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有超越导师的想法。
这并不是盲目自大不把导师放在眼里,而是说当你研究的这个课题的时候,你的目标得是:将这个课题理解得比你的导师还透彻,针对这个课题的研究成果要比你导师的还响亮。
一般而言,导师会有一个大的研究方向,而我们就在这个大方向里研究一个具体的课题。“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导师最多在研究初期给你关注和指导,到后面就得靠自己的能力和投入了。
所以最后你才是最懂这个课题的人,你对这个课题的研究和理解必须要超过你的导师,并且能产出有代表性的成果,这样才算学出头了。如果到最后你都还是局限于导师的研究,没有创新性的产出,那么这个博读的就不算成功。
2. 保持自己的节奏。
选择读博就要接受一个现实:之前的本科、硕士同学都成家立业了,自己还在学校埋头做科研。读博没有正式工作,没有收入,只有微薄的补贴,有时甚至还要问家里要钱。
然而每个人的人生节奏都不一样,有的人早早辍学踏入了社会,有的人快30了还在读书。盯着自己和别人的不同钻牛角尖反而会乱了自己的方向。
活在当下,不要对毕业、工作之类的事情太过焦虑,也不要对同龄人的成就太过焦虑。保持自己的节奏,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想要的东西将来都会有。
3. 学会与自己和解。
读博让我接受了自己是个普通人的现实。总会有人更招导师喜欢,总会有人反应更快,总会有人研究成果比自己的突出,总会有人比自己还拼命。世界上优秀的人真的太多了,我真的很普通。
但我也很快就看开了,学位越高peer pressure就越大,到了读博阶段哪个人不是一路卷过来的,盲目攀比只会困住自己。越是到这个时候越要“躺平”,试着认同差距,跟自己和解,让自己保持在最舒服的状态。
心态放平才能更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研究里,做科研真的急不来。
4. 学术道德不容侵犯。
像剽窃和伪造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在学术界是无法容忍的。对于做科研的人来说,文章就是脸面,学术不端就是污点,会跟着你一辈子。
同时也要留心自己的权益有没有被侵犯,可以多去了解一下权益被侵犯要如何维权(目前国内似乎还没有专门课程教学生应对学术不端)。
5.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不吃早餐真的会生病,坐着不动腰真的会抗议,规律的作息很难但是真的很重要。本科时通宵看剧已经成为历史,现在晚睡两个钟都要缓一天。近几年真的有感受到身体在慢慢衰老。
我经常在傍晚的时候跑步。做科研不可避免的要长期坐在电脑面前看文献,但坚持锻炼才能让人保持好的心态,也能有更多的精力去做博士研究。
先写这么多吧,我自己目前也在慢慢摸索。希望上面这些能对正在读博的你或者打算读博的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