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学生录取MIT引热议?申请有风险ED需谨慎!

每到录取季,那些被名校录取的学生的隐私信息和背景就会被广泛传播。然而,随着激烈的升学竞争,一种令人担忧的文化开始蔓延:举报滥用

最近,MIT早申录取学生被曝光的事件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名学生是今年大陆高中拿下MIT录取的唯一女孩,她的母亲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喜讯,却引起了疯狂传播。一些内容引起了质疑和网暴,甚至有人表示已经举报,要求MIT取消录取资格。这事件再次引发留学圈的热议。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两天又有一位23届的中国学生在EA阶段被宾大录取,但却因为收到MIT的邀请而毁约投向后者的怀抱,引起社交媒体上的激烈讨论。

根据ED的规定,在ED阶段只能申请一所大学,一旦录取,学生必须前往报到。简而言之,在申请ED时,双方已默认签署了绑定协议。

只有在学生面临经济困境,学校无法提供奖学金,或者学生遇到紧急情况(如生病)需要休学,并在与学校友好商议后得到明确同意的前提下,学生才能“毁约”。然而,据网友爆料,该学生家境富裕(就读私立美高)。尽管女生确实Gap了一年,但是否属于紧急情况下的Gap year,目前尚不清楚。

为何这一事件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呢?

01、ED竞争比想象的更激烈

举个例子,想象一下如果学生小王在ED阶段仅被纽约大学录取,但在RD阶段却突然收到哈佛的offer。如果小王最终放弃抵挡诱惑选择进入哈佛,纽约大学在法律层面上无法起诉他,但这种不忠实的行为可能会波及到他的高中学弟学妹,导致纽大将小王所在的高中列入黑名单,可能导致来年减少录取名额甚至不再录取该高中的学生。

另一方面,如果这一事件被举报到学校,学生也将面临着offer被撤销的巨大风险。

很多同学申请ED都是抱着“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心态,特别是在精英大学眼中,ED为学生争取offer提供了显著机会。

通常情况下,被录取的概率将增加三倍。而对于权威的哈佛大学而言,这个概率甚至高达五倍以上。

下面这张图是2022届八大常春藤盟校录取统计数据,黄色部分为RD录取比例,绿色部分为ED录取比例:

一中国学生录取MIT引热议?申请有风险,ED需谨慎!

具体数据:

布朗大学:常规录取率为5.7%,提前录取率为21.0%;

哥伦比亚大学:常规录取率为4.3%,提前录取率为15.9%;

康奈尔大学:常规录取率为8.3%,提前录取率为24.3%;

达特茅斯学院:常规录取率为 6.9%,提前录取率为 24.9%;

哈佛大学:常规录取率仅为2.8%,提前录取率为14.5%;

Penn : 常规录取率为 6.5%,提前录取率为 18.5%;

普林斯顿大学:常规录取率为3.8%,提前录取率为14.8%;

耶鲁大学:常规录取率为4.7%,提前录取率为14.7%。

我们能够明显感觉到,在提前录取阶段,争取冲刺名校的机会要远高于常规录取。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标准化测试可选政策实施后,今年(2023-24学年)的早申人数比疫情前激增了整整41%。

背后的逻辑是,由于ED的录取率本就高于常规录取率几倍,现在连SAT/ACT都不再强制提交,那些考不出SAT/ACT的学生也纷纷加入到ED竞争中,导致ED竞赛越来越激烈。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ED是一种一对一的约定性质,一旦学生申请了某所大学,就相当于向该大学提交了一份“承诺书”,表明:“你是我的首选,我已准备好履行这一承诺。”

美国大学渴望提高入学率,但并不愿意成为学生备胎,因此更倾向于在ED轮次吸引更多申请者。

然而,总有一些学生冒险尝试,“脚踩两条甚至更多的船”。比如,在ED轮次申请多个私立大学,或者明明在ED轮次幸运上岸,却未及时撤回EA或RD的申请。根据ED的规定,提前录取要求申请者在录取后的几周内确认入学意向,并拒绝其他学校发出的任何录取通知书。

简而言之,每年12月ED放榜时,如果你在ED上岸并获得offer,应主动取消其他已经递交的RD申请。若不慎遗忘取消,在RD学校发放offer时,也需要立即主动放弃,让机会让给更需要的同学。

再以学生小王为例,同时申请纽大和哈佛不仅违反了契约精神,也在道德上站不住脚。因为小王明明已经向纽大表达忠诚,但在找到更好的选择,即排名更靠前的大学后,却选择“见异思迁”,这种行为不仅对其他更需要机会的同学不公平,也严重背离了最初的诚信承诺。

02 ED毁约=损人不利己

有些人对于ED毁约的后果存在一些低估。

一些网友认为,对于ED毁约的批评是站在道德制高点,认为当学生面临更好的选择时,无需履行契约。

一中国学生录取MIT引热议?申请有风险,ED需谨慎!(图片来源于网络)

确实,不同学校的情况各异,一些毁约的学生或许能够幸运地逃过“忠诚审核”,即成功隐瞒双方,但一旦这种“两头不忠”的行为被揭穿,后果将不仅仅是两所大学撤回offer,还可能波及到高中,这也是网友们义愤填膺的原因之一。

在社交媒体留言区,有知情人士透露,他了解到一些上美高的中国学生没有去符合ED的大学,结果导致所在的美高被列入相关大学的黑名单。

一中国学生录取MIT引热议?申请有风险,ED需谨慎!(图片来源于网络)

Quora(美版知乎)上,美国网民对这一话题进行了激烈讨论。

一位网友透露,自家附近的一所高中的学生在6年前获得了ED录取资格,但最终选择放弃了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至今,宾夕法尼亚大学拒绝接受该高中的任何学生。

一中国学生录取MIT引热议?申请有风险,ED需谨慎!(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此可见,ED不毁约,不仅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此外,美国大学绝非“吃素”。

现今,众多美国大学之间实行信息共享,包括常春藤盟校和由约30所大学组成的联盟,他们相互分享提前申请学生的名单与信息。阿默斯特学院招生和经济援助部主任凯瑟琳·Katharine Fretwell曾在某次采访中确认了这一名单的存在。

一旦学校发现相同名字同时出现在他们的ED申请池中,很有可能两所大学都将拒绝接受申请者

此外,如果最终选择不去接受ED录取的学校,学校不会在半夜绑架你并强迫入学,也不会将你告上法庭,强迫支付四年学费。但他们可能会联系其他学校告知你违反了协议,犹如当地酒馆公布开空头支票者的名字一般。

连锁反应是其他大学可能也会拒绝你,因为你已经对接受ED录取的大学做出了承诺。

此外,类似于A-level考试泄题的举报,一旦发现身边有ED毁约现象,辅导员、校友、同学、家长都有权向大学申请部门举报。

对学校辅导员而言,这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他们必须保护学校的声誉并协助未来的申请者,因此许多学校的辅导员与升学顾问会明令禁止学生在ED阶段申请多所大学

03 ED小心使得万年船

ED申请带来许多好处,不仅提高了进入理想名校的几率,还意味着学生能在高中最后一个学期轻松一下,尽情享受校园生活,不再为大学申请而忧心忡忡。

然而,ED也蕴含着风险,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合选择ED,尤其是那些目标不明确的学生。

杜克大学本科生招生主任Christoph Guttentag指出:“如果学生考虑申请提前录取,那么对大学进行深入调查是值得的。”

因为一旦学生在不充分了解学校情况的情况下选择ED,如果后来发现学校并不符合自己的期望,学生硬着头皮读书也难以获得快乐。

此外,对于需要奖学金的学生,RD申请也更具优势,因为学生可以比较不同学校在奖学金方面的慷慨程度,从而做出最优选择。

因此,选择ED的前提是充分了解自己,同时也要了解学校。

再说回到举报事件本身,涉及名校申请材料作假或违规操作的新闻总是能引起公众的关注。

在激烈的美本赛道上,成千上万的家长为子女投入巨资,而名校录取机会有限,形成了一场激烈的竞争。对于这样一个顶级名校,比如MIT,在大陆学校只录取了极少数学生。在这个残酷的竞技场中,每个被录取的学生背后都有着成百上千个被拒绝的学子。

如果一个学生凭借自己真实的实力被录取,那么其他家长和学生自然无话可说。然而,当谎言和欺骗介入其中时,在这个大数据时代,谎言的泡沫变得脆弱而易碎。

毕竟“路遥知马力”。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AP生物到底多难?AP生物难在哪?

下一篇

考研后想申请美国留学如何规划准备?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