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DIY科研课题?中学生可以DIY科研课题吗?

本期科研会从以下4个问题展开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为什么要 DIY 课题?

- 科研选题4步骤

- 平常如何积累?

- 一对一科研 vs 班课科研

【Part 1】 为什么要 DIY 课题?

关于自己的独特性

为什么我们需要做一个DIY课题,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展示我们自己的独特性

因为,很多学生会把自己科研的经历写进文书里,正好映照了我是谁,我喜欢什么学术方向、我做了哪些的功课、我遇到过的困难、我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

有想法!

关于第二点,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都是有自己想法的,无论是被导师引导还是自发。最理想的情况就是学生有想法,自己的课题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的,这个是最棒的。因为对于高中生来讲,选题是非常不容易的,很多学生的根本问题是不知道如何下手。

其实在整个科研过程中,我们也是在帮助学生探索自己的兴趣,包括想选择的专业,甚至是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反推。

一件事物/一个人物,n 个课题

有很多学生可能担心自己想要研究的课题肯定有非常多的人也喜欢这个方向。其实大家关注或者研究同一个事件是不会有有任何影响,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做的事情。

一件事情或者是一个人物,可以引出来N个课题,今天我们将分享一下谷爱玲的例子。

谷爱玲出发,其实可以引出非常多的学科讨论,甚至是研究,比如在社会学方面,我们可以从性别公平的角度来提出,女性和男性是否享受平等的待遇。

那么从市场方向来看,我们可以从商业价值的角度来切入,我们可以提出,运动员的商业价值与个人包装的的课题。

谷爱玲也是斯坦福的学霸,那么从社会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来讲,我们可以从教育公平性的角度进行切入。

通过谷爱玲的案例,让大家多对身边的事物产生一些思考,我们其实要做的是对周遭的事物,产生不同的观点。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我们三观的形成,都是来自于我们与不同人的交流。但从科研的角度来上来讲,我们希望大家可以进行思考,提出不同的观点,并且研究不同的课题。

【Part 2】 科研选题4步骤

① Discover 探索主题

② Narrow 缩小范围

③ Focus 确定主题

④ Revise 修正主题

我们根据学生在选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制作了一份四步走的选题工具。

选题第①步: 探索主题,我们需要做三件事情:

>了解自己

>思维导图

>保持阅读

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工具Credo Reference,它是一个数据库,它提供了mad mapping(思维导图)这样的工具。我们只要输入一个关键词后,它会根据这个资料库里面的信息提供和这个关键词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作为我们思维导图的扩展。⬇️

网址:https://search.credoreference.com/

选题第②步:Narrow 缩小范围

在我们审题的第一步可能已经有大概的方向,然后阅读相应的书籍。阅读的并不是整本,而是读它的目录,和我们对这件事情的感知,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目录去扩宽自己的视野。

一次缩小一个范围,甚至是主题。

当然在缩小主题的范围中,我们会跟教授保持每周的视频会议,在会议中我们可以说出自己的发现,然后和教授一起把最后的课题确认出来。

选题第③步:Focus 确定主题

我们在选题的过程中有一个5W的问题,这五个问题分别是 why、who、what、where 、when。在我们没有确定主题之前,我们可以通过5W从各个维度来帮助我们去排除或者想清楚自己想选择的主题。

选题第④步:Revise 修正主题

修正主题的步骤,需要我们做到两点:

第一:我们的主题不能太宽阔或者太窄,当你定完题后,发现自己的主题不成立,或者是有一些难度的话,就说明这个主题是有问题的。

第二:我们要做的事情是把我们的主题变成一个科研的主题,而不是一个综述。

举例:

想法 =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或现代建筑

Ideas = Frank Lloyd Wright or modern architecture

科研问题 =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如何影响现代建筑的?

Research Question = How has Frank Lloyd Wright influenced modern architecture?

有重点的科研问题 =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在当代住宅中使用的设计原则是什么?

Focused Research Question = What design principles used by Frank Lloyd Wright are common in contemporary homes?

这里也给大家 cc MIT图书馆关注选题的建议

https://libguides.mit.edu/c.php?g=175961&p=1160160

【Part 3】 平常如何积累?

我们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一个阅读源,当问题出现时孩子们没有想法时,其是可以通过训练和谈话一步一步引导的。

但是比没有想法更糟糕的是没有认知,我们甚至不知道具体的内容是什么。这需要孩子们有一定基础知识的积累,我们把这个基础知识的积累称为阅读源。

学生的阅读源就是知识的获取,甚至是对于一些事物的批判性认知,不一定是从书里来的。

有很多的公众号,在写作的时候会有浓重的个人观点,通过学习别人的观点也是一种方法和途径。所以我们推荐很多学生去阅读一些高质量的公众号。

-观点练习

这是非常好的一个活动。观点练习,我们可以不采纳严肃的事情或者是新闻。它可能只是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件事情,那我们可以跟自己的孩子进行一个讨论,孩子是如何看待这个事情的、这件事情的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你身边,你是否有同理心,能感受到他人的感受等等。

我们可以和学生有很多次这样的对话,以此来探究孩子们是如何去思考的。同样,他们也会开始思考。是一个很好的相互同理,然后相互理解,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的方式。

【Part 4】 一对一科研 vs 班课科研

我们通常会感到困惑关于上科研到底应该是一对一,还是班课。

其实从辩证的角度来讲,我们不鼓励上班课的原因是我们班课通常是一个非常固定的课题。因为理想情况下,我们会根据孩子的兴趣,在基础课过程中进行一个基础知识的适配,而不是去讲一些固定的内容。我们希望学生的课题是一些比较独特的内容,并且学生可以有自己的思考空间。

从公立的角度上来讲,很多班课的产出,学生很可能不是独立的作者。从申请的角度来讲,如果大家是同年级,同一个地区的话,申请同样的专业,会发生课题撞车的情况。第三个是班课的人数太多,教授写的推荐信,会发生模板化的情况。我们希望推荐信的内容是真的是在记录孩子的成长过程,以孩子为中心写推荐信。

一对一科研

我们对教授和助教都是有一定的要求,包括学生。既然是团队作战,那我们需要学生和团队协作,并且最大程度化的去帮助学生快速定题,并支持学生,让他尽快得到需要的数据和内容。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们也会一步步教会学生掌握基础技能,比如 Scholar(文件库)的查找等,这能最大化的帮助学生得到锻炼,无论是从能力、知识还是最后论文的产出。让学生把我们当成一个可用的学习资源来进行自己的科研。

不要忘记“拓展

虽然机构每周我们都会推荐一些自己教授的课题,但我们的初衷其实是想启迪学生们对于课题的感知。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延展出来其他的课题。因为没有学生最后做的课题,跟他一开始接触到的一个课题是一致的。因为这中间是要通过学生的想法和思考做DIY定制的。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请加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3年UCL大学新开了哪些专业?

下一篇

哪些家庭的孩子学习更优秀?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