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顾问和保录取是一回事吗?

作为一个留学顾问,见过不少学生和家长,偶尔会被问到类似以下的几个问题:

那个去年我听说,你们有一个TOEFL分数很低的录取了到Cornell,今年我家孩子也想申请这个,就选这个学校吧!

我们家孩子虽然成绩上不是特别突出,但是品质很好,比如经常做公益项目,我听说美本申请看的是综合能力,这么优秀的孩子可以去名校吧?我们孩子现在的高中说70%能进top30,我们成绩还可以,不找机构也能进top30,找你们就是要冲top20的,你们能保证吗?

首先,我说明,这个留学顾问也就是一个普(bei)通(wei)的乙方,不是做保录取的,也不是有什么特殊关系可以送到这个学校,就是常规申请。如果类比到高考的话,就好似考试分数是看学生,不是填志愿的指导老师。

我有一个申请公式,如下:

硬件(TOEFL/SAT/ACT/GPA等) 40% +软件(课外活动在文书上的体现)40%+面试 10% + 运气 10% = 申请结果 100%

学生的情况决定了申请区间上限下限,而顾问的作用是在这个区间里面努力帮助学生够到上限

但是现在行业存在的矛盾情况是什么呢?

家长对孩子的认知评价与实际申请情况认知的偏差造成了申请沟通成本上涨;

家长对申请机构的期望、顾问为了签约说出来的承诺,以及最后申请结果的偏差造成了申请中出现的矛盾;

公众号让很多碎片化信息通过各种渠道输入给家长,但是公众号的作者也不能保证自己专业性和客观性;

家长群群主根据个例情况,通过感性的输出让家长获得不完全正确的理性答案…

这些话写的太绕了,来一个直白版本

家长端:因为是自己的孩子,所以容易被主观因素和局部视角所影响,导致对孩子的判断不客观(有偏高的,也有偏低的)。这都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学生端:青春期的学生和父母之间存在沟通障碍的比较多,有时候很难提供足够完整的信息(这也导致家长存在信息差,从而降低判断准确度)。

顾问端:在为了生计签约的情况下,容易产生非专业性评估和沟通,从而使家长很难从冗余繁杂的信息里面提取正确核心内容。此外,为了签约,还偶尔附载一些非理性承诺,比如解决孩子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留学顾问能力之外的工作。

学校端:国内大部分国际学校、双语学校和公办学校国际部都有升学顾问一职,但是因为在校园内就职,一定程度会限制信息收集渠道和方式,所以在面对顶级学校升学抉择的时候,也不能保证百分百的正确判断。此外,学校老师的大部分核心诉求是在于有学校录取,而不是一定每个人都有好学校录取,毕竟国际学校和体制内高考学校不一样。(动因不一样,但是行为上和美高校内counselor是一样的)

四个端口的角度不一样,自然就造成了各种风险。这其中的矛盾冲突,不言而喻了。

顾问是个体力活

为什么这行年轻人居多,因为留学顾问真的是个体力活。

申请季,美本顾问很少有不需要熬夜的(突然开心一下,因为我去年申请季几乎都是6点下班!),这是因为很多顾问都一个人承担了太多学生申请。很多家长都很在意师生比的这个问题,这里我也分析下这个师生比的问题意义。

什么样的师生比是合理的?

什么从1:15到1:5,甚至到1:3的都有看到过,但是这些数字有直接的实际意义么?

我算我学生的文书数量,人均申请季的文书总数在200-500稿之间,PS最多的是166稿,我除了自己负责的学生,还要处理其他事情,比如市场活动、脱口秀,还要和低年级学生沟通规划安排。但是就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我晚上可以六点下班。

我记得是一个外地的活动,我和旁边机构的顾问聊天,他们感觉自己每天做的事情也都是类似的,但是他们申请季要做很多无用功,比如和家长聊天、解决孩子和家长的矛盾等问题。

我能做到这么高效的操作,一方面是因为南森一直秉持筛选面试制度,我们选择匹配的家庭进行升学服务,另一方面是申请季,家长的工作我们都提前处理好,95%的家长都比较配合。

所以师生比其实没有参考性,更多的是顾问的处理事情的有效性,比如多久能给一个完整方案和准确处理回复。

目前南森的师生比差不多是1:6,这样的比例可以保证每个顾问都能有足够的时间关注到申请季和非申请季的学生,同时还能预留一部分时间来孵化学生活动和优化服务质量。

构思文书到底要多久?

就连构思文书也是一样的,我们每年开设文书营,我并不推荐学生和顾问侃侃而谈几个小时才能有一些共识,反而我们操作是在申请季之前写一个很长的文书头脑风暴问卷,这个问卷作用有三个:

1、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托福/SAT分数没有任何相关性,唯一相关的就是体制内的语文考试吧!(在这里强烈建议学生好好学体制内的语文!)

2、了解学生的个人成长经历和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最难得的部分,我们设计了各种问题让学生在不同角度对一个活动或者经历进行反思。

3、学生文书质量预判。南森一直秉持原则是学生自己写文书,不违反Honor Code,所以我们不会代笔。同时,也是这样的情况,学生的文书终稿不会出现和GPA标化成绩不匹配的现象。

说回问题,那么文书构思需要多久?我的经验(并不适用于大众,仅限于个人经验)是15分钟之内如果讨论不出来一个特别合适的素材,那么就暂停考虑,先去写补充文书,或者是UC的文书。等过段时间再继续构思自己的主文书。

分享下我们让学生写文书的顺序:活动列表-英国UCAS文书-美国主文书-UC文书-每个学校补充文书。

“说实话”是一个风险有点大的事情

“说实话”容易让人不开心,有一次学生某顶尖夏校被拒,和我说这个结果,我回复了:“正常啊,这种项目录取比Harvard录取都难。”

“找一个直男顾问就是这样……”然后她就继续肝作业去了。最后这个学生暑假顺利入读了SSHI这个顶级人文项目。

“说实话”是一个选择,所以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说或者不说。但是现实中,很多家长因为前期信息不完整或者主观滤镜严重,所以听到这样的话会认为顾问是在打压学生申请目标,这样为了降低自身风险。确实,我知道有的同行是这样的风格。

所以这两个不可调和的矛盾就让选顾问变成了一个乐透一样的事情操作。

这个事情我暂时没找到最优解,所以我只能继续坚持说实话的风格,南森的咨询顾问也不得不在我的权(bi)威(po)下,保持说实话,不能过度承诺的风格。虽然会损失很多客户,我们也仍然坚持这样的风格。

任何行业都存在一个问题:劣币驱逐良币

别把留学顾问当成教书育人那么高尚的职业。

这里并不是贬低留学顾问,而是本身这个职业就是门槛低(几乎没有从业门槛,甚至英语不好也可以,我还见过韩国肄业,英语大概就是小学水平的在行业内当首席顾问的事情)。

更多的时候,就是拿钱办事的乙方,按照流程操作这是本分,有惊喜是意外。希望家长在找机构的时候,也看清楚,千万别被“用爱发电”这种听起来很正确但是没什么实际意义的言语欺骗。

到底什么样的人需要留学顾问?

目标美本TOP50的需要懂美本申请规划的顾问,因为在申请难度系数逐年上涨的情况下,从过去的TOP30到现在TOP50都要提前规划。

如果成绩相对一般,在国际学校跟着校内升学顾问是绝对够的,但是如果孩子行动力不太靠谱,那么家长找一个认真做事的顾问,完成申请流程就可以了。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请加微信:mollywei007】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留学顾问和保录取是一回事吗?
收藏 0
上一篇

剑桥经济/经管/土地经济专业官宣取消笔试!土经学什么?

下一篇

2022年IMO中国国家队选拔(CTST)第一次测试分析与解答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Molly老师
留学行业8年服务经验,擅长初高中留学背景提升及英美留学规划。VX:mollywei007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