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百度百科】杂化轨道理论(Hybrid Orbital Theory)是1931年由鲍林(Pauling L)等人在价键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它实质上仍属于现代价键理论,但是它在成键能力、分子的空间构型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现代价键理论。
在AS阶段的化学上仅用了几行来叙述,目的是为了解释为什么碳碳双键不能被旋转。显然,没多少人能看得懂这书要讲啥。。。
·上图为AS化学书截图
杂化轨道理论部分的基础知识是spdf轨道排布规律(也就是电子云),电子云是一种机率云,是物理和化学中的一个概念,就是用统计的方法对核外电子空间分布的形象描绘,它区别于行星轨道式模型(卢瑟福模型)。
我们知道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它不像宏观物体的运动那样有确定的轨道,因此画不出它的运动轨迹,不能预言它在某一时刻究竟出现在核外空间的哪个地方,只能知道它在某处出现的机会有多少,所以通过大量统计和计算,科学家们得出了电子云的不同形状,分别用符号s、p、d、f表示:s电子云呈球形,在半径相同的球面上;p电子云呈纺锤形,沿三个坐标轴分布;d、f的电子云形状比较复杂。
(如图,所以说电子在这些区域出现的机会较大)
spdf 轨道从小到大拥有不同能级,每个s轨道有一种形状,p轨道有三种,d和f轨道有很多种(如下图)
- 这是一个更清晰的表格
杂化轨道是什么?
百度说:成键的过程中,根据原子的成键要求,在周围原子的影响下,同一分子中几个能量相近的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即波函数),可以进行线性组合,重新分配能量和确定空间方向,组成数目相等的新原子轨道,这种轨道重新组合的方式称为杂化(Hybridization),杂化后形成的新轨道称为杂化轨道(Hybrid Orbital)。按参加杂化的原子轨道种类,轨道杂化有sp和spd两种主要类型,分为sp,sp2,sp3,dsp2,sp3d,sp3d2,d2sp3。有点抽象,下文将配合图进行解释。
Hybrid 一 词指混合的;杂交成的
例: 《哈利波特和混血王子》...
汤姆里德尔应该挺擅长化学的,毕竟是魔药课学霸
本文将主要讲一下前三个sp杂化轨道。
杂化为什么会发生?
原子自身不会莫名其妙就杂化了,杂化是发生在成键的过程中的,这里又需要一些量子力学来辅助解释,(但是稿主对于物理不太专业,感兴趣的同学自行搜索学习吧)。
总而言之,当你实际上将电子黏在一个原子周围的时候,s和p轨道就会开始相互影响,并尽最大努力不要相互重叠和改变,然后s和p轨道会合并为hybrid sp orbitals,这时它们不再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轨道,而是变成四个相同的轨道并且尽力不重叠(VSEPR valence shell electron pair repulsion),当s orbital与所有3个p orbital杂化时称为sp^3 hybridization。
举个栗子,碳原子。
碳原子的电子排布为1s^2,2s^2,2p^2,当一个碳原子和其他四个原子成键时,会形成的四个相同的共价键,而且这四个成键的能量相等,这就要求四个成键电子所在的轨道形成新的杂化轨道,因为原本p轨道的能量是大于s轨道的,而新形成的杂化轨道的能量则介于C的2s和2p轨道之间,通过一些简单计算可以得出这条轨道的能级大概在靠进2p轨道的四分之一处。新的杂化轨道的命名为2sp^3 orbital。杂化完成之后,原本的2s和2p轨道就不再存在了。
然后我们就可以推断出杂化轨道的形状,首先1s orbital是一个球体,2s orbital是一个更大的球体包裹在1s orbital外(这里可以不看1s轨道,因为我们杂化的是价电子所在的2s和2p轨道),2p orbital是沿x,y,z坐标轴分布的纺锤形,所以没杂化前长这样:
杂化之后的形状就不太一样了,长这样:
(正四面体 tetrahedral shape)
因为上文中提到的VSEPR(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电子对相互排斥,成键电子与孤对电子距离越远越好。VSEPR模型以最简单的方法形象化了化学变化,也很容易判断物质的空间构型)每条2sp^3轨道的能量相等,互相的排斥力也相等,所以就形成了相等的键角which is 109.5度。
当然,碳原子只有在成键的情况下才会发生杂化,以CH4甲烷分子为例,四个氢原子与碳原子的四个杂化轨道重合成键,下图是大家更为熟悉的球棍模型。
因轨道重合而形成的键叫做sigma bond(σ键),表示一对电子形成的单键。
那么双键呢?
我们以乙烯分子(C2H4)为例,也就是书上的例子。中间的碳碳双键中也有一个σ键,但是双键的另一个键叫π键。
两个碳原子的成键情况是一样的,分开来看每一个碳原子都接了三个原子,所以实际上三个2p orbital只有两个杂化了,并与一个s orbital杂化形成了三个相同的2sp2杂化轨道。最终剩余一个2p轨道没有被杂化。
杂化后两个对称的C原子的轨道
蓝色的为未杂化的相对来说是y轴上的2p轨道,而绿色的三条为杂化后的2sp^2杂化轨道,并且这三个绿色的orbital实际上形成了trigonal planar的形状也就是一个平面等边三角形,显而易见,这三个键角都是120度。
上图中两个对称的C原子中间相对的绿色部分的2sp^2杂化轨道重叠形成了双键中的σ键
而π键其实是由未参与杂化的两条2p轨道(蓝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分别重合而成的(如图),这个π键表示的蓝色空间里此时有一对电子在运动。
那么,碳碳三键呢?以乙炔(C2H2)为例,非常简单,这是只有一个2p轨道参与了杂化,如下图。
因为这次有两个p轨道没有参与杂化,所以自然而然未杂化的两个2p轨道则各自重叠形成了两个π键(互相垂直),这时蓝色和粉色的区域中各有一对电子在运动。
spd杂化轨道的形状则会更复杂一些,包括六面体,八面体等,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搜一搜。
总结
讲了这么多,杂化轨道理论到底有什么用呢?我的化学老师说:“其实它主要就解释了有机物也就是碳原子是如何成键的”,杂化轨道比原来未杂化的轨道成键能力更强,键能也更大,可以使分子更加稳定。考虑到正学习AL化学这部分知识点的同学们(包括本人)可能会觉得杂化轨道很抽象所以整理了这个知识点,希望可以给到大家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