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29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哈佛大学和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招生案中推翻了长达近60年的平权法案(affirmative action),宣布申请者的族裔将不能作为大学招生中的考虑因素。
围绕平权法案近十年的争论
2014年,非营利组织公平录取学生组织(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将哈佛和北卡教堂山告上法庭,认为其在招生中考虑族裔情况而对亚裔申请者造成了歧视:成绩一般的少数族裔获得了顶尖大学的录取,而一些成绩优异的亚裔申请者却被拒之门外。
2019年,波士顿联邦地方法院驳回了针对哈佛大学招生程序的诉讼。而后,美国第一巡回上诉法院再次维持了下级法院的裁决结果,这也促使公平录取学生组织在2021年2月将该案上诉至联邦最高法院。这场近十年争论的本质也正是大学招生中所实施的平权法案。
平权法案自上世纪60年代起开始执行,旨在消除对少数或弱势群体的歧视,美国大学在招生中会给予非裔、拉丁裔及低收入家庭申请者等少数群体一定的优先权。
此次判决认为,“在招生过程中,个人的族裔永远不能被用来对他产生负面影响。”首席大法官约翰·G·罗伯茨认为,尽管大学声称申请者的族裔在录取中并不会造成负面结果,但在招生这场零和游戏中,给一部分人优待就势必意味着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损。
最高法院此次裁决无疑将给美国高等教育界带来颠覆性影响,但人们对这一结果早有预期。早在特朗普任职时期,他就支持大学在录取中采用族裔中立政策。而此次支持废除平权法案的6位大法官,其中3位均任命于特朗普任职期。基于此,美国舆论此前普遍认为平权法案将被终结。
在此之前,包含加州、亚利桑那、密歇根等在内的9个州已禁止公立大学在招生中使用平权法案。
大学将继续寻求方法确保多样性
美国大学申请系统Common App今年5月底即宣布该平台于今年8月起允许大学选择隐藏申请者的族裔信息。这一决策正是为了应对今天的裁决结果,避免大学在录取时受到基于族裔问题的起诉。而平台同时表示将继续收集学生族裔信息,以了解不同群体的申请趋势。由于Common App本身并不参与招生,因此不太可能成为诉讼的目标。
许多大学都第一时间发表了声明,对裁决结果感到失望的同时,大学们表示将研究这份237页的裁决书,积极寻找新的方法,继续确保多样性这一大学教育发展的基石。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校长凯文·M·古斯基埃维奇表示:“学校仍会坚定地致力于汇集那些拥有不同观点和生活经历的有才华的学生,并继续为北卡罗来纳州及其他地区的人们提供可负担的高质量教育。虽然结果不如我们所希望,但我们将仔细审查最高法院的决定,并采取任何必要的步骤以遵守法律。”
包括校长劳伦斯·S·巴科和即将接替他的克劳丁·盖伊在内的一群哈佛管理者也写道:“推动进步和变革所需的教学、研究和创造力需要辩论和分歧,多样性和差异对于学术卓越至关重要。为了培养适应复杂世界的领导者,哈佛必须录取并教育能够反映并经历人类经验不同方面的学生群体。”
包括美国教育部、美国教育委员会、美国大学招生协会等多个机构和组织均表示,将为大学提供相应的法律帮助和支持,共同探讨应对的措施和方法。
对大学申请的长远影响
裁决结果将对在校生和未来的申请者带来哪些实质的影响,目前还很难预测。
但从过往经验来看,当加州于上世纪90年代宣布废止平权法案时,加州大学的非裔和拉丁美裔学生出现了大幅下降。此后,加州大学系统还投入了五亿美元用于多元化努力和触达更多的学生群体,试图减轻禁令带来的负面影响,目前非裔和拉丁美裔学生总数在UC系列的大学中的比例是恢复到比较稳定的20%以上。
机构合伙人Mia老师认为,短期来看,裁决可能会对亚裔美国申请者带来利好,特别是弗吉尼亚大学、北卡教堂山等公立大学的录取可能更为明显。但从长远来看,如果大学重回很多年前被白人面孔占据的时代,社会政治地位不占优势的亚裔群体的体验会是怎样将很难说。
另一方面,这一政策恐怕对于国际申请者影响不大。机构合伙人Ming老师表示,绝大多数美国顶尖私立大学本科新生的国际生录取比例一般在12%左右,占比历年都相对稳定,且国际生和上述政策所讨论的学生群体并不在一个竞争池子中;该法案的决定虽然是“普适”的,但并没有针对美国境外的国际生的录取标准提出具体的建议,大学招生办还是有足够灵活的空间在录取时在地区上的维度做合理的权衡与分配,保证招收的每一届学生总群体背景的多样性和全面性;该法令虽然是在制度上废除了将申请者的族裔作为大学招生中的考虑因素之一,但在操作层面上,招生办在新法律语境下做到合规的同时,平衡美国国内申请者种族、地域以及阶级等多样性指标的过程中是否会导致对国际学生总数造成挤压,我们还有待观察。
Ming老师还指出,这一极具争议的决定影响的将不仅仅是大学招生。这个长达半个世纪的法律先例被推翻也向社会传递了一种信号,影响社会的更多层面,比如就业、公司内部晋升、一部分政府补贴和社会福利的申请、公司多样化的招聘政策等。另外不可忽视的是法案被推翻后对公共舆论和公众态度会产生一定的引导甚至是误导。和DEI(Diversity, Equity, Inclusion,即多样化、公平、包容)相关的一系列多样性的主张和相关政策在长远来看可能会收到更多的负面影响和冲击。
“可以类比国内的高考,高考政策中也会对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的考生有一些加分,因为确实存在教育资源不对等的情况。而美国大学的申请者也是同样,由于社会背景的原因,一些群体确实拥有更少的资源,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难,当下排除这些因素去筛选,只有平等,而非公平。”
可以预见的是,美国大学将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致力于保护和提升学校的多样性。很多人此前预想大学可以通过额外的讨论身份背景以及多元性的文书来获取学生的族裔信息,但裁决明确警告大学不要使用文书作为族裔招生的替代手段。因此大学有可能需要考虑其他的因素,如家庭所在的街区、世袭关系等。而这是否会带来新一波的“反向”恶性竞争,目前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