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平常在与外国人打交道或是在外国旅游时,有没有闹出过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呢?
在不同的历史底蕴下,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包括但不限于语言、文字、教育、礼仪、社交等。
正是因为各个国家的社交文化不同,不同国家的人在沟通时难免会遇到难题。
那么,今天让我们来看看西方人日常的社交礼仪和相处模式是怎么样的吧!
01、东西方古老的“社交文明”
社交立足于现在,也存在于过去。
历史上的东西方,在过去早就有了社交纽带——丝绸之路。
古老的丝绸之路,连接着东西方文明。今天,丝绸之路永葆活力,还依然延续丰富的当代文化交流,持续推进着人类文明的汇聚与创新。
著名的世界旅行家马可·波罗曾沿着这条丝绸之路一路游历至元朝时期的中国。
1254年,马可·波罗出生于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17岁时随父亲和叔叔前往中国,历时4年来到元朝首都。他在中国游历了17年,写下了《马可·波罗游记》。
当他们初次到达元朝首都时,对待各国来者尤为礼遇的忽必烈设宴热情地款待了他们。
宴会上宫女舞唱了蒙古皇族宫廷音乐——《阿斯尔》,《阿斯尔》的奏唱代表的是整个蒙古族对外来使者的欢迎,是一种典型的礼仪仪式。
另外,马可·波罗将忽必烈发明的美食——羊肉和奶冰记载进了游记中。
在八百多年前,成吉思汗率领蒙古骑兵到寒冷的欧洲作战,当时骑兵们需要靠吃羊肉来御寒和充饥。
为了节省时间,部下的将领想到了这样一个办法——把羊肉切成薄片放到翻滚着开水的锅中,等到羊肉变色立即捞出,然后蘸盐吃下以迅速补充体力。
后来忽必烈在一次南征中,大厨用这种做法以代替家乡的清炖羊肉,忽必烈叹之美味并将这一美食取名为“涮羊肉”。
除了“涮羊肉”之外,忽必烈也在枯燥的行军中发明了当时的“冰激凌”。
夏天行军让人心烦气躁,忽必烈就命人在牛奶中加大量的冰块,再配上一些蜜饯、水果加以解渴,并取名为奶冰。
后来,“涮羊肉”和“奶冰”被马可·波罗宣传至欧洲乃至世界,“奶冰”也发展成为了现在可口的冰淇淋。
忽必烈与马可·波罗的交好,是东西方古老的“社交文明”的体现,也使得中国再一次向世界释放了一个文明大国的信号。
02、西方的社交礼仪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有一天,一位中国人和美国人偶然遇见时,会上演什么场景?
一般来说,当中国人和陌生人见面时,会微笑点头或者握手以示友好。
然而,在西方,特别是一些欧美国家,拥抱礼、吻手礼甚至是亲吻礼都是他们常见的见面礼。
这一差异的产生还得从两个国家不同的文化说起。
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集体、社会责任感、谦虚、含蓄;而西方社会强调个体、个人价值、追求自由与平等,所以西方人的思维也更加开放、直接。
从东西方人接受“赞美”的不同反应来看,正好体现了这一点。
当西方人被夸赞时,他们会很直接、很乐意地接受你的赞美,并说“谢谢”。
而中国人则会含蓄地回应“哪里哪里”,但这样有时候会让西方人误以为是自己的判断出现了偏差。
从社交场合“打招呼”的方面看,中国人遇到熟人一般会问“去哪啊”或者是“吃饭了吗”等。但是,如果你这样跟西方人打招呼,他们则会觉得你在侵犯他们的隐私或是别有用心。
此外,诸如问年龄、婚姻、收入等,在西方都是不礼貌的。
和西方人打招呼时,你可以用问候的方式,比如,问一句“早/晚上好”或“你今天过的好吗?”,以示友好。
在平日“拜访”时,西方人可不喜欢“惊喜”!
哪怕是过节,你想登门拜访亲戚或者老朋友,不提前预约是不礼貌的!主人会因为觉得你打断了他的日常计划。
西方人非常重视时间,他们认为约定好了就应该准时,不要太早到也不要晚到。
03、独特的派对文化
在西方国家,“派对”已经发展成了一种文化沉淀。
到底什么是派对文化呢?按分类看,派对可分为聚集式、家庭式和宴会式三种。
在西方,派对绝不是酒吧和夜店文化,它是人与人之间积极沟通和交往的一种强烈体现。
聚集式的派对形式比较简单,一般由主办人提前发通知召集想要参加派对的人,参与者可以带上食物与大家分享。派对的内容一般是演讲、跳舞或者玩游戏。
在美国,当宝宝还有1-2个月要来到这个世界时,准妈妈会和女性好友们举行一个派对,以庆祝宝宝的到来。
这种家庭式的“迎婴派对”,其实就相当于中国的“满月酒”,只是西方国家喜欢提前庆祝。
而像结婚宴会、圣诞晚宴这些就是宴会式派对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参加派对还可以收获工作上的惊喜。因为在派对上你也可以向别人请教工作问题或者是谈公司业务,且很大几率在派对上与你碰杯的就是某位商业精英。
人类是群居动物,社交将人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掌握社交知识和具备良好的社交能力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个人能够在东西方社交文化交流与碰撞的海洋里遨游,未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