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观点: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如果在不考虑全家移民,且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建议在18岁,也就是高中毕业之后出国读书,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
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18岁孩子的价值观已经相对比较稳定,不太会出现低龄(初高中)留学生很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交友不慎、压力过大或者文化冲击过大,导致处理不了,或者太小离开家会跟父母产生疏离感。
我遇到过很多这种案例,有的是孩子因为年纪小处理不好与寄宿家庭的关系,轻者频繁更换寄宿家庭,严重者甚至被寄宿家庭赶出家门(就事论事而言,可能双方都没有做错什么,只是由于生活习惯迥异和价值观差异太大造成的);或者因为没有成熟的消费观,跟着与自己家庭经济条件差异较大的同学一起消费,最终给父母制造了比较大的麻烦;或者因为同龄人之间的小矛盾控制不知青春躁动的情绪而触犯校规被迫重新择校甚至回国。于是有些父母就很后悔那么早就把孩子送出去了,原本以为可以避开死啃书刷题的中高考,殊不知,另外一个体系下也不是阳光明媚晴空万里。
【强调:这里并不是说低龄出国的孩子个个出问题,只是比例相对较高,所以需要家长们慎重决策。当然我也见过很多成功案例:孩子学习习惯很好、生活上也很自立,自己能够很好地安排好学业和课外活动,交到了知己的朋友,也很受老师们赏识,在更加适合ta的教育环境中而绽放。】
第二,如果选择国外的大学,也就是本科,可选择的范围是比较广的。跟高考的独木桥相比,结果的可控性比较高,你可以同时申请不同的学校(几所到几十所不等)。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因为疫情而产生了诸多不确定性的申请季,我辅导了一位学生,总共申请了27所学校,涵盖了美、英、加拿大三个不同国家,其中录取的有11所,今年9月已经飞往伦敦大学学院开学了(说到这里也补充一个信息点,经常有人问现在疫情孩子们是不是出不了国了。实际上,国外高校已基本全部恢复到线下教学了,包括澳洲)。
当然这是比较极端的例子,但是大部分学生都可以申请8-15所学校,这些学校会按照录取概率在30%以内,50-60%,80%以上分为冲刺、匹配和保底三个档次。一般来说都会有实力相当的几所学校向学生发放录取通知。那么这个时候(一般是入学年度的3-4月份)就会发生剧情反转:是学生来考虑选择最终入读哪一所学校,而不是学校选择学生了。
另外,即使很多人在第一步申请本科阶段最终录取的学校不甚满意,还可以大一或大二结束时申请转学。当然,高考后对国内大学不够满意的话也可以申请转学去国外继续就读,但是准备起来的工作量会更大一些。
第三,很多人可能会说,那我研究生出去不也可以吗?当然是可以的,但是研究生的时长一般是1年或者2年。除去刚到那边3-6个月的适应期,之后还要应对沉重的学业压力(越好的学校读起来越是辛苦)。
研究生阶段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在就读期间还需要寻找实习机会甚至为找工作做准备,所以,这么算下来,真正用来体验和融入当地生活的时间和经历就会减少很多。以两年制的MBA项目为例子,9月份一开学,马上就要准备简历申请来年暑假的实习机会——约学校就业中心和校友帮忙修改简历、参加企业说明会、投递简历、扩大社交圈争取内推机会、准备面试……同时,还要兼顾学习以及运动等自己的兴趣爱好,真的是忙得不可开交。刚刚节奏调整差不多了,期中期末考试就来了。一晃,一个学期就过完了,圣诞休息一两周,马上进入新的学期……
所以,我会认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中毕业出去读大学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可以有3-4年的时间来充分体验大学生活,以及拓展一些自己未曾开发的技能和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