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John Locke 放题,提前了一个月,这也意味着选手的备赛周期要提前。
在备赛前,许多选手也在机构的备赛小群里,提出了一些对 John Locke 写作竞赛的疑问,我在本文中汇总了机构 John Locke 项目负责老师对这些疑问的回答,下面我们有请老师:
John Locke 到底难在哪?
我觉得第一个就是篇幅。
有些学生可能已经写过了托福的作文,托福的作文大概有 400 个词,如果你想要拿托福独立写作的满分,你写 400 词左右就够了,但是 John Locke 它要求你写 2,000 词的议论文。
2,000 词的议论文,它的写作难度或者它的任务量要远远高于 400 个词的。
这就涉及到一个概念,对于很多初中生甚至是高中生都非常陌生的概念,就是项目管理。也就是你写这样的一篇文章,你是要把它当成一个项目来对待。
你没有办法像你在写托福作文,30 分钟之内就要交卷,不管你有没有写完。但是 John Locke 它不是这样子,从每年的 2 月底开始题目公布(2023 年的开题提前到了 1 月份)到最后,它的截稿是 6 月 30 号。也就意味着你有 4 个月左右的时间去准备这 2000 词的作文,因此它就变成了一个项目。
很多学生(尤其是还没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并不熟悉项目管理,因为他们平常在学校里面,不管是作业也好,还是考试也好,都是一个一次性就完成的东西。
比如,老师安排一场考试 2 个小时,不管压力再大,也只要 2 个小时,时间一到,事情就结束了。
也就是说,很多学生的思维模式是更偏向于这种:“我要参加的考试也好,我要做的作业也好,都是可以一次性做完的。就算是学校的这些大作业,我也可以在周末找一个下午,一次性就给它完成。”
但是 John Locke 它是一个你要横跨三四个月的时间要去管理一个项目,它绝非能一蹴而就的。这样的学习和练习的体验,很多学生是很不适应这样的。这也是我认为John Locke 最难的一个地方。
第二个地方就是 John Locke 的写作会要求学生去遵守很多学术写作规范。
比如你不能够自己随便地去做一些断言,你必须要去引用一些证据,引用一些研究成果,比如说哲学领域,你就得去引用一些之前的哲学家的一些理论。
你是需要有凭有据的去支持你自己的观点的,这样的束缚让学生满不适应的。
论文中展现学术规范的部分,很多学生都比较喜欢留到最后一刻来做(字面意思的最后一刻:6 月 30 日)。他们会先把文章写完,再去做这些引用,或者是做一些 footnotes 之类事情。这种选择会让他们在最后一刻的时间变得非常不够用。
中国学生的 John Locke 获奖情况有何变化?
从 2022 年赛季的情况来看,总的获奖率首先是没有变的,我的判断依据是官方他发给获奖学员的邮件,因为比赛结果揭晓之后,我们会去看学生的获奖邮件,里面他有提到这一届的一些相关的数据。获奖率是没有变的,还是 20% 左右,官方给到的一个词叫 quintile,大致就是提交作品中的前 20% 的意思。
大家不要把这个 20% 看成很轻易就能获奖的一个数字。要知道,按照学术规范写完一篇 2,000 词的 John Locke 论文竞赛作品,这本身就已经筛选了一部分学生了。
另外,基于 2022 年的小样本数据,我发现越来越多非 IB 学校的学生也参加到比赛里面来了。
IB 学校的学生参加比赛的障碍是比较小的,比较低的,因为他们在学校里面写作的任务量本来就已经很重了。如果你对 IB 课程体系有解,你会知道 IB 到了 DP 阶段,学生的毕业论文篇幅就已经达到了 3000-4000 词了,这个篇幅是比 John Locke 要更大的。
现在,我看到越来越多非 IB 学校的学生也加入到 John Locke 参赛的队伍里面来了。
我还看到的今年中国学生的获奖情况的另外一些新趋势。以前是有英高、美高,还有港高,还有新加坡的一些高中的中国学生,这些学生获奖比较多。但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国际学校的学生,甚至我看到我们学霸机构在厦门的学生也获得了奖项,这是以前比较少看到的。
是不是这些学校的学生突然间变得很厉害?我觉得是越来越多的学生知道并且认可了 John Locke 这项比赛,因此也投入足够多的时间去参加这样比赛,并最终获奖。这也是付出有回报的一个体现了。
所以简单总结一下,中国籍获奖学生的构成变得越来越多元了。
不再是以前你只有在海外的这些学校,或者是香港地区的这些学校,或者是 IB 课程体系的学校,你才能够获奖。现在获奖的人中国学生人群越来越多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