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身边越来越多的同学通过伯乐的“恩惠”和指引最终成功博士上岸,很多人认为在考博日趋内卷化的情况下——没有套磁、没有论文、没有导师关系,就很难实现博士梦。
有的同学甚至开玩笑,如今的申博之路,只要有关系,连论文都不用发,直接上岸毫无难度——211+relationship=无敌。
也有一部分人始终坚信,“实力”才是考博的核心所在,只有笃定未来的研究方向,全力准备好研究计划,才能为申博之路夯实基础。
究竟孰是孰非,同时在申博的过程中,又该如何进行取舍呢?
PART.01排除特例、环环相扣分辨“假象”
看到周围的同学纷纷遇到自己的“伯乐”,要么得到硕导的倾力引荐、要么托某种“关系”受到未来博导的独一份偏爱,而自己只能按部就班的去套磁,极容易产生“自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的错觉。
从学生的视角来看,固然申博很内卷,套磁不利容易会失去很多“直通车”的机会,但是冷静下来看一看申博的真实现状,会发现并不是人人都能获得命运之神的眷顾。
看似在套磁阶段就掌握了大局的学生,实际上只占到申博央央大军的一小部分,他们中有自身条件本来就出众的,也有全靠“关系”而得以上位的,这种“先天”的优势,容易被周围的环境无限放大。
因此,套磁只是申博的敲门砖,不能对申博的成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即便身边有不少手握着“先天”优势的考生能实现“弯道超车”,但在整个申博的群体中,也仅仅占到少数,不能被表象所迷惑。
“真实”的考博
“真实”的考博,掺杂着实力与运气的博弈,但归根到底,还是要考察学生自身的硬实力。
从导师端来看:老师都希望接受好的学生,但老师很多时候都是被动等着学生来投奔。一种是通过朋友(领导、亲戚以及自己曾经的同门)的推荐,先“口头”答应这些学生,基本免去了“套磁”的流程;另一种则是从套磁的学生里选,通过学生的学术背景、研究计划,综合比较其中更为出众的选手。
不同的导师,其性格、为人处事、学术态度都有差异,因此在初审阶段有的人会尽量鼓励考生去尝试报考;也有的导师则表现出比较“明确”的态度——要么“欢迎报考”,要么“明年再来”。即便是之前因为“关系”被给予过特殊照顾的考生,依旧少不了要向博导呈现一份完美的“科研计划书”。
试想,前期一路风顺,最后却交上了一份质量一般的研究计划,之前别人再美的“推荐之词”此刻都会变得令人大跌眼镜,甚至还不如那些一路上全凭自己过关斩将的普通考生。
找准自身定位
究竟你是属于那些足够幸运的“少数派”,还是和大多数普通考生一样需要单枪匹马走天涯?在申博之初其实就已经有了定论。
能够通过自己的硕导提前对接上博导,自然事半功倍,可以提前准备后续一系列的工作;而对于大多数普通考生来说,从一开始便要小心谨慎且全力以赴。
作为“普通考生”的你,该如何在套磁后的每一步都做到万无一失呢?
PART.02回归核心,均衡配置
首先让我们回到考博本身,从考生自身的能力提升上来寻找对策。
博士培养的双重属性
首先要明白博士培养的双重属性。从博士培养的本质来看:
第一重是科研属性
要求学生在三五年的时间内能有原创性成果的产生,而一切的“苗头”都指向了最初各位撰写的博士科研计划书;
第二重是稀缺资源
能够最终上岸的人终究是凤毛麟角,无论是他人引荐还是靠自己联系上博导,都要经过后续的重重筛选,才有机会金榜题名。
这也就决定了套磁和研究计划都很重要,前者充当着敲门砖、后者则是在提前向博导亮出自己的家底究竟有多厚。
博导的选择权
很多人认为,博导就是那个能决定你最终是否上岸的最关键因素,前文已经分析过——有这种现象存在,但仅仅是极少数。通常在一个学院内担任着学科带头人、系主任,或者是有着“业内大佬”、“院士”等头衔的博导,自然人家有“话语权”,所看好的学生几乎就拥有了“通关文牒”。
但很多人容易忽略掉的是,博导也很在意自己的口碑,谁都不想招来一个空花瓶,甚至成为团队中的拖油瓶,博导在前期物色人选时,也一定有过深思熟虑。那些看似通过“关系”拿到红利的同学,说到底人家也真“有两把刷子”。
大佬级别的博导尚且如此,那么对于数量更多的“普通博导”和“年轻博导”来说,选人就更不是儿戏了,选对了学生,能助自己收获名利;选人有误,可能未来几年内,会让团队科研进展缓慢,自己的晋升之路也变得异常艰难。
因此在“考核”的阶段,这类博导通常不会太早的抛出橄榄枝,而是由报考的学生自由竞争,直至最终选取自己心中的最优解。
科研计划书的多重角色
前面已经提到,要知道一位学生在未来是否有培养潜力,在大家的“教育背景、已发表学术成果”已成定局的条件下,科研计划书就成了“答案”。除此之外,科研计划书还隐藏着诸多信息:
是否具备独立撰写基金文本的能力
从研究选题、文献综述,再到研究框架、可行性。博士科研计划书的内容几乎和申请各类基金的文本一致,从整体构架,再到行文逻辑,导师们基本能够摸清你是否具备了在今后协助自己甚至独立撰写申请基金、课题的能力。
是否具有发现科学问题的学术慧眼
科研计划书的选题来源,通常不外乎“博导推荐”、“硕士研究的延续”、“学生自主拟定”这几类,但不管是哪一类,最终确定下来的选题一定是要具备“独创性、学术性”的。哪怕是延续你硕士阶段的研究,或者是博导提前给定了一个方向,最终呈现出来的东西还是需由你来拍板。
因此一旦在选题上出现“研究选题和前人重复”、“创新性不够”、或者是“选题本身漏洞百出”,很容易引起博导的不适感。甚至产生“你不适合读博”这样的错觉。
是否具备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和规范性
众所周知,很多高校的博士招生简章中不会提供博士科研计划书的模版,需要考生自行拟定,因此就有了各式各样的模板最终提交上来。
其中有行文规范、排版严谨的,也有东拼西凑而四不像的。这虽不关乎计划书的内容本身,但依旧能反映出考生在对待一件小事上的态度,最终可能带来截然不同的结局和后果。
PART.03博士科研计划书的撰写常态
普通人的申博之路,大概是“暑假套磁、九月择校、十月定题、两月赶稿、年底提交”。
就博士科研计划书的撰写常态来说,一般都在和博导对接后开始选题工作(也有极少数的人能够提前准备好计划书,在套磁时就呈现给博导),正式撰写时距离博士报名工作已经只剩下两三个月,同时还要准备专家推荐信、个人陈述等一系列申博材料。
在写作过程中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容易过于依赖知网已发表的研究相关的博士论文,在压力下选择大量的复制粘贴(很多高校的博士科研计划书不用查重),匆忙完稿后甚至来不及润色、检查就要提交上传。
对于新手中的应届生来说
备考阶段还有硕士论文等一堆杂事要处理,能够挤出来的时间就少之又少,在撰写一份技术要求更高的博士科研计划书时,容易犯各种错误。至于已经沦为“社畜”好几年的考生长期脱离学术生产的科研环境,在突然面对高强度的科研写作时更容易无从适应,甚至难以下笔。
而对于二战、三战的考生来说
本不用花太多时间在去年已经写好的计划书上,但曾经的失利很有可能就是计划书的撰写不利而导致,在面临新一轮的申博工作时,单凭自己很难去发现过去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于是经常性的打开文件,但又无从下笔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