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档亲子教育的综艺中,有一个名叫徐敬凯的孩子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心疼”是网友们对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其妈妈的教育方式也在节目播出后引发了不少争议。
当问到孩子的名字时,孩子回答“没名字”。
当邀请孩子参加才艺展示时,会街舞的徐敬凯却说自己“都不会”。
当问到他的假期计划时,他回答“做试卷”。
而面对孩子的各种闪躲和不自信,徐敬凯妈妈却不以为意,甚至坦言,“学习是孩子最重要的事情,学习好了才能有好学上,将来才能有好工作,其他并不重要,孩子没有必要拥有太快乐的童年生活。”压抑感与窒息感随之扑面而来,原来,孩子的不自信、玻璃心竟然来源于此。
不知从何时开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很多家庭的教育难题,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未成年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日常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孩子的成长不能一味追求“战绩”,全方面的均衡发展更为重要。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却出现了心理方面的阻碍,焦虑、自卑、玻璃心、敏感……源源不断地发生。
很多网友还直呼:“我们小时候好像吃吃喝喝,做做作业玩玩闹闹,每天都挺快活的,怎么现在的小孩有那么多心理上的问题呢?”
现在的孩子好像越来越难拥有“快乐童年”了,到底为什么?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家长该如何从自己的身上寻找问题,又该如何从源头阻断不良因素呢?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聊聊孩子们的“玻璃心”。
所谓玻璃心,顾名思义,说的就是内心脆弱、极其敏感,听不得批评,经不住失败,受不了重话,这些很可能来自于家长们的“无心之举”。
01过高的期待,打压式的教育
家长给孩子施加太过高的期待与要求,无形之中就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当现实与理想存在偏差时,孩子的内心将会格外痛苦与纠结,而这些心理上的变化只有孩子自己知道,家长往往很难察觉。
曾有研究表明,优秀的孩子通常要比普通的孩子更为敏感和脆弱,一点点小的失败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让他们的心理防线崩塌,因为他们习惯了优秀,当优秀变成了一种固定的标签,他们会因为害怕父母的失望、老师的批评、周围人的评价,而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因为害怕所以脆弱,因为比别人投放了更多的自我期待,所以更难坦然地接受挫折。
久而久之,他们的内心就会出现一条超级高压线,一旦有所浮动,随时都会触线崩溃。
更难的是,很多家长在平时的教育中喜欢用“打压”的方式来推动孩子的进步,即使孩子获得了一定的成就,他们也习惯将“下次继续保持”“别取得了一点成绩就骄傲”“优秀的人还多着呢”挂在嘴边来“刺激”孩子。
最近的热播剧《小舍得》中宋佳饰演的妈妈就是这样对待孩子的,她面对孩子的进步,不会进行任何的鼓励,只会一贯地将孩子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最后导致孩子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其女儿甚至在校通过排挤同学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
打着“我爱你”的旗号,却时时刻刻都在贬低孩子的个人价值,这种教育方式只有伤害,没有教育。
长期经受“打压式教育”的孩子很容易陷入不断的“自我怀疑”,会认为自己的确不如别人,从而失去自信与阳光,面对问题也更容易逃避,难以拥有积极主动的健康心态。
家长的肯定就如同植物成长所需的养分一般,只有给予更多的鼓励、更平和的情绪、更温暖的表扬,才能让孩子更加茁壮地成长。
02太多的关注,捧杀式的教育
对于当代很多家庭来说,孩子就是家庭中的核心人物,一个孩子往往要受两三代人的关注,“捧在手心里”可以说是现在很多家庭的真实教育写照,而其实,孩子的玻璃心大多也都是被捧出来的。
不少父母习惯了无条件地宠孩子,舍不得训斥,不忍心调教,不放心放手,渐渐地,孩子就形成了“以自我为核心” 的认知观点。
等到孩子进了学校入了社会,他却很难再享受到百依百顺、众星捧月般的待遇了,而面对差异,他就会变得极度敏感,为了吸引关注,或许还会做出一些不正确的行为。没有适应逆境的能力,才会手足无措,一击即倒。
在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阶段,如果不能让他顺利地学会接受不满、批评、普通,这将不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发展。
而在此基础之上,比宠爱更能摧残孩子的则是浮夸的赞美、虚无的表扬,过多的夸奖和期待并不会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反而会让孩子失去正确看待自己能力的眼光,把“失败”看得过大,难免产生深深的无力感,把“成功”看得过高,则更易滋养骄纵的火苗。
孩子的确需要称赞,但家长也要让每一句夸奖之辞来得真诚和实际,否则,当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普通、平凡和无法避免的无能为力,痛苦就是必然的。千万不要用爱捧杀了孩子的自我认知。
敏感未必是件坏事,有些孩子依靠敏锐的观察、细致的心思、谨慎的判断、深刻的同理心,也完成了很多其他孩子无法做到的事情。
美国伊莱恩·阿伦博士在《发掘敏感孩子的力量》这本书中提到了“高敏感”这个词语,他表示,高度敏感的个体天生比一般人更关注周围环境,做事习惯三思而后行。反之,一般人则不会太注重过多的细节,容易迅速采取行动,甚至有时显得过于冲动。
所以,孩子的敏感玻璃心需要父母适当的引导、及时的梳理、正确的纠正,不要主动给孩子贴标签,而要积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扫除心理上的不良阻碍。
要做到这些,家长首先要学会有度地与孩子相处,掌握自己的情绪与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