,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型中产或是企业家家庭,他们对于孩子教育的看法和前瞻性值得国内绝大部分家长去学习。打铁还需自身硬,自己水平不够,天天跟明星富豪的子女混在一起也注定不能成为“他们”,反而有可能让孩子因为自卑等因素出现心理问题。
不论公立还是国际,选择适合孩子、匹配家庭的才是最重要的,切不可人云亦云、趋炎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