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直播中,老师一起探讨了国际学校学生在写作中常遇到的问题——缺少逻辑。
根据写作组老师们多年一线教学的经验来看,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写作的时候,都会对“逻辑”感兴趣的,然而,逻辑在教学过程中却总是“隐身”。大多数学生不会接受到专门的逻辑练习,但逻辑却是写作中至关重要的“齿轮”。
“不存在没有逻辑的人”
很多学生在写作时有一种错误想法:写完文章后存在结构混乱,前后矛盾,论证过程不完整等问题时,会认为自己没有逻辑,甚至感到挫败。
但逻辑能力实质上是人人都有的,不存在没有逻辑的人,只有能力的强弱之分。因此,有的学生文章逻辑不够严谨,只是代表了现阶段逻辑能力比较弱,有很大培养和进步的空间。
如何提高逻辑能力,并将逻辑能力在写作时如鱼得水地使用,最重要的前提是明白逻辑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类型的逻辑关系。
逻辑写作是怀疑 & 发问的过程
写作中的逻辑不是冥思苦想哲学层面的逻辑问题,也不是复杂刁钻的数学推理;而是把逻辑的常识在写作中进行应用。
如何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更好在写作中运用呢?
可以从精读、分析他人的有逻辑的文章开始,在过程中不断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逐渐形成以逻辑思维去看待文字的习惯。
他人的文章是逻辑完整的论证过程的实例,通过阅读,不断发问:"Why" 和 "How",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他的逻辑是如何体现的?他是利用了什么写作技巧去实现其写作目的的?
同时,很多学生在写作时也会经常犯逻辑谬误。一些常见的逻辑谬误,比如偷换概念、以偏概全等,一定要在行文过程中避免。
举个例子,写作中大家一般会使用例子来论证,如果仅仅使用个案来做论据的话,就容易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论证过程是不完全的。
阅读、分析他人文章,怀疑文章观点及论据的逻辑完整性,发现文章逻辑漏洞,也能帮助避免逻辑谬误,形成用逻辑思维阅读文章的习惯。
在逐步培养提问和分析逻辑结构的意识后,也能将这样的思维应用到自身文章的写作中,在自己的文章完成后进行 proof read,不断完善自己行文的逻辑。
在教学中,老师也经常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在找到一些论据后,帮助学生洞察“为什么这个证据能够支撑论点”,同时关注学生是否在写文章的过程中保持了自己观点的输出,将论点和论据紧密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