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献给那些正在纠结要不要读博甚至扎根学术界的同学,希望给你们一些借鉴。我周围很多学术一般的人,混到毕业就立即离开学术界了;学术做得好的人则更加难以决定,因为有来自周围人和前辈对你学术能力的认可和殷殷期待,还有博士研究成果的潜在价值,所以“是否离开学术圈”很难下最后的决心,沉没成本更高,纠结也主要是这个原因。
直到有一次去参加工业界的科技交流会,让我跟他们有了很多深入和私下交流的机会。也看到了他们身上很多普遍的特点。那种轻松快乐的氛围让我耳目一新,原来这才是人该有的样子。
与我周围学术圈的人相比,他们没有焦虑,没有自恋,没有控制欲,没有虚荣心,没有权威感,反而是更有同理心,对人更开放,更包容,更有远见,更有智慧。这是发生在我人生中的巨大转变点之一,是颠覆认知的体验之一。
以前在学术圈,大家普遍有一些认知偏差。包括我的导师也几乎每次都跟我说:学术圈比工业界门槛更高;学术圈做的都是高大上的,业界做的都是脏活累活。在这之后,我终于下定决心真正开始寻找工业界的工作。并且频繁与业界人士交流,彻底地扭转认知,并彻底告别学术圈思维方式,完全以工业界的思维方式进行简历和面试等各个环节的准备。
有一些学术圈的真相你必须要知道:
1.你以为学术圈是神圣的殿堂,其实是个等级森严的封闭小圈子。很多研究方向在做的团队在全球就几个,基本上这个课题方向的科研成果都是他们承包了的。
2.你以为读研读博能成为高贵的科学家,其实渐渐成为了论文作家。
3.你原本以为你精心构思的idea是开天辟地,却发现上个世纪就有人做过了。
4.你以为一些新兴学科很前沿,很高深,其实是新瓶装旧酒,是三十年前做烂的东西改了个高大上的名字。
5.你以为交叉学科是思维的碰撞,其实是两个领域沆瀣一气,排列组合,互相灌水。
6.你以为创新应该是新理论,新方法,新性能,其实是炒菜,是炼丹,是排列组合。
7.你以为你已经做好准备在学术的海洋攻坚克难,硬骨头,其实跟风灌水炒作发流水线文章的人过的比你舒服。
8.你以为学术必定是拓宽现有知识的边界,其实好多研究是知道答案凑过程,是先射箭再画靶,是东拼西凑出一篇论文。
9.你以为做科研必须具有批判精神,其实你谁也不敢批判。看看你在论文introduction里面介绍别人工作时那个唯唯诺诺的样子吧,反复想:“这个 However 放这里是不是措辞太严厉了,万一编辑把论文送到这个人手里怎么办啊?可是这个人的工作真的有这个问题啊,好想批判他呀。唉,算了算了……”。再想想你在回复审稿人意见时那个点头哈腰的狼狈样吧,心里想的是:这个B懂个毛线,键盘上敲的是:感谢您的宝贵建议,对我们的文章帮助非常大,我们已经按照您的要求.。
10.你以为只有底层科研民工才灌水发恰饭文章,其实好多大佬之所以成为大佬,是凭借灌水上位,只是后者更精明,更善于包装。
11.你原本以为某些高分期刊(会议)上面的文章都是优秀工作其实里面混进去了太多远不如自己工作的水文,可偏偏自己投过去老是被拒。
12.你以为让你导师眼里有光的课题是你未来努力的方向,其实这只是他画的大饼。
13.你以为导师给你分配了一个全新的课题是对你的另眼相看,其实你只是组里第一个做这个方向的炮灰。
14.你以为985本科毕业的你在读博路上也必定是傲视群雄,其实自己科研做不过本科出身远不如你的同门。
当然以上也只是代表部分学术圈的现状,也有很多学校、课题组的学术氛围是非常不错的,这个最关键还是看导师,导师往往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最后我想引用ChatGPT之父Sam Altman在采访中说的一句话:“I think you want to look for the intersection of what you're good at, what you enjoy, and where you can create value for the world.” 翻译过来就是:“选择你擅长的、你喜欢的、能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交集。”
我仔细思考了一下,我应该属于“不太擅长搞学术”;关于“喜欢”,也不太享受绞尽了脑汁去回复审稿人的意见,我反而更希望自己能在一个团队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关于“价值”也真的很难很难,如果我选择留在学术界,好像跟这三者都占不了边,那我肯定会非常痛苦,所以我最终选择了就业,大家也可以参考下来做选择。