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学霸孩子如何找到自己的内驱力?

博主的话

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就是教育。传统的中国社会重视读书,信奉“书中自有黄金屋”。当今社会中,70、80 后的一代更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得利者。当这些人成为一代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上,则有着更加深刻的感受。海外华人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甚至比国内家庭有过之而无不及,是被视为全球最重视教育的族群之一。

移民的家庭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家庭内部不仅有代际冲突,还有跨文化冲突,这就使得移一代家长面对移二代子女的教育上更具有挑战性。中国新移民对子女的教育期望是否可以达到预期?所面临着哪些挑战和制度限制?

如何运用社会支持机制来应对挑战、解决困境,从而实现预想的教育期望?如何解决移二代的身份认同问题?在孩子爬藤的路上,父母应该扮演何种角色呢?如何在新时代中更好地融合中西方文化,中和发挥出更大优势?这也一直都是我们作为家长所需要思考的问题。爬藤,说难也不难,说不难却也难。

如果孩子是名校的理想候选人,那么就不难;如果不是,就难。藤校需要什么样的学生?我要怎样做,才能成为这样的学生?让我们在每一期的《藤妈访谈》中探寻答案吧!

今天和我们分享的是Michael和妈妈。

如今,Michael已经成功在读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NYU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提早录取Offer),实现了自己一直想去美国读商科的愿望,并顺利完成了大一的学业。

回看高中的四年,Michael和妈妈分别有哪些心路历程和心得体会?我们特意邀请到母子二人和大家一起聊一聊这一路是如何走来的。做为家长,又是如何陪伴孩子,怎样提供理解和支持孩子,并最终收获惊喜的。希望能对你我都有所启发。

非学霸如何找到内驱力?

Michael在4岁时跟随父母来的加拿大,从1年级到4年级上的是本地的一所公校,5年级转到了一所男校(私校)。妈妈坦言,在整个的学习成长阶段,他都不算是别人眼中的学霸型孩子。

但他非常喜欢社交,爱好也更多地体现在体育类的课外活动,比如羽毛球、篮球、排球等,在这些运动项目中都担当主力队员。Michael跟妈妈说,自己在10年级之前基本不进图书馆,因为实在心静不下来,坐时间长了觉得吃力。

但从10年级开始,Michael的内驱力逐渐显现。一方面是来自同龄孩子的互相正面影响,他也越来越留心自己和别人之间的差距,并懂得见贤思齐。另一方面,在加拿大顶尖教育发展顾问机构Ivyshuttle的启发辅导下,最大程度的开发了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从以前几乎不去图书馆,到后来变成了图书馆的常客。

与此同时,在Ivyshuttle胡校长的帮助和妈妈的支持下,Michael参加了两个口碑很不错的夏令营,这也直接促进了他更深入的内驱力开发和自我探索。

10年级时,Michael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SHAD,该夏令营由加拿大政府资助,每年7-8月向成绩优异且有创新意识的高中生开放招募。

11年级时,Michael又参加了Yale Young Global Scholars(YYGS),这是一个面向全球优秀高中生的学术项目。每年夏天,来自150多个国家的学生都会在耶鲁校园里参加一个为期两周到一个月的沉浸式跨学科夏令营。

何时着手规划申请美国优秀大学?

在高中时,Michael就表现出了对business领域的兴趣,那时就参加了学校的一个相关俱乐部DECA,也就很自然地在9、10年级的时候,萌生了去美国读商学院的想法。

为了在方向上可以更好地支持到孩子,9年级时,妈妈给Michael报名开始接受加拿大教育发展顾问机构IvyShuttle的辅导,而这成为孩子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也是从11、12年级开始,Michael更加意识到平均成绩对升学的重要性,学习也更加努力和用心。他分享了自己的两点侧重:一是继续积极投入能锻炼和培养自己能力的课外活动,比如和自己兴趣匹配的俱乐部;二是努力抓学习成绩。

社交型孩子如何兼顾学业和课外活动?

妈妈分享说,Michael在10年级的时候课外活动开始参与得比较多,也喜欢和同学们社交。

在学习成绩上,Michael总体比较看得开,比如认为85分和90多分本质差别不大,分数不代表全部。他个人更看重人际交往以及全面、平衡的发展。所以,整个高中阶段,无论是学习还是参加课外活动,Michael都是积极阳光地面对。

Michael很推荐大家有一个热爱的体育运动,因为坚持运动本身对身体也好。相应的校队、赛季也是值得考虑的。

在高中时,除了运动竞赛类的课外活动,Michael还发起了一个公益性支持非洲孩子的项目“Smile Across the Board”,即发动学校的学生给对应的非洲的学校用信件进行交流的活动。这让他的个人经验和领导力等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当妈的“三多原则”

回看高中四年的陪伴,Michael妈妈最大的心得体会就是不要刻意鸡娃,尤其是面对高中阶段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减少硬性管教,更多的是对孩子予以尊重和支持。

曾经有段时间因为孩子的社交比较多,Michael妈妈担心会影响他的学习,和孩子发生过争执和碰撞。在高中时期,妈妈一个明显的感觉是,这个时期的孩子是通过征服父母来征服世界的。

后来,妈妈改变了心态,不再刻意去鸡娃,而是首先尊重、支持孩子,让孩子完成自我探索,帮助孩子找到真正的兴趣点、充分的自信心,而不是家长的横加干涉和家长式直接意志的执行。

Michael妈妈将自己的心得概况为“三多原则”:多尊重、多沟通、多支持。尤其是在大学升学过渡阶段,在一些关键性、方向性上给与支持和指引,比如选课程、选大学、选专业,比如该寻求专业人士和机构的支持就积极帮孩子一起规划,而不是盲目瞎指挥或者干着急。

Michael妈妈强调,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不能因为重视孩子的学习,而牺牲和孩子的关系。

再次感谢Michael妈妈坦诚、敞开和务实的分享。

如何才能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路上,给孩子足够信任,足够信心和足够支持,一直都是我们作为父母应该努力探索的课题。看(听)《藤妈访谈》,让我们在伴娃成长、助学的路上组团前行。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帮筛选 帮规划 帮协调 一站式服务

上一篇

爱德思ALeve物理考试和知识点

下一篇

2/3/4月国内GRE线下考位大量放出 3月场次被爆抢!报名还享75折!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