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中生活和美本申请做有意义的课外活动

还有一个月,可能你就要进入北上广深的某个知名国际部,在以外教为主的国际化课堂里学习知识,为申请一流美国大学做准备。亦或者你选择利用优异的中考成绩升入当地的知名高中,和学霸小伙伴们一道互通有无,在有限的外界帮助下过关斩将,挑战美国大学申请。

当然无论如何,你应该已经有听说,美国大学筛选人才的标准比中国式高考的维度更加丰富,除了考试成绩以外,还要考察主观和客观的多个维度(所谓的holistic admissions),其中课外活动(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常简称为ec)也会扮演重要角色。

那么课外活动具体有哪些种类?怎样做课外活动才能既对申请有一些功利的帮助(很多时候确实得讲一些实用主义),又能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志愿活动

志愿活动在整个课外活动体系里面处在一个很特殊的位置。一方面,大部分美国高中对志愿活动是有规定要求一学期做满多少小时(service hour),因此美国大学会至少期望看到申请者有充分对学校、社区或者特殊群体尽到自己的义务。

短期的志愿活动(比如国内有不少孩子参与四川大熊猫基地的项目)可以作为一种点缀,但是志愿活动的持续性本身还是一个不能被忽视的因素。原则上,能够起到支撑作用的志愿活动需要持续一学期以上或者集中做一个暑假,如果是一学年以上尤佳。

这样,美国大学才能相对比较好认同申请者的价值观和毅力。一般也希望孩子能确实亲力亲为完成这些活动。这样不但在后期准备申请时能够有比较丰满的内容,也确实对性格和能力会有很好的锻炼。

另外一方面,我们得承认志愿活动是比较难出彩的。国内的孩子限于机会的欠缺,志愿活动往往做得比较同质化。孤儿院、敬老院和支教是三个最常见的选择。如果只是泛泛的去做,最后很容易流于形式,和其他申请者撞车。我的建议是,即便是在做这些比较常规的项目,也可以尝试主动的把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思路结合进来。

比如敬老院的不少老人本身对电子产品了解不多,但他们也有和自己亲人朋友沟通的需求。那么孩子如果有兴趣,可以尝试和相关负责人探讨,设置教育老人使用智能手机的小项目。

当然,还有的可能就是自己走出舒适区或者利用家庭的资源,有意寻找一些更有创意的志愿项目。比如给流浪动物救助中心的猫咪拍摄照片协助领养,比如利用音乐帮助医院复健中心的病人更好的康复,又比如为筹款为环卫工人筹办劳保用品。这些活动的难度对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如能顺利完成,一定会给招生官留下深刻的印象。

体育活动

事实上体育活动对美国大学有特殊的意义——大学的运动队一直是在吸纳新血的。如果在高中校队里本身就有不凡的表现,可以尝试和大学教练直接联系,把自己的记录甚至是比赛视频发过去。

运动队教练的推荐对录取会有很大的加分。不过客观来说,美国大学的运动队水平相当之高,华人孩子限于先天和后天的条件一般只能在冷门一些的项目,比如游泳、高尔夫等,有脱颖而出的机会。

当然如果是申请文理学院或者规模比较小的综合性大学,在越野、田径、网球等常规一些的项目有长时间投入,并在美高校队或者国内大城市区一级算主力选手的话,也可以一试。

当然,对于我们大多数孩子而言,体育活动只是在兴趣爱好的程度——一方面在学习之余强健体魄,保证身体的健康和精力的充沛;另一方面则是磨炼和塑造坚韧不拔的性格。从以往经历来看,这一方面给申请带来优势的主要有两种路线。

其一是诸如太极拳、乒乓球、马拉松、街舞等个人特色项目,这些比较不容易和同学撞车,然后在长期的参与过程中,也会有一些独到的想法和灵感。

其二是比较常见的集体项目如足球和篮球。这种的话需要注意自己在团队里是否能够起到一个领导地位,比如负责招新和定期组织训练比赛,亦或是给当地社区的孩子提供免费训练(甚至还可以把其他元素结合进去,比如英语篮球社)。如果只是在集体项目中参与的话,确实可以列在活动列表里,但就不建议在文书中主打了,因为非常容易撞车。

体育活动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比如运动伤害等),建议是从九年级开始一直持续下来。具体在后面学习压力过大的时候可以适当减少参与时间。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进行有兴趣的体育锻炼本身还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学术研究活动

讲到学术研究活动,大家往往会联想到大学实验室和白大褂。但事实上,真正有机会实在做实验室研究的,我所知道就只有北京市两个“计划”和人大附等一些顶级名校的资源,是比较凤毛麟角。如果不是有这种机会或者父母就是在大学或者研究机构里工作,到也不用特地追求付费去参加市面上的项目进实验室混一两周——自己根据兴趣研究身边的、接地气的问题可能倒还更好一些。

一般研究的时长建议不短于一个学期或者暑假。对于社科研究,需要掌握的两个基本方面是查找相关领域前人所做的论文,以及自行设计执行统计调查。一个例子是结合所学的经济学、心理学知识分析青少年手机游戏消费观。对于科学研究,则要购置并学习相关的器材或软件,尝试设计实验并分析结果。一个例子是城市PM2.5浓度的调查研究,以及口罩防霾的效能。

研究结果的呈现,如果所在高中有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与这个结合起来会是不错的点子。于此同时也可以写作中英文论文,并尝试投稿发表。英文论文可以找人批改以后妥善保存,以供日后申请时作为writing sample提交。

如果研究能和大学申请的专业相一致,是非常好的思路,能够体现动机和热情。不太相关的话也没有关系,以往的经验来看,详实、有收获的研究都能给申请带来正面影响。

兴趣活动

根据经验来看,在申请中有亮眼结果的孩子,相当大的一部分都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具体体现在充分拓展了自己的课余兴趣并深入的从事了相关实践。

顾名思义,兴趣活动不一定要单纯功利的为申请服务。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如果能在高大上的艺术或者音乐领域有所造诣,能够提交有专业水准的作品集,自然会有不错的加分。但即便是一些粗看不起眼或者感觉不上档次的活动,只要孩子有激情努力去做,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当然,想把兴趣活动做好做精,还是有一些技巧和努力的方向,大致归纳起来有这么些方面:

  • 能否发动更多人参与进来?线下的话可以考虑组织社团,线上的话可以尝试成为论坛版主或贴吧吧主
  • 能否让活动结果影响更多人?为博物馆或科技馆设计独特的参观路线和解说辞,组织直播或者线上讲座,争取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甚至电视台的采访
  • 能否从业余进入专业领域?了解活动背后的专业知识,与行业专家联系并取得他们的第一手指导

我见过的一些出彩的兴趣活动:

  • 铁路兴趣社
  • 蜘蛛的观察和饲养
  • 冒险游戏的制作
  • 外文新闻的翻译
  • Minecraft红石教学视频的录制

总结:有意义的课外活动

从经验上看,有意义的课外活动有这么几个元素:

第一个是有充分时间的投入。如果所有的课外活动在网申表格里填着都是一两周,浅尝辄止的这种,难免给招生官会留下孩子是应付了事、三分钟热度的坏印象。一般来说,会希望有两三个活动至少持续一学期以上。

第二个是有新意。很多孩子都会玩乐器和体育。然后在学校里也会参与模联、辩论会和学生会等活动。但是问题在于这些撞车的概率太高了。拿来让整体的活动显得更充实一些是没有问题,但是不建议主打这些。美国大学更希望从课外活动中看到孩子独特的个性一遍,换一个角度来说,基于有个性课外活动的申请材料,更能给学校留下深刻的影响。

第三个是专业认可。当然这一点其实有很多方面,最显著的一个是在知名的竞赛里面拿到奖项或者不错的名次。比如物理的话有南开的CYPT。当然目前也有一些出国导向的商业化的竞赛,这些相对就会水一点。其他的话,还有可能是参与到公司或机构的运营或者研究(这一点上可能需要利用一下父母的人脉关系)、获得媒体报道、取得了一定商业上的成功,等等。学校的推荐信如果能适当呼应的话也算是认可的一种。

第四个是比较好的呈现形式。目前来说有一些在线的第三方渠道,比如说ZeeMee,可以让申请者比较有个性的展现自己。当然如果愿意更下功夫的话,为自己的特色活动制作一个有个性的网站,或者写一篇比较充实的全英文研究报告也是很好的思路。有条件的并且相关的话,还可以考虑办理专利或者软件著作权证书。如果有面试机会的话,也得考虑一下怎样当面给面试官演示自己的活动。比如我指导过一个孩子,在面试时当面展示了自己开发的手机游戏,效果就很不错。

第五个是领导力。一方面是活动能够带动多少人参与进来,另外一方面是活动的结果能够影响到多少人。两方面自然都是多多益善。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帝国理工学院生物医学技术风险投资专业申请录取要求公布

下一篇

帝国理工大学毕业生薪资怎么样?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