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申请及录取经验分享!

小编注:F同学国内出生,目前就读于美东的一所公立美高,参加了机构学院的RSI申请辅导项目以及本科申请项目,并在12月份成功REA提前录取到了哈佛大学。我们专门采访了F同学。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F同学申请季的心得体会吧!首先恭喜你拿到哈佛的offer!知道自己录取后的是什么心情?

谢谢,(笑),很多人在拿到录取后会感到难以置信。老实说,我觉得我不属于这种情况。我觉得非常开心,因为录取哈佛对我来说更像是对我努力的一种验证。我当时做申请文书的时候,自己觉得已经把所有能写的和过去四年所有做过的事情都精炼在这一份申请中了。当时有一种了无遗憾的感觉。所以当我打开我的录取结果的时候,虽然我不是百分百确定我会录取,但是我心里很清楚如果我被录取了,那这就是对我所有努力的最好认证。所以当时非常开心。

想好怎么庆祝了吗?过去的圣诞节有和家人一起分享这份喜悦吗?

嗯,已经和家人一起庆祝过了。我的表兄弟是宾大的学生,他们也过来和我一起庆祝,我们见了很多亲友,我记得过去的五天我家举办了四场party。同亲友和朋友吃了好多顿饭。虽然现在还是有很多学业等着我,但现在这个时候,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觉得接下去这段时间可以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很享受这种自由的感觉。

哈佛大学是你的第一选择吗?

其实一直到9月之前,MIT一直是我的梦校,我之前对哈佛并不是很喜欢。然而经过21年这个夏天,当我做了RSI和更多科研,更了解学术界之后,我觉得哈佛也许可以比MIT给我更多的可能性。比如:基础科学和跨学科方面。比起MIT,我更喜欢哈佛的校园氛围和社交环境。这也是我考虑哈佛的一个因素。所以在做选择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更倾向哈佛一些。所以在ED的时候,选择了哈佛。

在提交哈佛申请的时候,觉得有信心被录取吗?

其实我当时是非常紧张的。当时提交申请的时候,我觉得已经把能做的都做了。但是提交后的几周里面,我就开始紧张,这就像乐透抽奖一样,我知道赢的机会很大,但是我也听说了很多可怕的没有被录取的经历:他们收到了那么多申请,如果我的申请搞砸了怎么办?如果录取委员会发生未知情况怎么办?不确定性非常多,如果他们不喜欢我怎么办?我其实不是很担心自己的申请本身,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份非常不错的申请材料。只是很担心很多外部因素,这些是我无法控制的。所以我会感觉到紧张。

进入哈佛,有想好选择什么专业吗?

还不确定。目前我很喜欢生物和生物研究。但是我也知道单走学术这条路有点不太现实,对我来说也不是很有趣。也许我会考虑pre-med这条路,不过我也不是很确定自己是否真的喜欢。成为医生或者从事相关生物工作,我不知道相比搞研究,我会更喜欢哪一个。所以目前一切都还不太确定。我觉得我会先从一个基础科学学科开始。我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她在布朗,我也是受到了她的影响:她也擅长生物,不过她也有接触公共政策、市场营销、艺术和很多其他领域。目前她还打算一边做研究,一边从事一些生物咨询类的自由职业或者自己创业。听起来很吸引人。所以就我个人而言,我想在进入哈佛后保持一个开放的思维,生物仍然会是我的主要方向,除此之外,我也会做更多的尝试,发掘更多的可能性。

能聊一聊你的申请过程吗?当时是怎么想到写这篇文书的?妈妈的平底锅和你的故事,角度非常独特,让人觉得有趣又温馨。

(小编注:F同学从6岁开始到现在,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搬了11次家,基本每年一次,从中国到美国,再回中国,再去美国,美国也是东海岸西海岸的搬,可以说是人生基本是在搬家中度过的。

这个独特经历F同学是通过一个“大锅饭”的故事来表达的,具体是这样的:F同学的妈妈做饭从来就是用同一个大铁锅:拌凉面,是它;炸牛排,是它;煲汤,还是它。作为一个吃货和自诩的美食家,F同学觉得难以容忍:高锅沿煲汤还可以,但炒蔬菜的时候就有总有炖的味道;不沾层做蔬菜不错,但是做肉的时候总是弄不烂。但不管他怎么抗议,家里还是只有这一个大铁锅,而不是他梦寐以求的20件的烹饪套具。

后来因为疫情,他长时间呆在家里,才第一次亲眼目睹了妈妈在短短20分钟里面如何使用这个大铁锅:先在里面对花菜淖水,然后用剩下的水做意大利面,接着用来加热酱料,最后再翻炒牛肉末。

那时他才幡然醒悟,这个他埋怨了这么久的大铁锅,原来有这样的魔力:它足够大,大到能做让一家四口吃饱的炒米饭,还有足够的剩饭给他打包在练习完游泳后吃;但这个锅又足够小,小到能刚好塞进行李箱,说走就走。“大锅饭人生哲学”由此而产生,把他看待世界,积极进取的人物形象生动独特的表达了出来,做到小中见大,画龙点睛)

【哈佛录取专访】一盆通向哈佛的大锅饭:抓住它的胃才能抓住它的心

其实这不是我最初和文书老师讨论的题目。有一天晚上我吃饭的时候突然脑子里蹦出了这个想法,觉得写这个题目一定会非常有趣。然后我就把这个想法和顾问老师聊了,也写了初稿,顾问老师也觉得这个思路很不错,把初稿也给文书老师们看了,文书老师们也很喜欢这个想法。通过几轮修改,这篇文章也慢慢成型。这篇文章其实我写的挺久的,因为我写东西比较慢,总喜欢拖延到最后一两天。所以,整个写作过程比较紧张,但最终的成品我还是很满意,文书老师们也都很认可。我在主文书中没有太多的聊到我的学术热情和加入俱乐部活动之类的,我也没有提到我的理科成就,我想在文书里面聊更多关于我自己本身的特质。在申请过程中,虽然我的材料大部分体现的都是理科方面的成就,但我仍然希望把我人文的一面展现出来。后来也发现这一点挺重要的。

这篇关于妈妈的文书,有给妈妈看过吗?她知道自己在你的申请文书中吗?

我妈妈是在看到机构的录取微信推文后才知道的,我有把文章发给她,不知道她看了没有。(笑)

回忆这几年的高中生活,你觉得哪些活动对你的影响比较大?

在我高一新生的时候,我加入了学校的Science Team,这应该是对我影响最大的。当时我是一个新生,初来乍到对这个新学校体系完全不了解。Science Team在这时完全接纳了我。我开始了解里面的成员,当时队里基本都是高年级学生,我很快和其中几位成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对我的帮助很大,通过他们我更好的了解了学校,也更快速的融入进来,我知道了许多老师,这其中不仅仅专业课老师,还有很多行政老师,这些老师我平时可能都不太有机会去接触的。Science Team的队友给了我很多建议,包括如何安排高中四年的学业生活。当然在Science Team中我也参与了很多学科活动,但对我来说,比起队伍的学术沟通氛围,科研这部分反而变得次要了。队友给了我很多支持,他们中的有些人和我的背景非常相似,就像我之前提到的这个布朗的朋友就是其中之一。他们都是我的前辈,和他们频繁进行交流的过程,给予了我很多引导,使我很多想法逐渐成型,内心也更明确该如何去做了。现在我和他们仍然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每当他们回来我都会约他们聚餐。和他们聊聊大学生活,这也帮助我了解了更多大学的信息。我有时候会想,如果我在高一没有加入他们,我现在可能会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人。他们对我意义不凡。

除此之外,我在校期间也尝试了很多很有意义的课外活动。例如:Robotics Team, 其实当时我对机器人的认知非常少,在队伍中我主要负责的是平面设计,为队伍制作宣传页和传单之类的。没想到,设计图片和宣传页的这个短暂的经历在后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很多研究课题中,驾轻就熟的排版和图文设计能更清晰的传达我的想法。Speech Team也是,当初加入是因为很多成绩不错的朋友都在这个队伍,所以我也加入了,现在想想当时加入就是为了好玩,后来,speech team的经历很好的提升了我的演讲能力,使我变成一个更有说服力和影响力的人。另外,高中期间我很喜欢上英语课,可以说英语课是我高中期间最喜欢的科目。而我的其中一份推荐信就是来自11年级英语老师。我很喜欢参加这些活动的过程,从中我也获得了学科知识以外的经历和技能。当然,能从这些活动中提炼出你自己需要的技能,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RSI的参与者来自全球各地

聊一聊你参加RSI的经历吧?

我参加的这一年RSI是线上的,和我之前了解的in person的形式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从学术研究角度来说这绝对是非常棒的体验,我有机会和MIT的教授一起研究了:machine learning of protein(机器学习辅助蛋白质研究?),我擅长生物,对蛋白质也是有一定的了解,但这个课题更偏向材料科学,这对我来说还挺有趣的,因为之前没有接触过。在不熟悉的领域做为期6周的深度研究对我来说压力还挺大的。但教授提供了很多的帮助,非常支持我,机器学习目前来说是一个非常热门且运用很广的科学,说实话鉴于我自身经历(我在计算机科学方面的经历比较受挫),我开始对机器学习是比较抗拒的,但整个课题研究给了我很多启发。MIT的M教授也非常专业,在整个过程中帮了我很多。他对我的启发和辅助,让我觉得是自己从头到尾在研究一个属于我自己的课题。不过天天做在电脑前做课题研究对我来说还是比较枯燥的,所以我之前才会提到说我不想只做一个搞研究的人。因为这次是线上形式,只能一直在电脑前,确实也比较annoying,听说之前的RSI是在MIT校园内开展的,所以也会比较有趣一些。这一点还是有些遗憾,因为没有体验到。

用机器学习的办法了解蛋白质

RSI提供给我的另一个收获就是,有机会和来自不同地区高校的同龄人,研究人员和教授一起交流。很多我的同龄人,非常有天赋,学术造诣高超,他们的成就令人仰望。能同他们交流是一种非常难得且有趣的体验。总的来说,从RSI的经历里面,我看到了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和大学经历大概是什么样子的。RSI帮助我更好的思考自己真正想要在大学和未来获得什么,不单单是学术,生活,社交各个方面:也许这也促使我后期选择了综合性更强的哈佛。

能不能和大家分享一下申请季在机构的经历?申请方面机构学院对你最大的帮助是什么?

申请方面机构学院对我最大帮助就是文书了。在文书题目上,我觉得我还是有很多想法,比如牛仔裤,留长发,还有大锅饭等等,但是它们的意义却不太好把握。我的顾问老师比较有经验,能帮我很好的提炼它们的立意,对于这些题目的潜力很有感觉,知道哪些题目可以去挖掘,而哪些尝试一下就可以放弃了,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的思路也打开了很多,思路的寻找也更加高效。

另外我因为时间紧张,其实并没有写机构学院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填写的头脑风暴问卷,但是我仔细看过问卷,觉得设计的很好,那些问题对我还是很有启发的。

在后期的文书写作过程中,以前我自己写一稿常常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后期修改往往也只注重语法对错。其实这样做对提高文书没什么帮助。机构的文书老师写作水平很高,给我提供了很多非常重要的修改意见,提升了整个文章的质量。另外很重要的一个帮助就是把控整个流程的进度。因为我的拖延症很严重,常常要拖到截止日才会开始。机构的老师帮我制定了不同阶段的deadline:在不同时间段都设置了时间截点,使我得以按时完成我的申请。不然我想我自己可能可以拖到最后一秒。

当然,机构的老师在RSI申请的部分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对我来说,RSI是一个big stretch。与机构的沟通,使我对RSI申请这件事严肃起来,如果没有机构,很有可能我写完第一稿文书就放弃了,机构帮助我坚持了下来。最终,在机构老师的帮助下,我完成了好几稿申请文书,在文书老师的反复敲打下,我的整个RSI申请得以成型。

回望高中四年,有什么建议给到学弟学妹们吗?

申请的时候,干扰因素有很多,竞争对手的背景往往是五花八门的。你需要真正全力地focus在你的文书上,我见过一些朋友他们比我更有天赋,但老实说,他们的文书写的并不好,所以申请结果也并不理想。要让你的文书和你一样有“性格”。另外,“don't be like a total STEM person”, 这会给人无趣和呆板的印象,请一定要开发“第二兴趣”,如果你专攻方向是理科,也可以让自己试试看文科类的活动。多尝试,多反思——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趣内省的人,这很重要。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请加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中国女孩的美高就读体验

下一篇

数感为什么对数学学习那么重要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