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条刷屏的新闻,是关于哥大宣布永久取消标化成绩(SAT/ACT)的强制要求,这是藤校中第一个采取此政策的。我认为“永久取消强制性提交标化考试成绩”(也就是永久实行“test optional”)可能看上去是在给学生减负,但实际上这使得标化在某种程度上更加重要了。
截图为来自CBS NEWS的官网报道
标化可选 (“test optional”) 政策的缘由
标化可选 (“test optional”) 政策的推动来自两个因素:一是疫情,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因素,疫情确实让很多人无法参加标化考试。但另一方面,更加持续的因素来自于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学生之间,标化分数所带来的不平等。大约就是说高收入家庭的学生往往标化分数更好,并且少数族裔往往标化分数更差。我一直认为后者才是推动标化可选的本质因素,也会使得标化可选政策持续下去。现在疫情后的社会秩序基本恢复正常了,但是标化可选政策一如既往,基本印证了我之前的猜测。
新政策带来的实际影响
以下内容以SAT为例。
在政策影响下,显然会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不考SAT;也有一部分学生考了高分并提交给学校;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考到理想的分数,于是选择不提交成绩,这是规则完全允许的。
那么可预见的结果是,未来招生官能看到的SAT分数都是高分。
对于原本就具备高分(主要指1550+)实力的学生,没有特别大影响,该考就考。
对于分数不高不低的学生,其实是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过去,在所有学生都提交分数的情况下,1500就是很不错的分数了,这毕竟已经是全美前1%的分数了(SAT分数是正态分布的,也就是每个分数对应的全美排名是大体稳定的),但是到了现在,我们看到USNews本科排名前20的大学,录取的学生中普遍有超过75%的学生获得了1520+的SAT分数,也就是说1500已经没有竞争力了。因此,这些学生会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提交分数的话,似乎不那么好看,不提交的话,似乎又白费了功夫。
行文至此,我简单概括一下:新政策被实行后,普通高分(主要指1500-1550)的相对优势会降低(因为招生官看到的SAT分数的平均数和中位数都更高),而提交一个中等分数的价值变低了(因为同样的时间成本可能获得价值类似的成就)。
不考标化的总体收益会更高吗?
对于选择不考标化的学生,情况有利有弊,比较复杂。有利的地方自然是你可以节省下备考SAT的时间和精力,转而花在自己可能擅长的方向。
至于弊端,如果你没有SAT分数但是希望能够录取顶尖大学,那么你的其它成就必须达到顶尖水平(关于何为顶尖水平的成就,不在本文展开叙述),显而易见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比获得一个不错的SAT分数更难。
为什么这么说?
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大学提供标化可选主要是为了照顾弱势群体(比如少数族裔、第一代大学生、美国本土的低收入人群等等),而大多数中国学生并不属于这一类。
另一方面,标化可选政策对于中国学生和弱势群体一视同仁的情况下,你得有和弱势群体身份同样有力的“加分项”。(说弱势群体身份是加分项,似乎显得不够有人文情怀。我完全理解和支持大学为了推进教育公平和提高社会流动性的努力,但是在本科申请这件事上,情况确实如此。)
应该怎么做?
如果你确认自己SAT/ACT一定考不出来,那么挣扎也没有意义(毕竟前面说了,不上不下的分数更加痛苦),不如直接换方向努力。但是如果你不确定自己的实力和潜力,还是鼓励大家科学备考,目前看来 SAT机考(也就是 Digital Test)的考试难度和考试机会都比之前疫情期间的纸考要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