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的幸福教育是什么?

在我们都把目光投向美国教育的时候,美国人却悄悄研究起丹麦教育来。丹麦的教育有何特别之处让美国妈妈们如此念念不忘?我们来看一组成绩单(数据来自丹麦驻华大使馆):

▲全世界人均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国家

▲2015年全球创新指数全球第五,欧洲第一

▲2015年PISA国际学生评估,丹麦学生数学类排名第7,科学类排名15,阅读类排名15

▲2016年EPI英语熟练度指标,丹麦人名列非英语国家中英语熟练程度第2名

▲2016年OECD国家人均发表论文数第二的国家,在医药、生命科学、工程领域,丹麦研究人员的成果最常被引用

▲2016年U21 全球高等教育体系排名,丹麦高等教育体系名列欧盟第一,世界第三

▲从丹麦走出了众多耳熟能详的世界顶级品牌:乐高、潘多拉、Ecco、丹拿、丹佛斯、科汉森、格兰富等

▲最最重要的是,丹麦人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几十年来,丹麦在联合国(OECD)的幸福国度排行榜当中一直都位列榜首。

面对如此骄人成绩,要是去问丹麦人,他们的教育为什么这么牛?他们会告诉你:

一个字——玩!两个字——好玩!三个字——好好玩!

你说气人不气人,这就好像一个总是考第一名的同学,不经意地说,“哎呀,我没怎么复习,昨天光顾着打游戏了!”

殊不知,人家“打游戏”也不是瞎打的!这不,《跟着丹麦父母学幸福教育》的作者杰西卡和伊本就来告诉我们,人家丹麦教育是如何教育出这么幸福的牛人的!

先来介绍一下两位作者:

杰西卡▪乔尔▪亚历山大,这是一位美国妈妈,和她的丹麦先生一起生活在哥本哈根,养育了3个孩子。本书的源起,正是基于她对丹麦教育的观察,以及对美国教育的反思。

另一位作者伊本▪迪斯▪桑达尔,地地道道的丹麦妈妈,同时也是一位从业多年的心理治疗师,专门研究家庭和儿童。

两位作者的组合确保了本书的专业性,同时又具有很多可操作性的细节

在讲述美国妈妈是如何观察丹麦教育之前,我们先来摘阅书中的几个片段:

很多父母不仅自己争强好胜,喜欢跟其他家长比较,还喜欢吧自己的孩子跟其他孩子比较,而且对此毫无意识。

你有没有发现,你总是因为有形或者无形的压力给孩子安排活动?比如游泳、芭蕾、足球等等?如果每周不给孩子安排至少三四种活动,你就觉得自己很失职。

我们压力重重,孩子也是压力重重,我们希望孩子在学校表现良好,希望他们成为我们心目中的成功孩子,希望自己成为成功的家长。

这些话几乎可以应用到当前中国大部分家长身上。不过本书的作者之一杰茜卡是一位生活在丹麦的美国妈妈,她说的是美国家长的焦虑。

本书是以美国人的视角来观察丹麦教育,同时在反思美国式教育,但是巧合的是,如果把书中的“美国“换成”中国“,我们会发现,原来诸多的中国式教育焦虑,在美国也一模一样地存在着。

如果说养育孩子是一条打怪升级的修炼之路,我们的终极目标不正是为了让孩子拥有幸福的人生吗?

丹麦教育无疑很接近这种“终极目标”了,那么他们的秘诀是什么?两位作者将丹麦教育总结为PARENT模式,即:

P(Play)玩耍

A (Authenticity)诚实

R(Reframing)重建

E(Empathy)共情

N(No ultimatums)不下通牒

T(Togetherness)惬意相聚

P(Play) 玩耍——自由玩耍促进孩子内驱力发展和社交能力提升

场景:

一到周末,我们能看到最多孩子的地方,不是野外、不是公园、甚至不是小区的公共玩耍区域,而是蜗居在各大商场的各种培训班里。有家长喜欢说,“学画画儿对我儿子来说就是玩”或者“我们约了几个孩子去踢足球”,或者,“一到晚上就玩iPad”,这些就是玩啊!

然而在这位美国妈妈看来,丹麦孩子的玩可不是这种玩儿,他们的玩儿——是孩子自己选择的活动,是想怎么玩儿就怎么玩儿。然而更多的父母觉得,不学习知识、不学习技能、不参加体育运动,这种玩儿有什么意义?可是丹麦教育认为,孩子就该玩儿!

和中国孩子2、3岁就参加早教不同,丹麦的孩子7岁之前是不允许上学的,10岁以下的孩子下午2点也就放学,去“自由学校”了,自由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玩!在丹麦育儿理念当中,玩耍是核心!

很多学校都有促进学生学习的运动、玩耍和锻炼项目,比如捉迷藏、消防员、家庭宠物等等,这些游戏都是学生主导、各个年龄层可以共同参与,趣味性强又富于创造力。

自由玩耍有什么用?

千万别觉得让孩子“瞎玩”是不负责任!自由玩耍位列丹麦幸福教育原则第一位,不是因为父母偷懒,而是因为他们眼光看得深远——在他们看来,自由、不受干扰的玩耍首先为孩子创造了真实的社交环境恐惧、愤怒、妥协,这些都是在自由玩耍中才可能呈现和感受到,这些情绪以及与他人的磨合,都在不断感受孩子应对问题的能力。这种“应对”,是人的成长过程中应对压力所必须要具有的能力。

在书中,作者提供了一些玩耍的tips,包括关掉电子产品、户外探索等等,不过就当前的社会环境来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中国父母需要丢掉让孩子“瞎玩”的内疚感,让孩子自由地、不受干涉的玩耍最为重要。

A (Authenticity)诚实——接纳自己并客观看待孩子场景: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育儿理念当中非常流行一个观点——妈妈的温和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好像当妈妈就不能有情绪。即使结束一天辛苦的工作,回到家里还是要对孩子温柔以待,甚至没法要求获得自己的空间。

每个辅导家庭作业的夜晚,大吼大叫之后妈妈的内疚之情铺洒在每一条朋友圈内……调整情绪,还尽力对孩子每一个特质加以夸赞,以弥补对孩子心灵的伤害,生怕家里这个天才葬送在自己的一顿怒吼之中……

丹麦教育告诉你,育儿鸡汤都是骗人的!教育孩子首当其冲一件事就是要对自己诚实,为人父母要尊重自己的局限,认清自己的感受并接受它,只有这样,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才不会将我们打倒!

诚实育儿与诚实夸儿:

丹麦教育认为,诚实育儿是引导孩子忠实自己和他人的第一步,父母在情绪方面对孩子真实,而非一味地追求完美,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做父母的,不仅需要自然展现各种情绪,并且身体力行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情绪。孩子只有尽早认识并接纳所有这些好或者不好的情绪,才能更好地应对现实的世界。

比如,遇到困难时,流行的鸡汤文会说,父母保持微笑,告诉自己“一切都会好”。但是丹麦教育认为,这并非时最佳选择,会给孩子传递出危险的信号。因为自欺欺人会让我们忽略真实感受,最终根据外界的影响而非内心的真实需要做出选择。

相反,诚实地询问自己的内心,思考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着眼于自己内心的目标才能毫无畏惧地坚持下去。

而在夸赞孩子方面,诚实也是意义重大。比如一个孩子画了一幅画,然后递给父母,我们很可能会夸张地表示:“哇,真棒!“但是丹麦父母可能会更加详细地和孩子讨论:”画画的时候你在想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些颜色?“等等。

丹麦人更愿意着眼于孩子的行为,而非孩子本身,这种夸赞更多地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掌握了一种技能而非自己有多了不起。——这种”掌握了一种技能“的感受,是对孩子努力的肯定。即使失败了,也没有关系,孩子学会的是如何应对失败,不是放弃,而是换一种策略或者付出更多努力。

而在诚实育儿的tips当中,我认为对于我们最具有借鉴意义的是,不要把称赞当作“默认反应“,对于孩子轻易就得到的成绩,应该趁机鼓励他进一步挑战,而非止步。第二点是,教导孩子不要和他人比较,孩子需要认识到他是否尽力、是否可以做到更好的自己,而非比他人更强。

R(Reframing) 重建——重新解读:丹麦人的“神奇话术手册“场景:

一天早晨,作者的女儿被一只蜘蛛吓得大声尖叫,就在这位美国妈妈几乎要扑过去踩死蜘蛛的时候,丹麦爸爸出场了,他饶有兴致地说:“看,它是在为公主织裙子哪!”小姑娘一下子被吸引了,开始和爸爸一起研究起蜘蛛来,不仅不再害怕,还满脸惊叹。

作者感慨,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解读,将对小朋友今后的成长产生多大的影响!不同表达,不仅可以重建一件事情的性质,甚至可以引起观点的转变。

丹麦著名的心理学家艾伦.霍姆格说,现实是由我们使用的语言而塑造的。丹麦人就有这样的“神奇话语手册”,他们可以在任何一件事上观察、并关注其积极的一面。

不过不要以为他们只是“粉饰太平”,他们只是用换了一个角度,选择关注了好的一面而非坏的方面——作者称之为现实乐观主义者”,在他们眼中,事情并非非黑即白,而是存在模糊地带,如何着眼于中间地带中不那么消极的一面。

重建是如何影响孩子的:

对育儿亦如是。其中tips中最值得学习的是,不要用限定性语言给孩子贴标签。

比如很多家长喜欢抱怨孩子“动作特别慢”。要知道,标签会成为应验的预言。换个角度,“慢”这个行为,是不是也同时显得比较淡定、从容、不慌不忙呢?多和孩子讨论不好行为的积极一面,以帮助孩子关注到自己的积极面。

父母用重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同时也就是在教会孩子“重建”环境。

一方面,让孩子关注自己能做什么,而不是不能做什么——自信就是这样养成的。另一方面,让孩子以积极眼光去看待他人和环境,慢慢培养出乐观型思维,有着这样思维的孩子(或成人),即使遭遇逆境和挫折,依然能够积极勇敢面对。

E(Empathy)共情——促使我们和他人建立充满关怀的人际关系场景:

什么是“共情”?简单来说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我记得在有一次外出旅游的晚上,我5岁的女儿翻身打滚睡不着,于是我抱着她睡,她迷迷糊糊间睁开眼睛问我:“妈妈,你这样抱着我会不会不舒服?”我想,这就是一种共情。

按照作者的研究,共情是人类进化发展的结果,婴儿通过共情和妈妈产生联系,1岁半的孩子看到大人在努力够一个东西的时候,可能就会出手帮忙给递过去,共情,这本身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

不过现在具有共情能力的人越来越少,因为我们笃信“适者生存”。与此同时,很多人都害怕敞开心扉,暴露自己的弱点,因为他们不想被批评、被否定。

与此同时,我们害怕孩子受到伤害,都在尽力教导孩子“少管闲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那么丹麦人是如何教导孩子“共情”的?共情真的会让孩子更容易受到伤害吗?

丹麦人如何学会共情?

父母是共情的最早典范。第一步正是如前文所言,对自己的情绪诚实,让孩子识别父母的情绪。如果父母为了保护孩子,隐藏了情绪,孩子明明看到、感受到了,父母却不承认,这反而降低了孩子的共情能力。在过度保护中长大的孩子,感受和行为不匹配,相对来说,更不容易学习自我调节。

在丹麦的学校体系中,早在学前教育阶段就有一个全国性的必修项目,名字叫做“一步又一步”,老师会展示各种不同表情的图片,有伤心、恐惧、生气、沮丧、高兴等等,学生描述、讨论各种表情的感受,学着将自己和他人的感受概念化。类似的还有“cat工具包”、共情训练等等方式,帮助孩子理解他人。

特别要提出的是,丹麦学校还有一个非常微妙的共情训练方法——混编。让优缺点各不相同的孩子共同学习生活,老师在背后默默协助做一些座位上的调整,渐渐的孩子就会明白,数学好的踢球未必好,文化课不好的可能才艺出众,以此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尊重以及团队精神。

共情是相互的。孩子学会理解他人看法,与此同时也学会了解自己的想法,并从中做出抉择。

比如两个孩子争抢玩具,共情并非是知道对方很想要就给他,而是知道对方很想要,但是不会为了平息对方情绪就将玩具让出去,更为重要的是,丹麦父母会引导孩子了解自己的内心,是不是不想放弃这个玩具,可以说“不”,直面这样的矛盾并试着去解决。

如果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明白自己的感受合理有效,到了青少年时期遇到同龄人压力之时,他会更有勇气站出来维护自己内心的感受。

N(No ultimatums)不下通牒——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行为场景:

多少次我们都见过这样的场景——孩子不听话,父母先是好言相劝,可是孩子就是犟得跟驴似的……终于,父母奔溃了,大喊:“再不听话,你就等着吧!”这就是“最后通牒”。更有甚者,直接动起手来。

如上场景,对丹麦人来说,不仅不可理解,甚至触犯法律。早在1997年,丹麦已经明文规定,打孩子犯法。欧洲大部分国家都有类似的规定。

难道丹麦孩子都是天使?当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哭闹的时候,但是丹麦人认为,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行为——某些年龄段的孩子不受约束是很正常的,家长欣然对此欣然接受。

所以在丹麦很少听到父母对孩子大吼大叫,一位丹麦家长这样解释:“我们作为父母,必须保持冷静,尽量不要失去自控力。如果父母都做不到,又如何让孩子做到自我控制呢?”

不下通牒,如何让孩子学会规则?

遵守规则的前提在于,理解这些规则,然后才能吸收、重视并遵守规则。

丹麦学校的一个做法就是每年允许老师和学生一起制定学校规则。作者说,有一年她女儿的班级制定了这样的规则,如果有人大声喧哗,整个班级的同学都会站起来,围着教室走,拍手10次。如此一来,每个学生都会控制自己的行为。

此外,一些学校还设置“烦躁不安座位“和”舒服座位“等等,如果孩子没有办法安静地坐好,就可以选择这一类的设备,以免影响他人。

中国很多中小学时都有转笔的习惯,不少家长和老师为此忧心忡忡,认为影响了注意力。可是在丹麦,学校里甚至会给学生配备压力球或者类似通心粉的绳子,让孩子的手忙个不停,从而集中注意力。

总的原则就是,所有的方法都是针对孩子的行为,而不是针对孩子。

在家庭中, 对父母来说,最要紧的是,记住一件事——以己为镜,自己不想听的话最好也不要对孩子说。

第二点就是,时刻记住孩子的年龄,这个年纪的孩子会有怎样的行为,这是一种天性,如果在恐惧被压制了,对孩子的发展百害而无一利。

孩子不喜欢吃青菜,那就换一种方式给他吃;孩子喜欢扔东西,下最后通牒不如幽默地假装被扔的东西大喊“哎吆”;如果父母相信孩子本性是善良友好的,那么我们总可以找到更温和也更有力的方式取代暴力式的“最后通牒”。

不过正如前文所言,谁人无情绪?当自己实在烦躁不安将要爆发之时,不如把局面交给配偶,自己选择一个地方安静待一会,这样避免对抗,同时也身体力行教给孩子如何处理自己的不良情绪。

T(Togetherness) 惬意相聚——培养幸福感的日常方法场景:

我们来比较一下“中国式相聚”和“丹麦式相聚”。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隔着千山万水也要回家相聚。但是这些年来,“回家过年”逐渐成为不少人的难题。

不回吧,一年就这么一回家人相聚的机会;回吧,念书的要汇报成绩,单身的要被相亲,结婚的要被催生,有孩子的要展示孩子……团聚,居然令人为难。于是更多的人选择了外出旅游过年,避免相聚来带的各种麻烦。

丹麦人相聚,他们称之为“hygge”,意思就是“舒适惬意”。丹麦式相聚也将“舒适惬意”进行到底。比如圣诞节的时候,家人们会共同努力,尽量都让大家感觉到舒适,包括美食、美器已经老少都能参与的游戏,比如一起唱歌。

丹麦式相聚,会让每个人感觉到彼此有关联。彼此有关联,我们的生活才有意义和目标。

而丹麦的孩子便从小在这种环境中长大,他们在相聚中,学习如何考虑他人感受、考虑团队合作,学习共情和重建。

惬意相聚如何影响孩子的成长?

惬意相聚是培养亲密关系的方式,亲密关系是一个人幸福与否的最有力体现。学会惬意相处,就能提升家人团聚的质量,让大家更快乐。同时给孩子留下更美好的回忆。

在一个惬意相聚的氛围里,把“我”留在门外,关注“我们”,就可以消除很多家庭中不必要的冲突和消极时间。幸福的家庭和强有力的社会支持可以培养出更加幸福的孩子。

其实看完整本书,我作为一个小学生的妈妈,深深被丹麦育儿方式所吸引,渴望我们的孩子的也可以过上丹麦式的幸福童年。

但是我们陷入了“起跑线恐惧”——怕上幼儿园不懂规矩,于是去早教学习“规矩”;怕一年级不认字,幼儿园就可开始认字读书……当下的教育焦虑,完全被困在了眼前那一个台阶。

其实所有父母都知道,我们最终希望的,是孩子可以幸福,但是反思一下,“抢跑”就可以幸福吗?

起跑线越来越早,成绩不是没有,但是中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却不容乐观。研究显示,中国10-24岁青少年抑郁障碍患病率自2005年到2015年间显著增加。接近全球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1.3%的患病水平,而且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提升。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教授分析,这种现象处理受到激素水平波动之外,青少年面临人生重大抉择和转折时的不适应与波动,都很容易诱发抑郁。换而言之,孩子们有了成绩,却容易失去天性,失去面对压力之时的适应能力与挑战的勇气。

如果眼光深远一些,我们要教导给孩子的,是让他们拥有幸福人生,我们面对育儿的态度是不是会有转变呢?作者将丹麦教育总结出六大法则,但是丹麦人的生活中并没有这些条条框框,他们将“幸福教育”融入了生活当中。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即使孩子不得不面对当下的竞争,至少,在孩子奔跑的时候,我们需要给予他们可以幸福的能力——面对压力的适应能力,面对挫折的挑战能力,面对逆境的重建能力,面对群体的融入能力。

在这本书中,作者将丹麦式育儿点滴,总结成了可操作的实用手册,这正是这本书的巧妙之处,即使我们尚且不能将“幸福教育”那么自然地应用到生活当中,哪怕习得一二,也是好的。毕竟,从结果导向来看,丹麦人的幸福教育,确实教育出了幸福的孩子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美国留学和英国留学性价比哪个更高?

下一篇

从西班牙语、拉丁语中搞懂英语语法逻辑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