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为何困难?怎样令学习变得容易?

学习是人类进步的基石,但为何某些学科如语言自然流畅,而其他如数学却让许多人望而却步?

关键在于「初级知识和次级知识」。

什么是初级与次级知识?

初级知识:与生俱来的能力

初级知识是人类经由数百万年演化而来的能力,不需要正式教学即可自然获得。例如:

  • 语言能力:婴儿天生会对人脸和声音感兴趣,几乎无需刻意指导即可学会母语。
  • 社会理解:解读他人情绪、理解「自己」与「他人」的区别。
  • 空间导航:形成心理地图并有效地从一地移动到另一地。

次级知识:后天文化的产物

次级知识则是需要经过大量教学与练习才能掌握的技能,例如:

  • 阅读与书写:虽然人脑能处理文字形状,但必须透过反覆练习来将这些形状与语音连结。
  • 数学:人脑对于简单的数量判断敏感,但复杂的代数或微积分需要长时间的学习。

学校教授的学科大多属于次级知识范畴,因为这些能力在人类历史中出现的时间相对较短(约5000年),脑部尚未完全适应这些技能。

为何学习困难?

学习困难的根本在于次级知识要求人类改变大脑的运作方式。例如,阅读需要改造大脑中处理物体与形状的区域,使其专门用于解读文字。这过程需要:

  1. 高度注意力:大脑必须集中处理未经演化优化的资讯。
  2. 长期练习:反覆训练以形成稳固的神经连结。
  3. 克服天性偏好:例如,孩子本能地喜欢游戏而非坐下来练字。

以前在数学堂当中,我经常听到有学生表示,数学的学习过程常感到「枯燥」或「难以入门」。有学生分享过:「我们在学代数时,完全不明白为何要学这些公式,这让学习变得更困难。」

Leo 老師怎样去改善学习效果?

1. 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变

学校应理解学生天性喜好与次级学习需求之间的差距,并为次级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 有结构的学习活动:设计专注于基础技能的渐进式教学计画。例如,在阅读教学中,逐步从字母辨识过渡到句子理解。
  • 激发内在动机:结合学生的兴趣与学科内容,例如将数学应用于游戏设计或日常问题解决。

2. 应用认知负荷理论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是关于认知加载理论的,学习材料的设计应避免过载学生的工作记忆。例如:

  • 使用分步教学法将复杂问题拆解为更小的单元。
  • 提供具体范例,如在化学课中,学生先学习基本的原子结构,再探索化学反应。

其中一名我的学生说过:「当老师一步步教我们如何拆解数学题目时,我的压力减少了,学习也更有效率。」

结语:让学习更容易的关键

学习并非易事,特别是对于次级知识的掌握,需要学生、教师与政策制定者的共同努力。我希望让大家理解学习的挑战与机遇。透过更精确的教学设计、更平衡的课程安排,以及对学生需求的敏感性,我们可以让学习不仅仅是必要的,更是有趣且富有意义的。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英国哪些大学毕业后收入比较高?

下一篇

“新工科”专业院校怎么选?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