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真的不理解国产电视剧对留学生的误解为什么这么深,这都一只脚迈进2022年了,留学生出现在国产电视剧里还是那些刻板形象——不是富二代就是学渣,要么是顶级装逼怪,最正面也是不切实际的天才少年,基本上跳不出这四种设定。
最近正当热播的都市剧《小敏家》,第2集就让留学圈目瞪口呆——有钱太太李萍为了让艺考落榜、正在准备二战高考的女儿能多一种选择,决定送她出国,这都没问题,但来看看台词
▲ 图片来自《小敏家》
交了“赞助费”,只要语言过关就能“哈耶普斯随便挑”?
Ball ball编剧们写台词的时候稍微过过脑子吧,这已经不是单纯的“黑”留学生了,简直就是要把人“送进去”呀!
▲ Netflix出品的招生案记录片
想必编剧一定不太关心留学圈的新闻——就在12月,美国史上最大招生舞弊案中的最后一名涉案家长认罪,这场2019年3月爆出的轰动全美的丑闻才终于落下帷幕。
这位最后认罪的华裔家长是涉案的第38位家长,此前已查明案中行贿数量最大的一笔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步长制药的董事长赵涛,他支付了650万美金(约合RMB4377万元),将女儿送进斯坦福就读。案发后,赵涛女儿被斯坦福开除。
整个案件涉及哈佛、斯坦福、耶鲁、南加大、UCLA、UCBerkeley等多所美国顶尖名校,在2021年3月甚至被Netflix拍成了一部社会纪录片,可以说是把污点永远的留在了历史画卷上。
了解了这些再回头来看《小敏家》的台词,不由感叹这一家人的日子真是越来越有“判头”了…
如果要给国产电视剧对留学生的误解划分等级的话,《小敏家》这种应该就是可恨指数⭐️⭐️⭐️⭐️⭐️的!还有一些不同等级的常见误解比如?
1、学费贵,赚得多可恨指数:⭐️
最近一次给我留下印象的就是贾玲的《你好,李焕英》,王阿姨炫耀女儿在UCLA学导演,毕业后月入8万?
▲ 图片来自《你好,李焕英》
UCLA导演系不错,月入8万就要看人造化了,为此我们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去“公立常春藤”UCLA学导演,真的能月入8万吗?
不过,这种刻板印象可以说是最能原谅的一种了,因为至少其中还有一半是对的——和国内的大学学费比起来,出国留学肯定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但是,海归工作一定光鲜亮丽,年薪百万,那也是太夸张了。
2、常识性错误可恨指数:⭐️⭐️
这种误区也挺多,比如前阵子热播的据说是“献给留学生的青春日记”的《岁月忽已暮》,为了体现男女主的天才学霸人设,让他们分别拿了15个和7个英国大学的offer…
▲ 图片来自《岁月忽已暮》
唉,学霸没问题,天才也可以,但是英国大学一年只能投递5份申请(记下来,要考!),这种常识别的片子没有就算了,“献给留学生的青春日记”总得搞搞清楚吧?
还有《小敏家》也有类似的问题,陈佳佳用RISD的offer去办签证,但后期入读却穿着UCI的校服,难道“艺术届的哈佛”和UCI共用一份I20文件吗?
▲ 图片来自《小敏家》
每次看到都想说难道整个剧组都没有人去查一下相关的资料吗?这也太不严谨了!你们这样是要误导小孩子
3、顶级装逼怪可恨指数:⭐️⭐️⭐️
这种人设大家肯定也不陌生了,通常出现在相亲场合来衬托主角的清新脱俗——但凡是从国外回来的,说话必须夹杂英文单词,浑身上下透露着一股优越感,随便聊几句就“privilege尽显”?
▲ 图片来自《我的前半生》
怎么说呢,爱装逼的人肯定是有的,但是也不代表留学生说几个英文单词就是在装呀
毕竟如果在国外读了多年书,确实有很多单词一时间会想不到用什么中文来翻译,比如刻入骨髓的due、presentation,还有一些专业相关的词汇。
所以,这种误解把留学生的形象越拉越偏,很多同学回国之后说话前都要三思,就怕自己不小心蹦出一两个英文单词,被人冷眼相对。
4、留学就是在水学历可恨指数:⭐️⭐️⭐️⭐️
这种误解的可恨程度直逼开头提到的“犯罪型”,出国就是为了镀金,根本没人好好学习?
▲ 图片来自《路从今夜白》,目前已删除该片段
这部剧第一集就出现了这种魔鬼言论,被点名的诺丁汉大学(2022QS世界大学排名#103)以及它的学生们直接炸锅了,校长Chris Rudd还就此事发送了全校邮件,最终此事以剧组公开致歉并删除相关段落平息。
孙漂亮主演的《带着爸爸去留学》里,到达美国之后遇到的热心“校友”说自己在国内是学渣,到国外就能成为学霸?
▲ 图片来自《带着爸爸去留学》
本来以为可能确实是比较差的学校吧,结果又要挽尊说排名挺靠前
这让那些在国内时成绩一骑绝尘、出国以后依然需要黑着眼圈熬due的真·学霸们情何以堪??
在国产剧的塑造下,留学生仿佛就是每天喝喝咖啡晒晒太阳参加一下party,混够4年就能拿到文凭,而现实是——
哪怕托福110+的留学生也得打起12分精神才能勉强跟上带着各种口音的教授;
workload重的学校基本上三天一个due,五天一个quiz,好不容易都熬过了,又要马不停蹄的开始预习下一周的内容;
10所大学9所说自己work hard,play harder,但学习、社交、睡觉基本常年只能选两个,所以要work要play就只能放弃睡觉;
Final周熬大夜是日常,咖啡当水喝也挡不住沉重的眼皮……
这些都还只是学习上的压力,还有独自一人在大洋彼岸的孤独,逢年过节只能通过电话视频和家人联系的无奈,笨拙的尝试下厨却无法复刻家乡味道的无力……
留学生活从来就不是国产剧里刻画的那样只有光鲜亮丽,但这些也都是难忘的成长过程,是珍贵的回忆,我们只希望这样的真实也可以被看到、被展示出来。
希望新的一年不要再有新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