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课题:媒体对于社会舆论及民众行为又会产生哪些影响?

2023年我劝你少读点新闻本期话题

新闻武装了愚蠢

让傻瓜变得充满权威

作者 | ASC科研社

图片来源 | 互联网

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接触到大量的新闻。但越来越明显的趋势表明,现在的新闻并不总能给读者带来幸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逃避阅读新闻。

路透新闻曾联合牛津大学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9%的全球受访者表示他们会“经常或有时避开新闻”。

我们周围充斥着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总是能够立即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以至于我们被看不完新闻带来的压力搞的根本喘不过气!—— 尼古拉斯·卡尔

为什么人们会回避新闻呢?

从宏观角度来说:第一个原因是大量新闻替代品的出现。随着媒介产品的丰富,人们开始更少地消费新闻而选择其他“食物”,比如短视频。第二个原因是政治不信任。在美国,有3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逃避阅读新闻的原因是“无法相信新闻的真实性”,而在一定程度上,新闻不信任与政治不信任之间存在着联系。

2023年我劝你少读点新闻

含有偏见

「新闻」是个非常有迷惑性的词,让人误解他只是陈述客观发生的事实。但新闻有很大的演绎空间,很容易因为各种原因传递偏见和误导。 比如之前上热搜的新闻「星巴克员工驱赶民警」,引发了网友对星巴克的声讨。

我们把这件事回归到最原始状态:一个人赶走了另一个人。然后用不同标签视角去描述,就能形成 N 种标题组合,比如:

  • 星巴克员工驱赶未消费客人;

  • 重庆一店铺驱赶民警;

  • 河南人驱赶重庆本地人;

  • 一男子驱赶国家公务员。

这些都可能引发不同的骂战:地域战争、性别战争等等。新闻创作者也许没有主观故意,但客观上剥夺了受众的思考能力,引导大众跟着内容呈现的视角去观察,去发声。

新闻虽然让读者对这个世界了解了更多,但这种了解对于个人来说,几乎没有价值。“大量的新闻报道,让我们处于习得性无助的状态,面对关于战乱或者人性悲凉的故事,我们除了叹息并无能为力。没有人会喜欢这种无力感。”

效率低下

阅读「新闻」是一种效率非常低下的信息获取方式。由于创作门槛下降导致低质量新闻泛滥,不论是阅读还是甄别,在这些内容上花时间都是浪费,还侵占了本可以阅读有长期价值内容的时间,低质量本身就是低效率。

2023年我劝你少读点新闻

其次现在的新闻追求时效性,必然会牺牲准确性。我们已经习惯于如今事件会一次次反转,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总是在接受着「不完全准确」的信息,再加上各种碎片式信息源,我们需要自行甄别拼凑事件全貌。这种「新闻追剧」效率远远低于等一段时间后阅读相对全面的报道。

另外,从媒体偏好的内容来看,坏消息就是好新闻。但是大量的消极信息,除了对个人心理存在危害外,还会让人产生逃离的欲望。在这些因素下,一些理性的人就认为,没有新闻或者减少新闻,能够让他们过得更好。

新闻成瘾性

《新闻的骚动》中说「新闻如今占据的权力地位,至少等同于信仰曾经享有的位置」,是对新闻成瘾很好的注解。书中说到:

  • 新闻播报以不可思议的精准度紧跟祈祷时间:晨祷变成了早间新闻,晚祷化为了晚间报道。
  • 新闻还要求我们在贴近它时,心怀某种曾经奉献给信仰的恭顺态度。
  • 面对新闻,我们也期盼获得启示,希望能借此分辨善恶、参透苦难、了解人生在世的种种道理。
  • 同样,如果我们拒绝参与这项仪式,便也有可能被归入异类。
  • 新闻具有成瘾性,会改变你的心情,并且让你持续想要更多。因为人们有「希望得到所有消息(更准确的说,我们希望显得消息灵通)」这样容易被利用的弱点。

仅仅为了满足「看新闻」的需求而阅读新闻是在纯粹的自我消耗,这种成瘾的背后是害怕沉默,害怕独自思考,因此习惯性的用内容填补空白时间。又或者以新闻为借口,用这些宏大命题与流行话题来逃避面对生活压力与琐事。

2023年我劝你少读点新闻

导致思维钝化

上述这些问题在一个人身上共同作用时,就会产生思维钝化的结果。法国作家福楼拜非常反感报纸与新闻,他认为新闻在训练读者放弃自己思考的权利,不需要再对重要的事物产生自身的观点 ,而是把这一工作完全交给所谓的「新闻从业者」。

新闻武装了愚蠢,并让傻瓜变得充满权威。—— 福楼拜

新闻并没有意愿去做深度探索,而是倾向给出一个简单回答,直击观众情绪,而起不到任何教育和指引作用。

例如把复杂的公众事件简单推责到众所周知的个体或组织,并宣称通过简单动作即可解决问题。把个体的付出、价值和成功与否简单的挂钩收入与名声。把商业中的创意、努力或者不道德、欺诈简单的总结为用户数、销量或者股价的涨跌。

2023年我劝你少读点新闻

在这类引导下,会给人一种错觉,认为面临的大部分问题都有简单解。带着这样的思维看现实时,无疑会陷入巨大的失望,进而更需要新闻的慰藉。

我们该如何重新审视媒体与现代社会的关系?新闻真的会“操作”人民政治意志吗?媒体对于社会舆论及民众行为又会产生哪些影响?

我们有幸邀请到:

哈佛大学 政府和新闻学终身教授

哥伦比亚大学 新闻学院终身教授

哥伦比亚大学 传媒院系终身教授

带来的高质量小组学术科研项目。

快来跟随顶尖院校教授一同完成科研项目,一起收获他们的学术推荐信吧!

··

2023年我劝你少读点新闻2023年我劝你少读点新闻2023年我劝你少读点新闻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3年JHU CTY天才少年夏令营最新营期安排

下一篇

社科小组科研课题:后疫情时期中国与全球经济危机研究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