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公开的哈佛录取公式

今年6月29日,美国最高法院对哈佛大学案作出了重要裁决,宣布公立和私立大学必须停止在招生时考虑种族因素。这一裁决在全球引发广泛讨论和关注。对于关注美国大学申请的团队来讲,我们更关注哈佛过去几年在美国各级法院应诉过程中,提供的内部文件中关于招生的规则和选拔标准。

首先,我们给不了解美国平权法案的读者一些背景知识铺垫,只有了解了平权法案,才能理解基于美国历史和文化所形成的独特招生逻辑。

此案的关注度之高在于,它将对美国的高等教育招生制度产生深远影响,甚至对长期以来美国政党政治、特权精英阶层治下的所谓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产生影响。

该案最初于2014年由一个名为“学生公平录取组织”(SFFA)的机构提起,指控哈佛大学在招生中对亚裔学生进行歧视。过去八年里,该案历经多次诉讼和上诉,最终在2023年6月29日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哈佛大学的“平权行动”招生政策违宪!

种族平权是美国社会的重要议题,由于历史上黑人等少数族裔遭受奴役和迫害,“平权运动”成为一种追求社会正义的力量。

20世纪60年代,美国左翼思潮认为“谁成绩好谁有权优先升学”的思想对黑人、拉丁裔及土著等“少数族裔”不公平,应“适当照顾”上述弱势群体

1961年,肯尼迪总统签署了《第10925号行政令》即《平权法案》,规定政府以及政府承包商在招聘雇员时,不得考虑申请人的种族、信仰、肤色等因素。这是“平权法案”第一次走进公众视野,随后被历届总统不断扩大。

1965年,林登·约翰逊总统颁布行政命令11246,延长“肯定性行动(平权法案,The Affirmative Action)”的实施,强调《平权法案》正式延续,要求政府及国防工程承包商雇佣人员时,不考虑种族、宗教信仰和籍贯。

为了获得政治资源和道德正当性,维持“政治正确”,美国各大学开始调整招生政策,将“种族多元化”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和核心指标,实施所谓的“种族配额”制度,以确保少数族裔特别是黑人学生、拉丁裔学生或土著学生以“促进校园多元化”为基石,进入大学深造。

亚裔学生成为“牺牲品“

遵循“政治正确”,哈佛大学、北卡罗莱纳大学等美国名校都将种族列入招生因素,以确保学生由不同族裔构成。他们长年坚持推行针对亚裔的“种族配额”,倡导所谓的“多元化理论”招生政策。

为了丰富校园多样性、促进种族之间的理解并提升学生的领导能力,大学可以在招生中给予黑人、拉丁裔等少数族裔学生特殊照顾。然而,这种做法引发了对公平性的质疑。亚裔学生在这一招生政策之下,成为“牺牲品”,他们的困境,引发了更广泛的争议和对平权政策的重新审视。

美国大学尤其是像哈佛大学等常春藤盟校,在招生中往往对亚裔学生在各项学力测验中表现出的优异视而不见。亚裔学生常年面临美国名校较低的录取几率,和更高的录取标准。

美国大学对亚裔申请者要求有多高?一些研究显示,在顶尖学院和大学录取的学生中,被录取的不同族裔申请人之间的ACTSAT考试成绩存在很大差距。其中一项被引用最多的研究来自于2009年的一本书《No Longer Separate, Not Yet Equal: Race and Class in Elite College Admission and Campus Life 》 ,该书分析了9000名学生的数据,这些学生来自于10所顶尖大学。

这项研究制作了一个表格(如下图),展现了被录取的不同群体的SAT/ACT分数“优势”或“劣势”。

被公开的哈佛录取公式

书中提到的“优势”,就是在控制了其他因素之后,获得同等的入学机会。表中以白人学生的数据为基准。

举个例子:非裔申请人 ACT“优势”为3.8,这意味着 ACT 分数为27的非裔学生与 ACT 分数为30.8的白人学生,获得大学录取的机会相同。

亚裔要比非裔学生在SAT高出440分,才能取得同样的入学机会。

通过公开的哈佛向法院提交的录取过程相关文件,我们也可以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观察哈佛大学本科招生的录取标准(公式)。

第一步

在哈佛,每一份申请首先会由first reader对其6个方面进行打分,分别是:学术、课外活动、体育、学校支持、个人品质、以及一个总分(针对前五项的打分)。这一步,first reader就会考虑申请人的族裔,而这个总分(1分为最高分),将决定该申请人的录取。如下表所示,在2014至2019年的录取季中,总分为“1”的学生100%获得了录取。

相比之下,总分在“2”的范围内的学生74%获得了录取,而对于总分在“3”这个范围内的学生来说,录取率则骤降至3.97%,而3分以下的申请人的录取概率在0.1%左右.....

被公开的哈佛录取公式

数据来源:Harvard Admission Data from 2014-2019

哈佛大学心目中的理想申请人是“出类拔萃”的。那什么算是“出类拔萃”呢?

▼  学术

虽然哈佛对学术部分进行了删减,但明确表明了那些在学术评分中获得“1”的学生通常都“提交了由教职人员审阅过的某些学术作品”,例如“学术论文”或“音乐演奏的录音”。

在学术评分上获得“2”的学生通常具有“完美或近乎完美的高中成绩和标化成绩,但没有超凡才学或学术创造力方面的证明”。同时,文件中多次提到作品需“经由哈佛教职人员审阅”,来鉴定该作品技术含量。

▼  课外活动和体育运动

哈佛大学对课外活动评分为“1”的描述也进行了删减,但对“2”的评分标准提供了很多提示。 在课外活动方面获得“2”的学生具备“重要的校级,甚至可能地区级的成就”,例如可能是“学生会主席,辩论队队长,以及其他多个社团的领导者”。

因此我们可以推断获得“1”的学生可能有省级(州级)或国家级的成就,又或者在体育或其他课外活动方面获得了超越地区级的奖项。

▼ 个人品质

个人品质评分既是哈佛招生评估系统中最抽象,最难定义的一项,也是诉讼中最具争议的一项。 个人品质评分的标准包括了对申请文书,推荐信,校友面试报告以及个人和家庭背景方面的综合评估。

由于本项设计的内容非常的广泛,造成了对最高分“1”的评分难定义。这其中包含“成熟、正直、领导力、善良、勇气”。

第二步

第一轮打分过后,由哈佛的subcommittee针对来自某一区域的申请材料进行阅读,同样也会把族裔因素考量进去。哈佛这支40人的招生团队的主要目标就是,保证在这些代表不足族裔的招生中,相较于前一年,不会出现突然的人数比例下滑。

第三步

最后一步招生工作,叫做“Lop”,也就是最后对录取名单进行“修剪”。这份Lop名单上学生即将面临“终极裁定”,究竟是去是留,完全取决于四个因素:校友子女、体育特招生、助学金资格、族裔。待这一步完成,这一届招生工作就算是完成了。

每一步,族裔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美国最高法院的这一裁定,哈佛大学校长Lawrence Bacow表示,虽然常春藤盟校“肯定会遵守最高法院的裁决”,但哈佛大学将继续吸纳“具有多种背景、观点和生活经历的人”

北卡罗来纳大学校长Kevin M.Guskiewicz则表示,虽然这不是该大学“希望”的结果,但它将审查该决定并“采取任何必要措施以遵守法律”话里话外,两校对于最高法院的裁定并非心服口服。

自2021年以来,美国已有9个州宣布,禁止公立大学采取平权措施,其中包括美国的加州、亚利桑那州、密歇根州和佛罗里达州等。《平权法案》此次被推翻,亚裔或者华裔有望告别种族歧视,但究竟这条路会如何走下去呢?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Duolingo vs. IELTS vs. TOEFL对比

下一篇

美国大学里的“幸福课”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