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长为孩子报辩论课,其实往往是机缘巧合的结果——可能是某个同学的家长邀请,或者在朋友圈、小红书上看到一个小朋友流利辩论的视频,亦或是孩子在学校参加过一次辩论活动后,主动提出希望报辅导班。
当然,也有不少家长是看到了每年从辩论赛中脱颖而出的名校学霸,听他们分享曾经的比赛经历,才决定让孩子也尝试走上这条路。
归根结底,很多家长其实并不清楚辩论课究竟教些什么。
今天,我想给大家揭开这个谜底,分享一下我是如何教授公共论坛式辩论的。”
——Coach Won
教练专栏
■Coach Won
· 复旦大学法学本科· INSPIRA创始人
· 15年中英文演讲辩论培训经验
· 教授的学生拿下海内外辩论和演讲比赛名次,录取耶鲁、斯坦福、哈佛、普林斯顿、牛津、剑桥等学府
· 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受邀专家· 深耕英语素质培养、国际教育规划的从业者
公共论坛式辩论(Public Forum Debate),在国内又叫做“美辩”或“哈辩”,最早由NSDA China引入中国。目前,国内的联赛有WSDA、NHSDLC和TOC等,美国及海外的比赛更是数不胜数。
公共论坛式辩论本质上是典型的“命题作文”,在美国每个月都会更换辩题,国内则是春、秋、夏季各有两个辩题,而冬季则紧跟美国2月份的辩题进行比赛。
公共论坛式辩论每场比赛由两人组成的队伍参加,正反方通过抛硬币随机决定,因此学生需要提前准备好正反双方的论点和材料。
近年来,公共论坛式辩论经历了不少变化。一方面,线上比赛的增多让比赛频率变得更高,学生进入赛季后,几乎每个周末都有比赛,有些同学已经实现了“以赛代练”,从比赛中不断积累经验。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出现也降低了辩手在稿件撰写上的难度。过去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反复修改的稿件,现在只需几秒钟就能通过像ChatGPT这样的工具完善。
然而,这样的变化也导致了一些“牛头不对马嘴”的场面——学生在舞台上激情四溢地朗读着自己的稿件,但却并未深思熟虑,论点漏洞百出。
我在教学中的目标有两个:技巧格式化和内容深度。
技巧格式化是指我为每项辩论技巧设定清晰的步骤,让学生按照这些步骤像做数学题一样一步步完成。
公共论坛辩论中的技巧主要包括立论、驳论和论点比较。对于初学者,我会详细讲解每一项技巧的执行步骤,并强调每个步骤中需要注意的要点。
例如,在立论时,我们通常需要回答三个问题:“我的论点是什么?”“我的论点为什么是对的?”以及“我的论点为什么重要?”每个问题都需要明确并具备一定的逻辑框架以及条件。在回答“我的论点是什么?”时,学生需要确保论点简单明确,不带有模糊的连接词,如“And”或“Or”,并且这个论点需要有偏向性。
当然,并非所有技巧都如此直观。有些技巧需要辩手根据情况进行选择和判断,这时候便需要依赖辩手的理解、经验和心态。例如,公共论坛辩论的三辩需要在一二辩的基础上,总结比赛的主要冲突,将双方的论点进行归纳和比较,并解释为何己方的论点和证据更具说服力。这些工作都需要在不足5分钟的时间内准备并呈现,辩手面对的压力可见一斑。
很多家长可能会问:为什么要将技巧格式化?这种方式是否会限制学生的“自由表达”?我有三点看法:
大多数刚接触辩论的学生年龄较小,思维较为随机、松散且深度不足。格式化的学习就像为学生的思维铺设道路,帮助他们更清晰地理解下一步该做什么,并在规范的框架下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升思维深度。
辩论有它的“约定俗成”,包括一些固定的表达方式和技巧。无论是辩手、对手还是裁判,大家都习惯了特定的呈现风格。如果学生不按照这些约定的方式进行表达,会影响裁判理解辩论内容的效率,甚至误解辩手的观点。
我认为创造力来自对技术和技巧的熟悉,而不是凭空想象。就像音乐人无法脱离五线谱来表现自己的才华一样,辩手要想展示真正的能力,需要扎实的论证技巧、逻辑框架和对受众的理解。虽然我们的技巧是相对固定的,但学生在构建论点时,仍需依赖自己的认知、经验、对社会的理解和对话题的掌握来做出选择。
内容的教学是很多家长关注的重点,因为辩论技巧和辩证思维的积累可以通过社会化的过程逐步形成,但很多内容的理解却是一个从“了解”到“不了解”的鸿沟。因此,许多家长将辩论作为孩子“内容曝光”的一种途径。
我个人认为,内容的教学要比技巧更加复杂,这对教练的要求也更高。内容就像一张巨大的蜘蛛网,各个点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若只讲解碎片化的内容,学生的理解就像一张白纸,只有教练讲到的部分才会显现出来,其他部分则无法引发联想。在公共论坛辩论的质询环节,这一点尤为明显——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时,最能体现他们对话题的深度理解。
我通常会采取更为低效但更为深刻的教学方式。例如,在讲解“美国是否应该加入罗马条约成为国际刑事法庭成员国”时,很多教练可能直接进入加入国际刑事法庭的利弊分析。而我的起点则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讲解国际联盟的形成,再到联合国、安理会、以及二战后的临时审判庭,再切入美国和国际刑事法庭的渊源,最后才谈及其利弊。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获得一个全局性的视角,而不仅仅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这种全局性思维的培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辩论话题,全面掌握内容。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大声朗读和逐字逐句拆解文章内容,逐步了解其中的背景、逻辑和深层含义。这是一个痛苦但极为富有成效的过程。只有深入到话题的核心,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辩论的精髓。在我看来,这也比较符合我们对公共论坛辩论的期待——我们不关注辩手的个人看法,而是希望看到他们如何理解各方专家学者的观点并通过自己的组织和串联,搭建一套合理的论证。
技巧和内容无疑是辩论的两大核心,但我认为,公共论坛式辩论真正赋予学生的能力,是一种无法通过教练直接教授的深刻理解——那就是对复杂人性的洞察。
很多辩手和家长误以为,只要孩子掌握了扎实的技巧,拥有充实的内容和确凿的证据,辩论比赛的成绩就会稳操胜券。然而,这种认知忽略了辩论中最关键的一环——裁判的人性。
无论我们如何设计评判标准,辩论这种活动,无法像篮球、足球那样,进一球就得一分。若要用体育来类比,辩论更像是比赛中出现争议时,裁判如何做出判罚。人并不完美,我们可能分神、可能带有偏见,也可能缺乏辩手的想象力。只有理解辩论这一活动本质上是一个说服不完美的人的过程,辩手才能真正意识到:技巧和内容只是工具和手段,而辩论的真正精髓在于“懂人”。
那么,如何让学生能够“懂人”?对于尚未涉足社会的青少年来说,恐怕这是一个极其困难的课题。毕竟,孩子们刚刚从非黑即白的童话世界走出来,很多思维和情感依然保持着锐利的棱角。我们通过技巧和内容的训练,能够让学生在一般的选手中脱颖而出。但是真正能登顶的,往往是那些在多次比赛和复盘中,逐渐认识到技巧和内容的局限性,理解评委的难处和不足的孩子们。
这是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毕竟面对挫折和否定,谁都会感到不悦。然而,只有那些能够仔细聆听他人评价,综合他人意见的人,才能真正成为沟通的高手,迈向辩论的巅峰。
正如非洲谚语所说:“要养育一个小孩,需举全村之力。” 辩论亦是如此,辩手的成长不仅仅依赖于老师的教导,更需要一个支持性的环境——包括父母的陪伴、经历的挫折与成就,这些都共同成就了一个更好的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