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将继续解答国际学校孩子与家长对「纽约时报播客竞赛」关心的问题。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选题?
万事开头难,参加播客竞赛的开头,是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能带来成果的播客节目选题。
怎样才能找到这样的选题呢?
方法一,向前看。
如果你现在是正在大学的申请阶段,你可以想一想你申请文书里的故事,或是你之后想要深耕的学术领域连接起来。
比如,我之后想读教育学,想从事教育行业,那我就选择做一集跟教育相关的播客节目。
方法二,往回看。
回想你生活当中有什么事,是对你的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这些事不一定是学术上的,也可能是生活上的;故事的主角不一定是你,也可以是你的家人,你的朋友,你的同学。
我举几个例子。比如有一位来自上海的同学,她的获奖作品就是讲她妈妈的人生的重要的几个瞬间。也有获奖的作品,是讲他转学的经历带给了他现在的人生什么样的启发,立足他现在的角度,回望当时那段经历,他是怎么应对挑战的,有什么样新的启发。
你还可以回忆一下,你平常在日常生活当中,除了上学之外,花的时间最长的事情是什么。比如说有的人非常喜欢看书,他就可以做和读书有关的播客节目。有一个获奖的播客作品是团队合作的,内容就是两个人一起来聊一本他们都很感兴趣的书,相当于口述书评。
但是,这样的内容可能比较普遍,你需要在选题上再凸显一下你自己的特色。比如说有一个三等奖的作品,是一位来自中国的女孩创作的。
她可能在海外上学,然后她讲的就是她的家乡北京的糖葫芦。她用了非常有氛围感的、像纪录片的形式,讲她小时候记忆里的糖葫芦的味道,然后再给大家科普一下,糖葫芦是怎么做的,以及她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中自己文化身份的认同。
总之,你选的播客主题一定得是你自己有表达欲望的,并且你可以用一些策略,比如用上你生活中有趣的素材,或者是采访、有电影感的形式。
小众的选题,合适吗?
准备纽约时报播客比赛时,你可以放心大胆地用一个小众的选题。
小众的选题也可以是一个好话题。选题再小众,它也一定属于一个大的,足够普适的主题,因此是能够让很多听众产生共鸣的。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前几届纽约时报播客比赛中,有一个获奖作品是讲音乐的。这个作品介绍是披头士乐队里其中一位乐手的一张比较冷门的专辑,这个选题够小众了吧?
这张专辑可能并没有很多人知道,但是它的创作者是一位比较大众的艺术家。这个播客节目的意义就是,它能够让大家知道,这位非常知名的艺术家竟然有一张并不出名的好专辑。
总结一下,你的节目内容既要跟大众有一些连接,同时又能在大众的认知之外给到一些额外的信息。
所以,如果你能找到一个特别小众的话题,那要恭喜你,你找到了一个别人不知道的东西。
但是你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把这个小众选题,与一个大众的话题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