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就是310美高放榜之际了,2023年的不确定,再有几天就要尘埃落定。
趁着这个机会,想跟大家聊聊留学,以及这么多年来,工作中的一些所思所感!
教育是一个极大的命题!
它的背后小是一家门楣的兴旺,大则关乎国家命运的盛衰。
所以,在偶然了解到美初、美高,留学给一个人带来的变化,就想着,我也要把孩子送出去。
而一谈到留学美国,本能的想到大学,想到那些世界顶级名校,甚至想当然的把哈佛、耶鲁当成目标。
这是把本末颠倒了。
常青藤的OFFER,是对能力品德的肯定,是孩子已经具备进入这些名校的最基本条件。
美高申请也是同样的道理!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独立行动和思考的个人。
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一文中说:
有时人们把学校看成仅仅是把尽可能多的知识传递给成长中的一代的工具。但这是不对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是在为活人服务。它应该在青年人身上培养那种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能力。
品质和能力是本,名校OFFER是末!
从这个角度考虑教育,才至正视留学与人才培养的问题。再者,好的教育一定是千差万别的,不同的学生应给与不同的教育方式。
学校的集体教育模式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解决教学效率的办法。效率的意思即孩子适应学校,而不是学校适应孩子。美高尽可能的平衡教学效率与个性培养之间的矛盾,但做不到绝对照顾单个学生。
因此,不是讲,我们把孩子送进好学校,学习进度快的学校,就一定能出得来,他们就理所当然的能进顶尖大学。这不是必然。总想把孩子送进顶尖的学校,这就把学校当成了纯粹工具。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把这句套到美高也一样,先不考虑孩子能不能适应,跟的上跟不上的问题。
学校教育更多起一个引的作用,起一个规范的作用,每年成千上万去美国留学的孩子,出现学习问题、适应问题、心理问题的不在少数。这就是美高挑学生的原因所在,也是每当家长找到我们,先要见见孩子,了解孩子之后再去选校的逻辑所在。……选什么样的学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抗干扰能力。
美国中学、大学,将这些能力视为精英人才的培养标准,当然也是步入职场的必需。所以,在看到别人家的孩子留学回来,听说在哪家公司,行业里做的特别好,就要自己的孩子也成为留学精英。这种观念也需要重新审视。美式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最起码不是精英教育的全部。有些人总讲什么精英教育,素质教育,误以为体育、艺术就是素质教育的全部。于是,越来越多的家长让自己的孩子学钢琴、小提琴、打高尔夫、马术。
我并不反对孩子学习尝试,我只是不希望家庭教育盲目。社会曲解了精英这个概念!很多人之所以眼红留学家庭,甚至敌对留学生,是因为这些人还在用简单的金钱标准来衡量、来划分、来定义一种教育方式,这是大错特错!就像出国留学只是教育这个大命题下的一条可供选择的路径。各行业的头部人群,不一定留过学,你问他们会弹钢琴么?参加过数学竞赛吗?我想,应该是寥寥无几的,可不否认,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作出了一番成绩!,他们就是社会精英。
精英教育应该是一种理念。是以家庭有限的条件尽可能的提供。金钱支持不是必要条件,而是充分条件!对于家长,用心教育是标准,教到什么程度不是标准。家庭伦理总讲天下无不是的父母,道理扎根于文化。现在我们知道,父母也会犯错。
可对于子女教育而言,我觉得难有教不好的孩子。中国家庭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单望没有用,孩子不是柳树,无心插柳成不了阴。所以我们寄托于出国,寄托于留学,希望留学能够彻底改变一个人。
选择出国留学是尽家庭能力,出于父母的心意,去摸孩子未来的上线,而不是人去我去,报以随波的心态。父母都想给与孩子最好的,有些家庭甚至效仿孟母,不辞辛苦,辗转各地的国际学校,甚至卖房供孩子读美高。我理解做为家长的朴素愿望,但在做决定之前,要有个长远打算,这条路是否负担的起另说,是不是孩子愿意走,是不是走得通,是不是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很多家庭找到我们,其实都存在一些问题,我们仍旧以规划的方式调整过来。
当然,无论是学习成长规划,还是留学规划,都应当秉承越早越好原则。规划没有程式,它的价值在于老师的经验,和一套应用于不同学生家庭都有不同答案的方法论。规划不是别家的孩子做什么,我家的孩子做什么。不是什么对申请有利,就一门心思的准备什么。而是在充分了解、充分理解、充分尊重孩子的情况下,判断出一种最利于孩子的可能,这与利于申请并不矛盾。
美高招生官在学生身上细细找寻的是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品质和能力,而这些东西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形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建立正反馈机制,让他们从每一件正确的事、有益的事中获得满足感、成就感,甚至于枯燥乏味的学习中产生自我认同 ,这些点滴积累,逐渐塑造成一个性格品德兼优的人。
所以,留学拼的不是当下。是过往这么多年来,学校、家长、孩子自己积累沉淀下来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