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为什么校方会要求申请者提交推荐信?因为除了个人信息和教育背景这些客观材料之外,学生在申请过程中对于自身经历的种种阐述,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主观内容在里面。
因此,校方除了通过审查学生个人文书去了解学生以外,还希望能够以他人的眼光、从他人的口吻、听他人的讲述,更为客观地对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做出判断以及评价。在校方看来,这可以说是一种求证和寻找背书的过程。
既然如此,什么样的推荐信才能有效发挥作用,称得上是“牛推”呢?有人说推荐人的背景要牛,也有人说推荐信中提到的经历要牛。
但老师认为,高含金量的推荐信其实很难由某一种因素决定,只有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中的若干项乃至全部,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牛推”。
让招生官觉得推荐人非常了解你
这是十分重要的前提。有些同学因为家庭背景或者父母关系等原因,可以获得由知名人士提供的推荐信。但是同学们要注意,如果这位知名人士不能阐述出是因为什么原由或者什么事情与你建立联系,同时有一定时间的接触的话,那么他所撰写的推荐信其实作用不会太大。
因为他本人牛,同时你认识他,并不能代表或证明你的能力有多高。尤其是那些本来就在所申请专业领域之外的名人,几乎完全不可能对你的专业水平进行任何的背书。这样的推荐信也许会让招生官眼前一亮,但也只能止步于此了。
选择推荐人的时候应当选择和你之间有一定时间互动并在推荐信中清楚地表明这一点是非常必要和关键的前提。无论是双方接触的起止时间还是频次上,最好都有一个具体介绍,目的就是让招生官能信服,这个推荐人对你的熟悉度并且他确实有资格为你进行背书。
小伙伴们可以根据以下渠道选择适合自己的推荐人
-
与申请专业相关的课程老师/教授
-
实习时期关系较为熟悉的上司
-
参与科研项目的导师
⚠️在找推荐人的时候,需要谨记以下几点!
-
忌一昧追求高职称,选择了完全不熟悉你的大牛老师。
-
忌找人代笔,胡编乱造根本没有参与的经历。
点出学术研究或者工作内容的难度
既然是想展示申请者在专业相关领域的研究或者工作能力,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适时点出这项研究或是工作的难度如何,通过客观描述任务执行期间的种种挑战,来体现申请者的软硬件能力。
那么学术研究内容和参与工作内容的难度该如何体现呢?可参考以下这些方面展开描述。
- 所参与的课题内容已经达到硕士乃至博士的研究难度和高度;
- 规定时间内待完成的任务量可以用超负荷来形容;
- 平均每周需要持续性投入30个小时以上的时间;
- 申请者是整个研究小组中唯一的一名本科生;
- 整个8人小组只有3人坚持到了最后,其中就有申请者。
- 虽然是实习生,但却是以正常员工的标准来安排和布置工作。
你个人的突出表现
既然面临的挑战已经点出来了,那么接下来就是对克服挑战的质量如何做出评价了。
这个评价可不仅仅只是针对最终成果而言,因为有时候学生们能够参与的只不过是整个研究项目或者企业工作的一部分。
所以无论是任务结束之后丰富而优质的产出,还是执行任务过程中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只要是申请者本人起到了完善、促进、推动乃至主导进程的作用,就都可以而且也应该充分地表达出来。
申请者的独到之处
关于这一点,首先不要强求,因为对于绝大多数同学所参与的绝大多数活动而言,很难说能够存在或者挖掘出什么独到之处,这要看机会和任务环境。
其次,不必只聚焦于专业能力,像其他方面也是可以大胆挖掘并进行介绍的,比如
- 擅长采用逆向思维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
- 善于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进行自我激励并鼓励团队
- 无论何时都表现得积极乐观且富于幽默感
以上这些都可以很好的向招生官传达的内容,毕竟前文介绍的第二和第三点已经对你的专业能力有了足够深入的表述了,这里加上一些正面的关于性格或者思维层面的东西,正好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综上所述,如果你的推荐信能够包含上面这几点内容(对专业能力的表述+性格思维积极向上),基本上就能够算得上是一封“牛推”了。
而这里所谓的牛最重要的就是体现在它的个性化上,换句话说,以这个构架撰写出来的推荐信,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以及减少“假大空”内容的出现。
随着内容的深入,阅读的人能够清楚地感知到这就是对属于你个人经历的评价,而不是能够随便套用于任何其他申请者身上的材料,做到这一点其实就已经胜过90%以上的推荐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