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申请翻车的三所英国名校!

各位留学党,我是麦高。从2011年入行到现在,看过太多"高分低录"的案例,今天就给大家扒一扒25fall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几所英国大学。

先说个刚发生的事。前两天,我们团队一个均分91的浙大学生,申请KCL金融分析专业被拒了。

这位同学除了均分漂亮,还有券商实习,CFA二级在手,看起来稳得不能再稳。结果倒好,人家KCL愣是给了个拒信,理由还特别官方:"竞争太激烈"。

说实话,这事放在5年前,我可能也会惊掉下巴。但现在?习以为常了。因为KCL、曼大、利兹这三所学校,已经成了25fall最会"砸盘"的主力军。

先说说KCL这位"老戏精"。

商学院和传媒学院尤其能搞事情。光今年,我就遇到4个均分89+的学生被KCL商学院拒掉。有意思的是,KCL压根不按常理出牌 —— 不是你成绩好就稳了。

举个例子,23fall我们有个学生,本科是上海某财经类211,均分86,但人家文书写得特别走心,把自己在数字营销公司的实习经历和申请的Digital Marketing专业完美关联。最后不光拿到offer,还拿到了4000镑的奖学金。

但另一个90+的金融专业学生,申请同一个项目却被拒了。为啥?因为人家觉得你的经历都是传统金融领域,跟数字营销不搭边。

所以KCL最迷的地方在于:它真的会仔细看你的申请材料。不像某些学校(比如布里斯托),基本上看看背景就完事了。KCL的招生官能在你材料里抠出个一二三四来。

有多细?我给大家爆个料:KCL招生组评估一个申请平均要花15-20分钟。这在快餐式的英国申请里,简直是"慢工出细活"了。

而且,KCL特别讨厌那种想走捷径的申请者。比如有些同学打着"先上车后补票"的主意,想申请个简单专业进去再转专业。

我奉劝各位,悠着点。KCL的招生官又不是吃素的,这种套路他们见得多了。

再来说说曼彻斯特大学,这位"大爷"更是让人捉摸不透。

就拿我前两天处理的一个案例来说。一个中外合作院校的学生,均分83,雅思7.0,觉得自己申请曼大的International Business挺稳的。为啥?因为他看到去年有个均分81的学长也拿到offer了。

结果你猜怎么着?秒拒!

这就是曼大最"毒"的地方 —— 它的录取标准简直是在坐过山车。今年的"白菜价"专业,明年可能就变"天价"了。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曼大已经给24fall的申请者发了一波拒信,看得我头皮发麻。

来看组最新数据:曼大商学院今年的申请量比去年暴涨了40%,但是录取名额基本持平。这意味着什么?能录的比例直接腰斩!

而且曼大还有个让人头大的规定:很多热门专业都有中国学生比例限制。就算你成绩再好,人家quota满了也是白搭。这种情况在Data Analytics、Financial Technology这些专业特别明显。

有意思的是,曼大对argue(申诉)特别不感冒。我在13年从业生涯中,就没见过几个argue成功的。他们的态度基本是:不好意思,您要是不够格,我们连调剂专业的机会都不给。

说到调剂,不少同学问我:"麦哥,被曼大拒了,我再申一个相似专业会不会有戏?"

我的建议是:省省吧!别浪费那300多块申请费了。因为曼大要是觉得你够格,早就主动给你调剂了。就像前两天,一个本科学市场营销的学生申请金融硕士被拒,曼大直接推荐他去读Marketing Analytics。这就是人家认可你的表现。

特别提醒一点:别以为你是中外合作项目就有优势。像西浦、宁诺这些学校的学生,均分70+申UCL都挺稳,但到了曼大照样各种被拒。我估计是曼大觉得自己不需要靠这些生源来保收入。

毕竟,曼大现在光靠热度就能吸引大把优质申请者。前两天和一个招生官私下聊天,他说他们商学院某些专业的申请录取比能到20:1。这个数据,怎么说呢...我只能说,难度高到连Red Bull都不敢赞助。

最后说说利兹大学,这位"翻脸比翻书还快"的主。

利兹最近几年的风格就是: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就在上周,我们一个均分88的北航学生申请MSc Business Analytics,连候补名单都没进。但一个均分84的二本院校学生,申请同一个项目居然拿到了offer。

这种"迷之操作"让我们这些顾问也很头大。你说它完全看成绩吧,也不是;你说它重视背景学校吧,好像也不太靠谱。

我给大家爆个料:利兹现在用的是一个叫"holistic review"的评估系统。简单说就是360度无死角考察,包括你的成绩、学校背景、实习经历、科研项目,甚至社团活动都要打分。

但问题来了,这个系统明显还不够成熟。就像一个不会打篮球的裁判,虽然规则都懂,但判罚总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举个最新的例子:

- 申请者A:211院校,均分86,两段四大实习

- 申请者B:普通一本,均分89,一段创业经历

- 申请专业:都是MSc International Business

结果呢?B拿到offer,A被拒。利兹的解释是:B的创业经历展现了更强的"商业洞察力"。

说实话,这种解释让我们这些顾问也很无语。因为按这个逻辑,以后是不是得建议学生都去创个业?

实用建议时间!

1. 关于KCL

- 申请前仔细研究专业要求,别想着投机取巧

- 文书一定要对口专业,突出相关经历

- 最好能找到1-2个差异化亮点

2. 关于曼大

- 热门专业建议提前半年申请

- 有类似专业选择时,选择申请人数相对较少的

- 被拒就别纠结了,换学校比argue更实际

3. 关于利兹

- 申请时注重展现多元化能力

- 不要过分迷信往年案例

- 准备backup选校很重要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申请这三所学校,与其预测他们的"套路",不如提升自己的实力。毕竟实力才是最硬核的敲门砖。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USACO备考攻略!深圳USACO竞赛培训课程

下一篇

参加志愿服务的三大理由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