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真的堪称史上最难求职季,各个行业都在疯狂裁员缩招,降本增效!大批应届生毕业即“失业”!所以留学生真的还有机会上岸吗?
各行业的疯狂裁员缩招
根据Layoffs.fyi网站的统计,2023年全球科技行业目前为止的裁员总数为 261847 人,已经远远超过了2022年的总数164744人!
图源Layoffs.fyi
除了科技行业外,金融咨询行业的日子也不好过!
像美国银行、摩根士丹利、富国银行和高盛这些全球知名银行都出现了数量不等的裁员。这些银行在 2023 年总共削减了 20,000 个职位,预计还会有更多裁员。
咨询行业方面,今年3月咨询巨头埃森哲就宣布大规模裁员1.9万人!4月,安永的咨询部门直接被曝裁员3000人!
而且今年8月,EY-Parthenon还取消了24年北美地区的全职校招,不少向往EY的应届毕业生心都要碎了!
图源WSO
留学生找工作最强攻略
01 美国大学毕业季 &美国公司的招聘季
和国内大学的毕业时间不同,美国大学的毕业季在春季、夏季和冬季都有,分别是5月、7月和12月。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规划以及所修的学分情况来自由的选择毕业时间。一般情况下,春季毕业人数最多,冬季次之,夏季最少。与毕业时间相对应的就是美国应届生招聘季了,招聘时间也同样分三个时间段。
冬季招聘
在上一年的年末和新一年的年初。这个时候大大小小的公司都会出新一年的年度预算,会安排专门的资金以及资源来雇佣新员工。这是冬季毕业的同学们找工作的好机会,如果有幸在冬季校园招聘会上拿到工作offer,毕业后就可以无缝链接直接走上工作岗位了。
春季招聘
因为春季的毕业生人数最多,是毕业高峰期,很多公司在做安排的时候会把大量岗位放在4月左右的招聘会上。除了5月春季的毕业生们,夏季或者冬季即将毕业的学生们也可以参加这一次大型的招聘会,如果能在这次的招聘会上拿到offer当然是最好,如果没有成功拿到offer也可以为以后的求职打下基础。
假日招聘
从8月底持续到11月,8月底是许多美国大学开学的时间,这个时候有许多利用暑假期间去企业实习的大学生们已经离开企业回到学校,公司会再次评估各部门以及各项目的人员配置,再根据职位空缺开始招聘。美国的大假:感恩节,圣诞节都在年末,在这些假日前夕也是各个公司招聘部门“查漏补缺”的时候,到时候还没有拿到工作offer的同学们可以把握住机会。
02 利用好学校资源
学校的Career Center是主要帮在校学生找工作的部门,一般各个学院会有针对自己学院学生的Career Center。Career Center提供免费修改简历和就业咨询等服务,也会有讲座教学生们各种面试技巧以及面试礼仪等。
但是,很多同学反馈说,Career Center的资源是比较有限的,有时无法提供及时的辅助,或者没有办法提供个性化的辅导,这个时候找GL导师帮忙就好咯!
GL导师是各个行业的佼佼者,能给你提供一手、精准的辅助!无论是实习推荐、简历修改、求职信修改,还是模拟面试,带你一网打尽! 有许多大学当地的公司和企业会把职位空缺信息提供给大学的Career Center,同学们可以时刻关注Career Center发出的各种资讯。
03 校园招聘会
美国的各个大学以及大学旗下的学院每学期都会有大大小小的Career Fair,也就是招聘会,各种大大小小的,本地的以及外地的公司都可能会来参加。Career Center会提前一段时间通知学生们,想毕业之后在美国找工作的各位要多关注Career Center的各种消息。
Career Center会把要来参加校园招聘会的公司名字以及这些公司要招募的职位都发布在官网上。求职者们可以提前获取这些信息,提早做功课,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公司和职位,有针对性的做好准备。校园招聘会上,一定会有许多学生同时与你竞争同一个职位。由于时间限制,你得确保你能在一分钟甚至30秒内介绍自己并陈述为什么自己是这份工作最好的候选人,最好能给招聘人员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些都是需要提前准备好的,找GL导师帮你模拟面试!
不要以为只有快毕业的学生们才能参加这些招聘会。大二大三的学生们也可以准备好简历和正装去参加,跟各个公司的招聘人员聊聊天,递出几份简历,为以后找工作积累经验。还有很多大二大三的学生就是在这些招聘会上找到暑期实习的。
04 好用的招聘平台
除了以上提到的参加大学校园招聘会和各公司的招聘会以外,在网上投简历找工作也是非常便捷又高效的一大方式。正如国内的五八同城、赶集网、百姓网、猎聘网一样,美国也有很多常用的网络招聘平台。
Glassdoor
Glassdoor是美国最出名的招聘网站之一,它为求职者提供了数百万个个性化的工作信息,这些信息非常全面,不仅包括外界大众和公司内部员工对于公司的评价、公司岗位的申请要求和具体职责,还罗列了针对性的面试准备事项,甚至是连公司薪资等较为敏感的信息都有对外公布,可以说是非常透明公开了。
目前,该网站上已有超过450万的注册用户,同学们如果对自己心仪的公司还不了解,GL强烈建议大家可以先去Glassdoor上观摩一番,再做后续的求职准备。
LinkedIn领英是美国比较元老级的一个招聘求职网站,也是各大企业的HR最关注的网站之一。与其他招聘网站最大的不同是,求职者在LinkedIn上可以注册并随时完善自己的个人信息以及求职意向信息。这样做的好处是,HR在看到你的信息后,如果觉得与他们想要寻找的求职者非常符合,会主动与你进行联系,可以算是一个“毛遂自荐”的方式
海归留学生找工作的几大平台国家留学人才就业服务平台
该平台于2022年由教育部宣传上线,直属于国家管理的留学生专属求职平台。和普通招聘网站不同的是,国家留学人才就业服务平台入驻的企业单位质量较高,不仅有像清华北大等高校单位,还有烟草、电网等央国企单位,也有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大厂。且该平台发布的职位主要针对留学生。
留学人才网
留学人才网是国内老牌的专门为海内外高层次留学生服务的人才求职平台。为全国各类用人单位提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服务,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提供高层次人才资源配。其中不乏985,211 高校。留学人才网比较适合海归硕士,海归博士。如果留学生毕业后想去高校、科研所的,可以多关注网站上的人才引进等招聘信息,不必大海捞针地去看各个学校发布的招聘公告。提高了“海归”们找工作的效率。
JOB海归招聘网
该网站上不仅有海归人才求职,招聘的信息,也有面向非海归人士的招聘职位。除此之外,还会择期在一线城市举办线下的海归人才招聘会。海归网上还有笔试、面试经验分享,也是求职技能增长和避坑的信息来源。
写在最后
一、建议想求职国内的同学,或者是同步考虑国内求职的同学,要早做规划
1、初期的院校、专业选择一定要认真做好功课。特别如果你本科是双非高校,想寄希望于海外名校镀层金回来就怎么样的年代其实已经过去了,还要认真的选择学校和专业,然后后期尽量争取到一些优质的实习机会,早点留意国内的就业资源,包括本科同学和家人朋友都可以多沟通。
2、哪怕你是上语言课或者刚去,如果是附近有什么国内企业举办招聘会,也多去帮帮忙,加加联系方式,不要等到了毕业季,这边要忙论文,回国的事情,各种焦头烂额,然后还要找工作。
3、如果你规划工作几年后回来,那么建议选择一些国内未来有较大发展前景的方向,因为这种方向往往后期需求的岗位比较多,国外岗位的趋利性,没有这么强,很多传统岗位可能还更轻松、稳定、薪资性价比更好,但是国内是不一样的。而且现在很多外企在国内的业务,其实被压缩的蛮厉害的,选择的时候可以提前多了解一下国内的市场行情。
二、对自己定位准确,清楚自己的利弊到底在哪里
不要错把时代的机会当成是自己必然能够把握住的机会;不要错把平台的资源当成是自己必然可以分享的资源;企业也只是我们的过渡,没有绝对的好企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三、认清现实,目前国内校招求职,其实留学生并没有很大优势
近十年,随着互联网行业和制造业的带动,中国的职场环境和职场自信已经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十年、二十年往前,可能对于留学生,很多企业都会高看一眼,毕竟那时候能够出国留学,一方面说明你有机会接触到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另一方面,也说明你的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源比较好。
但是时至今日,hr和面试官在留学生的问题上,还是比较理性。如果单纯从企业认可度,来区分背景的话:
第一档:本科优质985+海外名校、本硕海外名校和国内本硕985互有利弊。当然,这里面也会有一定区别,比如传统工科方向,其实本硕国内的优质985有的实验室项目并不差,老板长袖善舞的,跟一些大企业合作的项目也不少,之前实验室还有很多直招的机会,而海外硕士要么是学制短,课程排的很紧密;要么就是所在地周围优质制造业和互联网硬件企业少,缺乏优质实习机会;所以反而是一些优质985院校的硕士对于在国内就业更有帮助,包括一些师兄师姐或者导师的人脉资源也有一定帮助。(当然,也要导师愿意给你用)而对于计算机相关专业,海外的优质实习机会也不少,当然,两者工作强度和待遇确实差别比较大,毕竟海外计算机行业没有那么卷,这个也是实情;而如果是金融、商科、文科类专业,确实本身就更看门第之间,海外名校学历和经历对于一些优质求职岗位还是更有帮助的。
第二档:本科双非+优质985、本科双非+海外名校留学生也是会区分的来看,一年~一年半学制的硕士,其实大部分时间就是应付课程和大作业,实习经历和实习经验会比较有限,这种跟三年制的国内外硕士可能有区别。而且像德国的工科硕士跟澳大利亚的工科硕士,虽然可能培养年限一样,但是留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普遍反映也有区别,虽然澳大利亚高校的综合排名更靠前,但是因为缺乏工业氛围或者优质工科企业,学生专业技能和项目视野上还是存在一定的短板。而且国内优质985的硕士,很多在实验室人脉上的积累对于求职也是有一些帮助的,特别是他们会比较申请意向企业的实习,这种实习机会本身也是一种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