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初次永难忘。初次恋爱、初次工作,就我而言,则是初次在设有同行评审环节的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初次经历之后,我对期刊投稿及发表流程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
故事从父亲送了我一部手机开始。
当时,我的医学博士课程已进入临床见习阶段,遇到症状独特的病人,我开始用手机拍下照片。
有一天,我和其他几名见习医生讨论一个饱受皮肤水疱和多毛症(体毛过多)困扰的病患。围绕该病例,我们提出了几条诊断意见,但并没有得出结论。我们决定将该病例提交到例会讨论。
例会上,见习医生们要在全体教职人员面前讨论少见病例和疑难病例。围绕这些病例开展的讨论和质询往往耗费几个小时,直到最终得出结论。
这一次,演说和讨论环节结束后,教授让我们把病患的尿液拿到伍德灯下检验。我们惊奇地发现,尿液在灯下呈现出珊瑚红色。这个现象帮助我们得出诊断结论——迟发性皮肤卟啉症!
我着手搜索相似病例,却惊讶地发现在我所处的国家无法搜到相似的病例记录。但其他地区,人们已在该领域做了很多工作。于是,我写出了病例报告,随后交给我的教授寻求反馈意见。我还在报告中附上了自己拍摄的照片。
接下来,到了选择期刊的时候。就网络投稿而言,我是个新手,但学无止尽嘛!一开始,我遇上了很多难题,但我还是成功向《新英格兰医学期刊》提交了病例报告。
没过两天,我就收到了人生中第一封退稿信。我把结果告诉教授,他让我再投一次稿,这次,投稿目标是一份亚洲期刊。于是,我向威科Medknow 投稿。稿件再次遭拒。但这一次,我收到了反馈信息——期刊要求我参考日期较新的文献,还提到了“剽窃”这个词,并且建议我向专门发表病例报告的期刊投稿。
为了杜绝“剽窃”的可能性,我修改了稿件,引用日期较新的参考文献,并且上网寻找专门发表病例报告的期刊。
我在印度找到了一家期刊!仔细阅读期刊的作者指南后,我根据指南调整了稿件格式,把病例报告上传到他们的网站上。
好消息终于来了!期刊原则上接受投稿,但文字内容和图片还需要修改。期刊要求我处理图片,隐去病患身份信息,还要求我保留好附有病患签名的知情同意书。
我根据期刊提出的意见修改了论文,随后再次上传。几天后,他们终于接受了我的论文,并将其发表在网站上。
发表初体验
第一次踏上期刊投稿之旅,我的经验是:我们应当仔细检查病患及其病史,记录所有与病例相关的信息,(在保护患者身份的前提下)保存症状照片。
与此同时,运用恰当的格式,正确引用参考文献,妥善记录数据,可以让撰写论文的过程变得较为轻松。
但我最大的收获是——即使遭遇退稿也不该气馁,而是坚定地走下去,直到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