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大学的正常批次大学陆续放榜了,录取梦校的学生们固然非常开心,但是最近有很多学生拿到的不是录取通知,而是等待名单,也就是所谓的Waitlist或是Waiting List。
今天我想和各位分享一下到底什么是waitlist(等待名单),以及如果学生拿到waitlist该如何处理呢?
如果您申请了一所大学,但是最终没有录取,但是学校给出的是Waitlist,其实一般代表两种意思:
1. 你各方面不错,但是你在某方面可能有些弱点,比如课外活动不够突出,课内成绩不够,SAT成绩不够,托福成绩不够,等等,所以我们优先录取了最适合的学生。但是如果这些我们录取的学生最终去了别的学校而没有来,有多出来的名额,我们可能会考虑后续给你一个机会。
2. 你在今年申请者里算是很优秀了,在你们学校也是很好的学生,但是你确实没有达到我们今年的要求,所以今年已经确定没有名额给你。但是为了避免你尴尬,我们给你一个waitlist,让你和你的学校面子上好看一点,但是我们其实不可能录取你。
很多学生都觉得拿到waitlist还是有希望的,但是说实话,以往年整体数据看来,美国顶尖名校对于waitlist的看法,更多不是上述第一条而是第二条,也就是绝大多数在waitlist上的学生,最终都会遭到无情拒绝。
如果看往年的数据,前30名美国名校里,能够从waitlist转正最终获得录取的学生,除了少数几个学校以外,基本上都不到10%,甚至有不少学校不到1%。
哈佛就是典型的例子,每年会给出数千个waitlist,但是最终可能只会转正个位数的学生。而且在这些被转正的学生里,中国学生又比其他学生的概率低。所以中国学生被waitlist虽然貌似比直接被拒了好,但是其实最终录取概率也不大。
很多家长和学生就会问了,为什么waitlist的录取概率小呢?我身边就有好多同学,录取了这所学校但是不打算去了,不是会有很多名额空出来吗?
其实美国大学录取学生也是有策略的,他们如果今年想招1000个学生,他们肯定不会只录取1000人。他们一般会按照过去的经验,来判断多少比例录取的人,最终会来就读。接下来大学就会按照比例来增加录取人数,来达到最终他们理想的就学学生人数。
举例,如果大学A,今年想录取1000学生,但是以过去几年数据显示,他们平均录取4000人才会来1000人,所以他今年估计就会发出4000份录取通知。
因为他们知道,从数据分析的角度来说,如果今年接受录取的比例和往年相似,那他们发出去的这4000份录取通知,差不多会转化成1000位就读的学生。
但是如果今年这所大学发了4000份录取通知,但是最终只有950位学生来就读,那怎么办?
这时候,学校就会从等待名单里面找50位学生,来填补这50个不足的名额,这也就是waitlist对学校最重要的地方,补足学生的数量到自己的理想范围。
但是如果今年来的学生超出预期怎么办?比如大学虽然只希望有1000学生,但是如果来了1100学生,其实这种情况也一般没问题。一般大学都有能力和宿舍空间接受超出自己预期的学生。
因为其实大学最稀缺的是宿舍,所以如果多了100位新生要来学校,他们可以缩减高年级学生住校的比例,来填补宿舍的不足。只要学生有地方住,一般学校多接一点学生也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这所大学就不会再从waitlist等待名单里面录取学生了。所以即使学生花再多金钱、精力、和时间去为他的waitlist争取和努力,最终也不会有任何结果。
所以大家现在应该明白,为什么貌似很多人录取了不去,但是学校还是不一定会开放太多waitlist等待名单的录取名额了吧。
那大学一般什么时候开始审核waitlist等待名单呢?那当然要到他们能确定有多少学生最终要来的时候,这个一般会落在每年的5月1日以后(有少数学校会早一点)。
因为学生在大学录取之后,学校都会给出一个日期(一般是5/1),也就意味着,学生如果拿到了多份录取通知,最终还是要在5/1前选出他最理想的大学,然后缴交定金,确定自己要去这所学校。如果学生在5/1前不交定金,也就代表说,这位学生已经放弃了这个录取机会,不会考虑到这所学校就读了。
所以一所大学只要在5/1的时候,看有多少学生交了他们学校的定金,就大致上知道目前有多少学生打算来他们学校就读。
比如举之前的例子,学校发现在5/1之前收到了950份定金,就代表学校会知道,他们今年至少需要从等待名单的学生里,至少发放50份录取通知,来补足今年目标的1000位学生。
那我们接下来继续聊一下,如果拿到了waitlist等待名单,该如何处理呢?
对于目前已经拿到waitlist的学生,先不用着急,因为目前录取结果还没完全出完,所以我会建议先等待到4/1的时候,等全部录取结果都出了后,再判断自己最理想的大学是哪一所。
接着看看waitlist里面有没有更心仪的学校,然后在5/1之前,发邮件给大学,去为自己争取一点最终的机会。所以到了4月份,比如最终决定要给3所大学发邮件去争取,那我们就要考虑,如何去写这封邮件了。
很多机构都会强调这封邮件的重要性,然后如果有学生从等待名单上被录取,他们就会吹嘘他们花了多少精力准备这篇文章,然后写的多么感人肺腑,学生最终才录取的,以此来展现他们机构似乎实力很强,很懂得抓住招生官的心。
但是说实话,这封邮件真的会有这么大效果吗?我要先和大家说,我在过去7年里,走访了95所美国顶尖大学,已经和上百位招生官讨论过这个问题了。
大多数招生官说,收到这些邮件,一般只是让招生官知道,这个学生对我们学校还是感兴趣的,也就是代表,如果后续学校把这些学生从等待名单上录取了,那这些学生愿意接受录取的概率可能会比较高,所以在同等条件下,招生官在学生背景差不多的情况下,会更希望把最终录取名额发给这些有写邮件的学生。
但是话说回来,对大多数的招生官来说,其实这封邮件只要写,“我对你们学校还是很感兴趣的,希望能继续保持在waitlist等待名单上”,其实就足够了。
甚至有一些招生官和我说,你们可以等到5/1再写封邮件给我们,确认我们今年会不会用到等待名单。如果你想写什么东西给我们,如果我们根本没有名额,你不就是浪费了时间写这封邮件吗?你们可以等到我们确认会开放从等待名单里面录取学生以后,再来写吧。
虽然招生官这样说,但是我觉得,还是不要等到5/1以后才开始写这封邮件。因为到时候时间可能会比较赶,而且有学校可能从5月中就会陆续开始放榜了。
然后就算大部分招生官都说,这封邮件写太多没有太大意义(有些招生官说他们没有时间看太长的邮件),但是我私下觉得,如果能好好写,还是会比较好。
虽然最后这封邮件真的能被有效用到的概率不大,但是即使可能有那么一点点机会,就算是1%,也可以去争取一下,毕竟不争取可能概率会更小。
所以这封求爱信邮件(love letter)具体如何写呢?如果决定要好好写,可以考虑以下几个点:
1. 不要写太长,最好在250-300字左右。我所听到的是,招生官很排斥看写太长的邮件。每年他们可能会受到上千封或是甚至更多争取等待名单的邮件。如果看到了一封长篇大论的文章,他们也会觉得很反感,甚至干脆不看完了。(当然如果有很多重要的东西必须写,也不是完全不能多写,但是最多也绝对不要超过500字,不然可能会有反效果)
2. 不要只写学校有多好多好,所以想争取能来这所学校就读。尤其是如果之前的文书题目已经有一篇 “why essay”了,也就是之前在申请文书里已经写过为什么想来这所大学就读了。
3. 可以写写在申请结束(1/1)到现在(4/1)之间的这段时间里,有没有任何突出的个人成就,获得奖项,实习经历,社团活动,或是成长经历,可以和招生官分享的。补充一下招生官对你的认识
4. 可以补充一些之前文书里面没有写到的内容,加强自己为什么和学校匹配的合理性。用不多的篇幅让招生官感觉你对他们学校的文化,氛围,历史,理念,是有相当深入的了解。
5. 展现自己更高的学术能力。比如附件几篇自己最近写的高大上的学术论文,或是在邮件里表现的非常有文化有哲理,让招生官觉得这个学生与众不同
6. 如果能写的东西很多,也可以定期写邮件给招生官,比如每2周一次。但是这种方式也是比较有风险的,怕招生官会觉得烦而造成反效果。所以如果真的必须走这条路,那每一封邮件真的就是要呕心沥血,含金量极高,篇篇要能让招生官点头微笑觉得这个学生高深莫测的那种。如果只是每次写一个喜欢学校的点,或是介绍一个自己的活动,那就还是算了吧,不要浪费彼此的生命。
当然,写邮件只是一种争取等待名单的方式,其他还有几种,比如和招生官约好,买张机票飞去大学见招生官当面讨论,找学长学姐写不同角度的推荐信,或是向大学直接捐款一个亿。方法很多,就看您有多少资源和精力来做这件事了。
对了,还有家长问我,能不能找录取了但是不会去的学长学姐,向大学极力推荐,愿意把他的名额给我孩子呢?
这一点,我也问了招生官,招生官以一种蔑视的笑容和我说,“这些录取但是不来的学生和我们说什么没有任何意义,他们如果不要这个名额,我们也会有自己的内部机制来判断把名额给谁。而且他们又不是招生官,怎么会知道我们想找的是什么样的学生呢?”
所以针对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就是这样做完全没有任何用处。而且还可能让招生官觉得你在浪费他时间读邮件,还可能会有反效果。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各位家长有任何留学相关的问题,欢迎在群里或是私下联系我。谢谢各位对机构的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