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近几年的录取趋势,以及今年早申放榜情况,目测RD阶段,将有更多托福115左右、SAT 1550左右的学生被前20全聚德。对于下一申请季的竞争趋势,比较不乐观。
1、美本申请人数将持续回升。但受限于zz、经济影响,回升有限,未来五年都不太可能回升到2019年水平。
2、名校申请竞争加剧。留美家庭会更在乎留学性价比,从目前10、11年级家长反馈看,人人目标都是前30,至少前50保底,否则可能会转投英联邦,英国、香港、新加坡会分流不少原本美国方向的生源。
3、高分是标配。无论GPA、托福、SAT几乎所有学生都会拉满,托福110+,SAT1500+,基本是标配,在这个竞争池里,想不卷都难。目测前30美国大学,2025-2026申请季将会有超过半数的学校恢复标化要求。如果硬件分数不达标,可以适当降低预期,没必要为难自己。根据已知信息,上海今年四个ED被康奈尔录取的学生,托福115+,SAT 1550+,这些学生的预期与往年相比压低太多了。
4、美国大学录取会更简单粗暴。简单说就是硬件条件决定资格,软件背景决定录取。这方面杜克大学直接打明牌了:不再对文书进行评分。言外之意,就是硬件不达标(GPA、课程难度、推荐信,课外活动),就不会进入下一轮的录取审查,初筛就给筛掉了。
5、招生官更关注个性化。国际学生模版化的规划会让招生官不厌其烦,尤其是某红书编造很多名校录取案例,会让很多新申请者有样学样,一学一个坑。参考太多案例,就容易失去自我,这是规划最忌讳的,一定要坚持自己真实的特点。
6、跨学科能力更有优势。SAT君分析过很多TOP20真实录取案例,跨学科能力是这些学生最大的特点,这是规划初期就要想清楚的问题,2025年底申请的同学现在有点来不及重新调整规划思路了。
7、混申几乎是人人必选。建国同志从新回到舞台已经是既定事实,根据他反复无常的做事风格,赴美留学随时会有不确定政策出台,所以混申给自己留个备选就非常有必要了。加拿大、英国G5、港前三、新加坡都是混申的主要目标国。
自从某学生家长推荐客户拿高额返佣翻车、普林斯顿录取造假曝光之后,家长们找机构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由于美本申请比较复杂,对顾问专业度要求较高,所以一般主做美本业务的都是中小公司,他们的经营方式和获客渠道决定着机构能否走的更远。
2025年美本学生找机构也会发生一些变化:
1、意见领袖(各种妈妈群主、流量大V)公信力下滑。通过事件曝光,很多家长才幡然醒悟,原来自己才是“被卖了还帮人数钱”的那个,所以准留学生家长们开始用心做功课,自己筛选机构了。当然,不爱学习随大流、看榜单选机构的家长都还会有,大家都要为自己的认知买单。第三方经常推荐的机构要慎重,因为20%+的佣金吐出去,会让他们现金流风险非常高。
2、同校学生扎堆找机构的现象会降低。如果不是某妈妈局退返佣事件曝光,很多家长也不会考虑到一个机构能接几十个同一学校的学生。同校竞争本来就对申请造成很大的不利,如果再扎堆找同一个机构,那同质化的概率会更高,毕竟机构的资源和老师的创意都是有限的。此外,选校的时候,必然有一部分学生“被”牺牲掉。上海的家长这方面是最精明的,三年前已经把“扎堆”列为头条禁忌了。
3、对个性化规划的需求提升。名校竞争压力越大,家长更寄希望顾问能够“逆天改命”,因此对个性化规划的要求就会更多,这确实是避免同质化最直接的方式,但是留学行业具备个性化规划能力的老师并不多。但是,家长也要面对现实,如果学生硬件有问题,再牛的顾问也改变不了结局,只有作弊造假的机构能实现你的愿望了。
4、家长对机构的信任持续降低。虚假录取、过度承诺、影子顾问、AI文书、跑路暴雷、兼职顾问(规划师、文书等核心服务部分)等业内负面信息,让家长们对机构的信任逐渐降低,考察机构周期更长。因此,家长想避坑,还得多学习,系统的了解美本录取规则,尽量从学校官方获取信息,少看夸张的、碎片化的视频表演。
(警惕2025年留学机构跑路问题。其实这几年美本留学机构利润很低,抗风险能力非常弱,美本跑路机构的特征:盲目扩张<业务一般分公司却不少>、过度承诺、高单价、强销售,顾问变动频繁,广告投放满天飞<口碑差缺学生>,保分保录更要远离)。
以上就是对2025年美本申请趋势的几点预测,供高一、高二学生、家长们参考,同时也合理做好自己的规划,尽量多学习,少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